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螺旋CT增强扫描对胸中段食管癌患者手术入路选择的指导意义分析

来源 :中国CT和MRI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liam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术前螺旋CT增强扫描对胸中段食管癌患者手术入路选择的指导意义。方法收集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0例胸中段食管癌患者,术前常规进行胸部螺旋CT增强扫描以判断肿瘤切除可能性,评估肿瘤侵犯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情况,指导手术入路选择。以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评估术前螺旋CT对肿瘤外侵(主动脉、下肺静脉、心包、气管/支气管)、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记录手术入路及淋巴结清扫结果。结果术前螺旋CT诊断主动脉、下肺静脉、心包、气管/支气管受侵犯的敏感性分别为77.78%、75.00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MSCT)联合超声弹性成像应变率(SR)比值法对甲状腺结节性质的鉴别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19年9月于我院行MSCT检查和(或)超声弹性成像检查的甲状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以临床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MSCT及SR比值法单独或联合鉴别甲状腺结节性质的效能。结果MSCT对良恶性结节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2.41%、87.84%、83.50%、70.00%、89.04%。良性结节平均SR比值为2.06±0.85;恶性结节平均S
目的探索增强MR血管成像与CT肺动脉造影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于我院就诊并确诊为肺栓塞患者42例,全部患者均行增强MR血管成像与CT肺动脉造影检查,最后均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确认,分析比较两种影像学检查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价值。结果CT显示主要表现为管内低密度充盈缺损或完全充盈缺损,远端血管信号显示不清;MRA显示主要表现为栓塞肺动脉充盈缺损,远端血管信号消失。CT检查出肺动脉栓子89个,敏感率为91.75%,MRA检查出肺动脉栓子74个,敏感率
目的探讨血清AFP、TSGF、GP73及GGT联合MSCT检查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肝癌患者、44例肝部良性病变患者和44例健康体检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各组血清肿瘤标志物AFP、TSGF、GP73、GGT水平以及MSCT图像特征,计算分析不同检查对诊断原发性癌的灵敏性、特异性、准确性。结果原发性肝癌组患者的血清AFP、TSGF、GP73、GGT水平明显高于良性肝病组、健康组(P<0.05);MSCT+血清AFP、TSGF、GP73、GGT联合检查的灵敏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7
目的分析MSCT灌注成像结合血管成像应用于诊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1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44例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讨论MSCT灌注成像和血管成像诊断结果,将灌注异常区域与对照区域参数进行比较,分析MSCT灌注成像结合血管成像诊断不同梗死区域的符合率。结果梗死区域、半暗带区和对照区CBV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BF、MTT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灌注成像对缺血性脑卒中病灶的诊断符合率为81.82%,C
目的探究不稳定心绞痛(UAP)MSCT冠脉造影(MSCTCA)、动态心电图(DCG)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于我院收治的67例UAP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行MSCTCA、DCG、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以DSA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比较MSCTCA、DCG诊断表现及诊断价值。结果MSCTCA、DCG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MSCTCA、DCG应用于UAP患者的诊断中均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体层成像(PET/CT)对肺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肺癌患者89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常规CT检查及PET/CT检查,分析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情况,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探讨PET/CT对肺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结果病理测量、CT检查及PET/CT检查结果分别为(3.97±1.58)、(4.15±1.27)、(4.32±1.61)mm,三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临床病理分期N0
目的分析MRI影像学检查研究肺癌脑转移瘤与病理类型的关系。方法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肺癌脑转移瘤患者70例。所有患者接受MRI检查,使用GE公司生产的3.0T超导型磁共振诊断扫描仪。由2名经验丰富的MRI医师进行双盲独立审片,将审片结果密封后送至研究小组。组内成员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对MRI结果情况判断阳性情况,分析MRI影像学检查研究肺癌脑转移瘤与病理类型的关系。结果MRI诊断鳞癌、腺癌、小细胞肺癌阳性例数分别为8例(80.00%)、31例(96.88%)、25例(89.29%)。MRI
目的旨在探讨周围型肺癌多层螺旋CT(MSCT)影像学表现与临床组织病理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19年1月于我院就诊治疗的68例周围型肺癌患者的临床、影像学资料,以术后病理活检检查结果为标准,分析MSCT检查征象与病理学检查中病灶与组织病理类型之间的关系。结果不同组织病理类型周围型肺癌患者其病灶部位分布及直径大小比较均无差异(P>0.05);空泡征、毛刺征、磨玻璃征、胸膜凹陷征及空气支气管征在腺癌中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鳞癌和大细胞和小细胞癌患者,而钙化佂、分叶征、空洞形成和支气管血
目的探讨子宫颈原位腺癌(AIS)基于切缘状态的分层管理方案。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行子宫颈环形电切(LEEP)术,术后病理诊断为AIS的患者249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理资料,探讨LEEP术后切缘状态与病灶残留的关系,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影响子宫颈AIS患者LEEP术后病灶残留的相关因素。结果(1)249例子宫颈AIS患者的诊断年龄为(4
目的对比分析HRCT、CT肺功能成像及PFT用于诊断COPD疾病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6月至2019年5月在我院确诊为COPD疾病的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进行了RCT、CT肺功能成像及PFT检查。以PFT为参考,观察HRCT评估肺气肿分级、CT肺功能成像的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分级情况。结果PFT检查检查结果显示肺气肿1级、2级、3级例数分别为5、9、8例,阻塞性通气障碍0级21例,1级10例,2级13例,3级6例,HRCT评估肺气肿1级、2级、3级例数分别为12、2、9例,HRCT与P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