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越:“丁丁”融世界

来源 :安邸AD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gl65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月,沪上有件轰动的低调事件发生——诞生90载的比利时记者“丁丁”终于在中国开设了官方授权的首家店铺“丁丁历险记的世界”。这也是这部风靡全球的漫画在85年后“重返”上海滩,那个出现在故事《蓝莲花》里的中国城市。故事里的上海尚处于日本侵华的战火风云中,而如今平静鲜活的上海在城市一角点亮故事里同款的“莲”字宫灯,让不少年届中老的“丁迷”忍不住泛泪。而作为“丁丁”在中国的“大总管”,王越更是感慨万千!这位为《丁丁历险记》原作者埃尔热家族工作了13年的初代“丁迷”,从童年开始其人生就一直没有离开过“丁丁”,直教万里之外的埃尔热家族成员都惊讶:怎会有这样一个外国人,比我们更了解“丁丁”?也因此王越受邀加入埃尔热工作室,负责《丁丁历险记》在中国大陆的一切事务。作为狂热“丁粉”,王越一直希望能让这家官方旗舰店与中国“丁迷”见面,但因版权保护等各种问题,他深知欲速则不达的后果。于是积蓄13年、筹备13年,他终于“小火慢炖”在此刻将这家面积不大但内有乾坤的店铺展现到大家面前。如今这家店面的橱窗里摆放着全世界001号的“丁丁”雕像就是布鲁塞尔总部办公室被他和中国“丁迷”的诚意打动而特地割爱送来的。“‘丁丁’本身就是一个文化融合的结晶,他极富冒险精神和正义感,总是无忧无虑,类似西方骑士和中国游侠的结合体,同时他又打破一切意识形态的限制,带领人性畅游。”

Q“丁丁”作为几代中国人认识世界的一扇窗口,其中有不少融合中西文化的内容吧?


  A:当然,1936年出版的《蓝莲花》就是一个中西融合的完美例子。“丁丁”的创作者埃尔热一生都未到过中国大陆,1934年在他构思《蓝莲花》这个关于中国的故事之初,只是凭借一个西方人对神秘东方的想象。但他的朋友戈塞神父向他引荐了当时正在比利时皇家美术学院学习的中国艺术家张充仁。两人相见恨晚,最终共同讨论、创作出了一个真实还原的1930年代的上海。同时,张充仁还向埃尔热介绍了中国画中的单线白描技巧,最终发展出埃尔热著名的欧洲漫画“清晰线条派”风格。张充仁则运用中国画技法为《蓝莲花》创作了许多上海街市的背景。埃尔热一直认为《蓝莲花》是他和张充仁共同创作的作品,它也让两位中西方艺术家结下了深厚友谊。1935年,张充仁回国,两人终因战争而失散。内心一直牵挂中国好友的埃尔热始终没有放弃寻找他的中国朋友,每到中餐厅吃饭,他都会询问老板是否认识张充仁。1975年的一天,在一家新开业的中餐厅里,他竟真的问到了张充仁的消息,这时距他们相识已过去40多年!几经辗转,1982年他争取到让张充仁访问比利时,两人的重逢甚至惊动了比利时国王和一众媒体的跟踪报道。可以说这次重逢让整个比利时都流下了眼泪,在这眼泪中融合的正是中西方文化与友谊的真挚感动。

Q:作为一种文化融合的产物,“丁丁”给这个世界留下了什么?


  A:我只举一个例子。《蓝莲花》是丁丁系列里第一本跟中国有关的故事,反映的是当时日本侵华的野心与罪行,同时也成为为中国争取国际声援的武器。这本书是“丁丁”系列里在中国卖得最好的,但同时也是在日本卖得最好的。在日本销售的《蓝莲花》绝对没有做任何内容上的删改或对日本人的美化。这个也就是说,在“丁丁”的故事里,有一种超越了意识形态和国别限制的价值存在。我想这种价值正是人类身上存在的最原初和纯粹的那种正义感、冒险精神与和平向往,还有永不退却的生命热情。这是人类不论经历何种至暗时刻也终究不会熄灭的希望火苗,是人性永远坚守的光芒。

Q:“丁丁历险记的世界”试营业以来,中国“丁迷”的反应怎么样?


  A:令我特别感动的就是我们如此低调,这里还是迅速成为了“丁迷”的大客厅。进来这里的人没有一个是看热闹的,全都是真正热爱“丁丁”的人。他们不仅来自上海,还有从其他城市慕名而来者,甚至有的人只是在上海转机都要挤出时间专门跑一趟。我们已经接待过的客人里,上至白发老人,下到学语孩童,还有不少是上一代的“老丁迷”带着自己的孩子过来,想要把他们熏陶为下一代“小丁迷”……我记忆犹新一位妈妈到这里来,对展示柜里的人物、情景全都如数家珍。她说她小时候每晚都要读过“丁丁”才肯睡覺,现在她成了母亲,每晚也要给她的儿子读一个睡前故事儿子才肯睡觉,而她读的正是“丁丁”……这种几代人之间的连接竟然系在一个来自比利时的漫画人物身上,仿佛昨日与今时、西方与中国都鲜活地融合在一起。
其他文献
作为美国纽约,甚至是全世界都非常知名的名媛家族,卡戴珊一家凭借其在体育圈和娱乐圈的名望和地位,被称为娱乐界的肯尼迪家族。如此庞大家族离不开好的经营,而这一切毫无疑问要归功于这位了不起的“妈妈经纪人”KrisJenner,她善于将一切名望转换为经济利益。像她这样一位“妈妈经纪人”无疑是充满智慧的,一档由她在2007年开始制作并延续至今的电视节目《与卡戴珊姐妹同行》向人们展示了卡戴珊家族的真实日常,在
期刊
剛刚开业的香港瑰丽酒店令人将目光放回维港,这不只是一家香港的新酒店,更是一段关于香港的居停记忆。  抵临香港瑰丽酒店前,汽车先是钻进了隐藏在大厦底部一隅的“洞口”,随即沿一段由绿意、复古街灯、海景守护的坡道上行,最终在铺展有草坪、雕塑和马蹄形地砖的落客平台上停下,流动的维港景致和音律般起伏的天际线如画卷般在眼前展开。这种抵达酒店的方式和不少香港豪宅的开场颇为相似。成长于酒店所在地块的瑰丽掌门人郑志
期刊
卡戴珊家族中最年轻的成员“金小小妹”KylieJenner刚刚拥有了成年后的首套房子。正如这位“史上最年轻白手起家亿万富豪”的彩妆产品一样,她的家里处处流光溢彩。  在执掌kylic家的设计师Martyn看来,“kylicie是最终极的名流,最极致的意见领袖。”  “我告诉设计师Martyn,色彩是关键元素,我热爱粉色,我想要非常多的粉色!”  “Kylic感觉自己和梦露之间有一种深层次的连接” 
期刊
窗外满眼绿色,室内也处处弥漫着丛林的自然气息,让孩子们在高层的公寓中自由吐纳、远离尘嚣。  “音乐抽象而充滿想象力,对孩子来说是非常好的教育手段,能让他们在坚持的过程中有很多自处和自律的机会。”  住在两翼加起来有500平方米的平层公寓楼里,有4个小孩,这是我前往Brian夫妇家前得到的基本信息。我本以为会到达一个全盘被孩子的玩具、书和杂物占领的战场,出乎意料的是,整个家开放而透明,宽敞、明亮的空
期刊
山城重庆可谓近年来国内最具人气和魔幻气息的城市,但如果你对这座城市的印象还停留在云山雾罩、火锅底料、三D交通、抖音直播等这些热门标签之上,那便还未参透它的全貌。这座城市虽然自带麻辣滋味与江湖味道,但作为中国西部、长江边上最重要的枢纽城市,亦有其“高大上”的国际化视野。坐落在两江交汇处的江北嘴中央商务区的重庆IFS(国际金融中心),便以一栋高300米的地标性塔楼和另外四栋塔楼,集商场、办公楼和酒店于
期刊
“那些来自贵州凯里的银匠令人印象深刻,他们每天都敲啊敲啊的,动静很大!有一天,我在厨房里看到了一笼子鸟,这些鸟竟然是他们用我们后院的竹竿抓的!山东潍坊的风筝手工艺人带来了很多好酒,天天拉着大家一块儿喝。喔,那些甘孜藏族自治州的工匠就更有意思了!我们在夏天请他们来青山村加工金银件,结果这些从来没离开过家乡的汉子一个个热得不行。不过,和我们合作完以后,他们反而还想留在村子里……”当品物流形联合创始人J
期刊
久未见陈仁毅,没想到再见是在福建的偏僻山乡。为了“德古当代中式家具设计美术馆”的开幕,他忙得不亦乐乎。同时自己的力作《中国当代家具设计》英文版也正式在全球发行,从“春在”到“德古春在”,他也没想到自己从学习芭蕾出身,到1987年一头裁进古代艺术品的世界,再到因个人兴趣而开始家具设计,自己会在当代中式家具设计这条路上如此上下求索。但又正因为醉心古代艺术,所以熟悉汉唐的精彩、两宋的美好、明清的优秀……
期刊
王澍曾因批判性的建筑學言论而在学术界闻名,也因为在传统建筑、环境和手工艺方面的贡献而荣获2012年普利兹克奖,也是获此殊荣的第一位中国公民。普利兹克奖评委会主席帕伦博勋爵曾经这样评价王澍:“他的作品能够超越争论,并演化成扎根于其历史背景永不过时甚至具世界性的建筑。”在他看来,如果传统只是指那些存放在博物馆中的东西,那么传统实际上就已经死了。传统是活在人的手上的,是活在工匠的手上的。现代建筑师需要发
期刊
提起喻红,很多人觉得她的样子几十年都没变。作为一名以现实绘画著称的艺术家,喻红自己在作品中的个人形象的确叫人印象深刻:短发、齐刘海的童花头、拉长眼角的眼线。在龙美术馆见到喻红本人时,她也是如此。时光似乎并未在她脸上留下太多痕迹,但在她不急不缓的谈吐与举手投足的优雅中,同时还能看到一种成长之后的成熟与从容。她最新的回顾性个展“喻红:娑婆之境”正在这里紧锣密鼓地布展。“成长”是她作品中关注的一个重要主
期刊
北京初春的阳光变得暖意盎然,万物复苏在即。不过在这之前,我们惊喜地发现,属于春日的缤纷色彩早已在三里屯太古里的一隅盛放。淡粉、黄色与浅蓝被精心排列出简洁却别致的几何之状,占据了一幢高达10米且上下通透的创意空间——这是Valcxtra于北京最新开设的旗舰店。  当你步行于人群熙攘的街区时,你远远就可以窥见它内部极度柔和的色彩。而当你身处其中时,你更会发现它的与众不同:此前远观到的轻柔色彩实际上不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