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边界不能碰

来源 :商界·中国商业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jq7690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折腾是一种手段,但绝不是目的;折腾是一种考验,但并非整人;折腾是为了留住骨干,而不是驱赶良才。所以,切记有些边界是不能碰的,否则将事与愿违。
  
  自从联想集团的创始人柳传志说了一句:“折腾是检验人才的唯一标准。”“骨干是折腾出来的”就开始在企业领导人中间流行开来。于是,职场好不热闹。企业领导对下属开始试用种种招术,轮岗、上调下派、巅峰时打入冷宫,冷遇后突然擢升,美其名曰在折腾中寻找和培养人才。职场中人,更是闪转腾挪,一年一个新岗位,练就十八般武艺。
  如今的职场成为了一个开放的场所,老板在折腾员工时,员工也在考察老板,掌握不了火候的老板,如果不能让被折腾的员工体会到老板的良苦用心,那么可能一不小心就把折腾变成驱赶,给竞争者创造了挖人的机会。折腾的艺术要恰到好处,过犹不及。在关键时刻,折腾需要能屈能伸,收放自如,方能达成实效。而为了让“折腾”更有效果和意义,请一定记住:有些折腾不能碰。
  
  折腾不是没事找事
  
  曾经有一家企业的经理和我说起过这样一个事情。公司领导规定中层干部每月必须完成现场抽查的任务,这本是正常的管理方式。但不正常的是,领导要求中层干部每次抽查必须发现问题,发现问题必须实行经济考核。如果没有发现问题,说明干部工作不认真。用该领导的话说:“有大问题抓大问题,没大问题抓小问题,没小问题找问题,找不到问题说明你有问题!”
  按这位领导想法:管理工作的本质就是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的基础是发现问题,他试图通过此举提高中层干部发现问题、界定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从中发现管理水平高的中层干部重点培养。可中层干部并不这样认为,在他们看来,这样做不利于自己同员工的关系改善,在员工眼中自己是他们的对立面,所以中层干部的思想压力都很大。
  可以看得出,该领导认为自己是做着有意义的事情,但是别人却认为他是乱折腾,让人没有安全感。这样的折腾,其实就是没事找事。这样的折腾如同坊间“给长城镶瓷砖,给长江装栏杆,给大平洋盖上盖,给地球镶金边。”只是看起来很美,实际上却毫无意义。折腾的目标是让下属在烈火中永生而不是焚烧,否则那不叫折腾叫折磨。
  
  折腾不是凌波微步
  
  柳传志除了那句“折腾是检验人才的唯一标准”,还给出了一个折腾人的标准模式:岗位轮换,据说杨元庆就是这么一年一个岗位地锻炼而最终被培养成全才的。于是,很多企业领导都开始学这一招,开始给自己欣赏的下属进行岗位轮换,但他们往往忽略了柳传志做此事的一个基点:一年一个岗位。
  我有一个朋友,一年的时间里,换了三个工作岗位:营销经理、品牌经理,而现在他是培训经理。这位朋友和我抱怨:以前是没有固定的上班时间,后来是两班倒,现在又变成朝九晚六的正常作息。
  每次自己的生物钟还没有调整过来,就又换了新的岗位。因此,在每一个岗位,他都是新人,都只能“以小卖小”,他甚至觉得自己有当阿Q的无限潜力。身体的不适应、环境的不适应还都没有什么,最可怜的是他觉得自己这一年以来没有做成任何事情,一点成长都没有。别说开展工作,就连熟悉工作都谈不上。刚刚和经销商套好交情,却又马上变换身份转同媒体打交道;刚认识了几个媒体朋友,却又要每天为课程计划而忙碌。一圈下来,名片收了一大摞,却没有几个真正交上心的;名词记了一大堆,却从来没有实践过。
  更令他担心的是,由于不断地适应环境、熟悉工作,自己一年来没有做出过任何有成绩的事情,连原来口口声声要培养他的领导都已经开始怀疑他的能力了。
  在金庸的小说《天龙八部》中,凌波微步是逍遥派的独门轻功步法。据说是金庸先生从曹子建的《洛神赋》“休迅飞凫,飘忽若神,凌波微步,罗袜生尘。动无常则,若危若安。进止难期,若往若还。”中得到的灵感。对比朋友的遭遇,“动无常则”、“进止难期”,真有些凌波微步的意思,但显然这样的武功不会让朋友独步武林。岗位调整的出发点是好,可以接触不同的岗位,可以了解企业运营全貌,但浅尝辄止是不能让人填饱肚子的。以我的朋友为例,虽然走了一大圈,基本是走过、路过、看过,除此之外了无其他,显然与最初为培养而调整岗位的初衷相去甚远。
  
  折腾不是棒下出孝子
  
  很多企业领导人把心仪的接班人当成“儿子”一样呵护,当然更希望他成材。“望子成龙”的父母,经常会受传统观念影响信奉“棒下出孝子”。因此,越是看重的人,越骂得凶,所谓爱之深责之切嘛。因此,很多领导往往对器重的下属重点盯防,发现一点小问题就劈头盖脸一顿教育,美其名曰磨难教育。
  常有朋友向我抱怨他的“野蛮上司”,“同样的错误,他不批评别人,只批评我。如果都挨批评,我一定是被骂得最惨的一个。什么事情都来找我做,简单交代过工作就没影子了,过两天找我要结果,如果给不出,自然少不了被骂办事不力。最让我难以接受的是,他还经常在会议上直接指责我,一点情面都不给我留。就这样,还总是口口声声说我辜负了他的一片期望。我不知道他对我有什么期望,我只觉得他恨不得我立刻消失。”
  可以看出这位朋友的上司,是典型的“怒其不争”,要不然就不会因下属的辜负而大动肝火了。领导“望子成龙”的愿望是好的,但不能只批评不教育,不能只拍打不扶持。因为这样,只会让下属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只会让下属产生抵触情绪,他不会感受到领导的爱,只会感觉到恨。因此不能批评多帮助少,更不能在下属没有错的情况下也要说成下属错了,那可真是“领导打个盆,块块都是理。”
其他文献
作者简介:孔庆奇,斯科特勒(香港)国际管理学院咨询培训师    一个企业里总会有条件相对优越的“富员工”与条件较差的“穷员工”,然而,竞争落败的常常不是“穷员工”。一直不情愿以出身来定义一个人,更不愿以出身来对人进行分门别类。然而,十几年的工作历程,也算见证了不少人的成长,感觉到职场里却着实存在着“穷员工”与“富员工”的区别。    穷员工的故事    我们先从一些故事说起。  10年前,我初任业
这个案例读下来,相信不同立场的人会有截然不同的看法。我认为,本案例中的老板与职业经理人的性格相似,都很冲动。在管理企业、处理员工失误等问题上,这两个人都在犯同样的错误—
随着信息网络化的飞快崛起,以及人们对生活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播电视跟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广播电视就如何更好的服务于大众,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也是业界的热点。基于此,
为什么那些倡导慢餐运动的奢华餐厅,几乎没有一家成为世界级公司;相反,食品口味一般的快餐业连锁肯德基、麦当劳却成为世界级公司?  时间与财富之间的关系,正在变得越来越密切。时间,正变成商业竞争的利器。    基于商业时间的竞争    企业过去从未意识到:商业竞争未必就是吸引顾客的竞争,而有可能是基于商业时间的竞争。主题公园或旅游景点往往把眼光集中在如何吸引顾客数量上,它们普遍认为,顾客数量越多,生意
目的将一种新的医学教育的信息化模式即网络环境支持的教学模式(web supportedteaching,WST)应用于药理教学中,提高药理学的教学效果。方法对2009级医学检验本科50名学生及2009
【正】日本长期奉行"亲美"政策,尤其是其政治军事政策作为美国亚太战略的重要一环,大致沿袭美国要求的路径进行设计和执行。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日美之间没有矛盾、"铁板一块"
越来越多的“甩手掌柜”们潇洒的身影,昭示着一个新的时代已悄然降临。他们用自己的脚步印证了一个铁律:所谓的企业家缺位将造成“万古如长夜”只是一种假象,甚至,事实正与此相反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纵深演进,文化输出能力对于文化软实力的塑造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愈加的凸显,纵观改革开放40余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文化输出能
有一种看法,认为中国的改革在策略上是渐进的,也许有点道理吧!不过渐进改革要坚持“进”并不容易。突出的就是行政权力分权后进入市场,一旦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就不容易再改了。
篮球运动是大学生喜闻乐见的一项运动,在各高校也都开设了相应的篮球选修课。尽管选报篮球课的学生热情高、人数多,但篮球教学及训练过程中却普遍存在着许多现实困境。如何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