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T与PPH治疗脱垂性内痔和混合痔比较

来源 :现代临床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UE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开环式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TST)与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治疗脱垂性内痔和混合痔的疗效及对肛肠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10月86例脱垂性内痔及混合痔患者,TST组43例采用TST术式,PPH组43例采用PPH术式。比较两组术后疗效、手术情况、肛肠动力学指标,于手术前后采用Wexner肛门失禁评分表评估患者肛门功能,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PPH组比较,TST组术中出血量显著性降低,住院时间显著性缩短,术后24 h、48 h疼痛的NRS评分显著性降低(P<0.01),手术时间及术后120 h的NRS评分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两组排便梗阻症状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性降低(P<0.01),但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TST组总有效率为100.00%,PPH组为97.67%,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出院时及术后3个月Wexner评分显著性高于术前(P<0.01),术后6个月均恢复至术前水平(P>0.05);TST组出院时Wexner评分低于PPH组(P<0.01),术后3个月与6个月两组Wexner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3个月TST组肛肠动力学指标与术前无显著性变化(P>0.05);PPH组肛管静息压显著降低,直肠静息压较TST组显著性升高(均P<0.01)。术后TST组有初次排便急促感及吻合口狭窄的患者显著性少于PPH组,术后第1天尿潴留评分显著性低于PPH组(均P<0.01)。结论:TST术与PPH术治疗脱垂性内痔和混合痔均具有较好的疗效,可明显缓解患者症状。但TST术后患者疼痛感相对更低,更有助于肛门功能及肛肠动力的恢复,且安全性更高。
其他文献
目的:调查临床新入职护士的心理弹性状况及影响因素,寻找提高心理弹性的有效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12月枣庄地区3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200名新入职护士,应用一般情
本文提出的∑Aai与∑Bbj(B″)b″jB′b′k和∑ct型分子间反应的凝胶化理论,用两种推导方法,得到相同的结果,明确凝胶化条件均用数均官能度,不用重均官能度表示,或均用分子的数
通过广泛调研国内外净水用活性炭产品标准,纵向对比了我国新老标准的指标体系和限值,横向对比了现行国内外最新标准的差异,深入剖析我国标准现状。分析认为,我国现行标准正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