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形环棱螺生命活动对池塘沉积物中氮转化的影响

来源 :海洋湖沼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yulong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实验研究了不同放养密度梨形环棱螺(Bellamya purificata)扰动作用对沉积物中氮转化的影响.实验设置3个梨形环棱螺放养密度处理组和1个空白对照组,放养密度分别为15个/缸、30个/缸和60个/缸和0个/缸,分别编号为C1、C2、C3和C4,每组设4个重复.通过液体培养法、分相浸取法和酶活试剂盒,分别测定沉积物中的硝化反硝化强度、氮赋存形态的含量和酶活.研究表明:(1)C2组硝化强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反硝化强度在实验中期随放养密度增大而显著增大;(2)离子交换态氮(IEF-N)、弱酸可浸取态氮(WAEF-N)含量随放养密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强碱可浸取态氮(SAEF-N)则相反,强氧化剂可浸取态氮(SOEF-N)含量变化不显著.(3)S-NR活性C3>C1>C2且组间差异显著;S-NiR活性C2,C3组差异不显著但显著大于C1组;HR活性随放养密度的增加显著增加.结果表明:随着梨形环棱螺放养密度的增加,沉积物—水界面的氧化还原电位,溶解氧含量和pH显著降低,硝化强度显著下降,C2>C1>C3;反硝化强度整体上表现为C3>C2>C1;促进了沉积物中IEF-N的释放和SAEF-N向WAEF-N的转化,提高了硝酸还原酶(S-NR)活性、亚硝酸还原酶(S-NiR)和羟胺还原酶(HR)活性,降低了沉积物作为氮素的源向水体释放造成富营养化的风险.
其他文献
通过流通搅拌短期动力学实验,对不同进水磷浓度下,渤海埕岛海域再悬浮沉积物对磷的吸附作用进行了研究.吸附动力学拟合结果表明,实验再悬浮沉积物对磷的吸附符合假二级动力学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环境污染物能通过影响鱼类体内组织、器官和细胞的正常功能,干扰激素和酶的合成、释放、转运、代谢、结合和作用等过程,从而引起鱼类糖代谢紊乱.本文综述
利用多普勒天气雷达、边界层风廓线雷达和FNL全球分析资料,对2017年8月2—3日“海棠”残留低压引发的鲁中东部暴雨中尺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中纬度西风槽与低压倒槽
本文使用重力塌陷造波法,在内波实验室三维水糟内造波,并借助染色技术、水体灰度值反演以及高速图像记录系统来展开相关实验.我们分别进行了不同水深下内孤立波在竖直挡板上
基于济南站边界层风廓线雷达(WPR)观测的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C2n),采用偏离度法确定夏季白天的对流边界层高度(HCBL),并与L探空虚位温梯度法、L探空湿度梯度法的结果进行对比
为探索饲料中添加浒苔对皱纹盘鲍幼鲍生长性能及体成分的影响,向基础饲料中添加0%(对照组)、3%、6%、9%、12%的浒苔粉,配制成5种等氮等能饲料,分别饲喂5组初始平均壳长16.11±0.56
基于光谱特征准确提取湿地信息并研究其动态变化,对于湿地环境监测和保护具有重要价值。本研究以山东省胶州湾湿地为研究区,构建面向对象的分类方法并集合多时相Landsat8 OLI遥感影像的多种特征变量:光谱特征,穗帽变换(K-T)特征,纹理特征,植被指数,水体指数等来提取湿地信息以提高中等分辨率影像的分类精度。结果表明,在光谱波段组合中,近红外波段和红光波段是湿地分类的最有效波段,穗帽变换产生的特征分
基于湖北省武汉市20082016年每日24 h间隔15 min的96个点的电力负荷数据中统计出的日最大、最小负荷数据及同期武汉站的日气象要素资料(剔除节假日及周末数据),分析了电力负
微塑料是指环境中粒径<5 mm的塑料碎片,是一种新型污染物.目前海洋微塑料污染日益严重,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巨大危害.本文归纳总结了微塑料在海洋生物中分布与放大作用,阐述微
应用EC细网格资料和站点实况资料,结合风速高度订正和分风向误差风速分析,建立考虑地形的PP法模型。释用结果表明:考虑地形的PP法模型能有效提高EC细网格产品大风预报精度,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