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处理对蒺藜状苜蓿种子萌发的影响

来源 :种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t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浓H2SO4、浓HCl、浓HNO3酸蚀、用砂纸将种子磨擦破壳处理蒺藜状苜蓿种子,结果表明:浓H2SO4处理5 min,可以有效打破蒺藜状苜蓿种子休眠,发芽率可达到84.4%以上,比对照提高48.89%,发芽势可达到20.0%以上,比对照提高3.5倍,发芽指数也可达19.64%以上。
其他文献
走出困惑 探求新路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社长赵文海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自1985年建社以来,已出版图书1000余种,其中出版教材、专著450多种,年出版新书可达150种左右,先后有110种图书获国家级、部委级
简要分析了贵州省遵义市玉米生产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潜力,从种子工程的角度,因地制宜地提出了遵义市玉米生产持续发展的技术途径,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
图书编校读中的"统一、规范、纠错"(下简称"统、范、纠")问题,就是指编辑加工、校对校审和通读审读中的统一、规范、纠错问题.这是编校读诸环节的共性问题,但随着环节的递进,
通过对四川和云南干热河谷地区的麻疯树性状多年的调查研究,发现麻疯树不同类型间种子及种仁含油量存在较大遗传变异,并且可稳定遗传。依据这一规律,利用自然界现有的遗传多样性
采用实体解剖和石蜡连续切片的方法对京水菜花芽分化过程进行了形态学上的观察研究。结果表明,京水菜花芽分化可分为花序分化期和花器官分化期。花序分化期生长点分化各级花枝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核心种子生产技术是两系法超级杂交稻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介绍了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的繁殖和核心种子生产的原理与技术研究进展,分析了水稻两用核不育系退化
“云辐优26”系云南省首个利用苗期携带白化转绿型叶色标记的光温敏两系核不育系NHR 111S与强优异恢复系浙辐26配制而成的高产、抗病,具有自动排假功能的“放心”杂交水稻新组
利用9个不同生态类型的50份水稻亲本材料,以生态型为单位进行双列杂交,配制366个组合,依据形态指数研究了各类型粳稻品种的形态遗传分化以及遗传分化与杂种优势的关系。结果表明
书刊封面设计的最终目的,不仅在于可以瞬间吸引读者,更在于可以长久感动读者;它所表达的意蕴丰富与否,它的生命力长久与否,全部体现在它的创意之中.因此,创意是封面设计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