血清药物浓度监测下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儿童恶性骨肿瘤

来源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sha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MTX)剂量与恶性骨肿瘤患儿血清药物浓度、疗效、不良反应的关系。方法恶性骨肿瘤患儿24例。其中男20例,女4例;年龄9.5(7~16)岁。大剂量(HD)-MTX(8g/m2组、10g/m2组、12g/m2组)滴注12h后开始甲酰四氢叶酸钙(CF)解救,术前2个疗程,术后6~8个疗程化疗,其中术前HD-MTX化疗48例次,术后HD-MTX化疗156例次,总疗程204例次。每次给药后的第0、24h、48h及72h分别取静脉血,离心后取上清,采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检测不同剂量MTX治疗时的血清药物浓度,并观察HD-MTX化疗的临床不良反应及其程度。结果给药后第0h,MTX血清药物浓度随剂量增加而增加,第24、48h的血清药物浓度与HD-MTX给药剂量无显著性差异,可能与机体的内环境、水化碱化及CF解救等有关;MTX的不良反应与MTX第24h、48h的血清药物浓度有关,第24h、48h的血清药物浓度超过安全范围(24hMTX血清药物浓度>8.5μmol/L,48hMTX血清药物浓度>1.0μmol/L)时,MTX的不良反应显著增加,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胃肠道症状及白细胞降低;12g/m2组患儿口腔黏膜损害加重。结论MTX血清药物浓度监测是临床实施合理的HD-MTX个体化治疗的客观依据。
其他文献
病程,为应用微生态制剂治疗化疗过程中所产生的不良反应提供了理论依据.
初诊时合并病原体感染对KD患儿急性期影响不大,但远期预后可能较未并病原体感染的KD患儿差.对于初诊时并病原体感染的KD患儿除在急性期积极治疗外,还应坚持恢复期治疗及进行
在振荡器的设计中,常常需要振荡的频率在给定的温度范围内保持恒定。这样的频率稳定性,通常是通过补偿有源元件和外电路因温度变化引起的偏离而获得。本文将提出一些能使电
反周期行业的猎手,需要速度与眼力兼备,才能提前捕获先机。“在中国,任何一个行业都可能出现衰退,但医药行业不会。”一家医药投资基金的有限合伙人(LP)这样向记者表述他将资
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性因子HMGB1 表达有关.
提出了一种在光突发交换(OBS)网络核心节点中,基于突发包分片并考虑路径关联的可控重传方案。与以往研究相比改进之处在于,所提方法研究了在设定不同重传概率情况下,相同重传
地下车站结构混凝土的抗裂与防水是地铁设计和施工的难点.介绍了目前采用的诱导缝的设置、配筋、构造等,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看法.
高校作为传承文化、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在推动我国由人口大国转为人力资源强国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人力资源是社会第一资源,高校的人力资源建设在整个社会人力资源
目的探讨脑性瘫痪(CP)的危险因素。方法对1426例CP患儿及等量对照儿童进行以医院为基础的1:1匹配病例对照研究,数据处理采用SAS6.12软件进行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