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的地方没风景——“分数的初步认识”两种教法比较之我见

来源 :小学教学:数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rty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一次校级赛课活动中,两位老师同时执教了“分数的初步认识”,他们的课题一样,教学方法却大相径庭:A老师:出示秋游情境:把1块月饼分给两个学生,如何使两个人分得同样多。引出“平均分”后,教师讲解:把这块月饼平均分成了2份,
其他文献
在教学北师大版教材“认识方程”之前,我认真研读了教科书和教师教学用书。从用字母表示数到方程的意义,学生学得都很好,可到了解方程这一节,出现问题了。
新修订编写的西南师大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以下简称新教材),遵循《数学课程标准(2011)》的理念,按照《数学课程标准(2011)》的要求,在“数的运算”的编写上形成了三大特色:
“好心办坏事”的意思是:一片好心去为人做事,结果却适得其反。先来看看什么是“好心”。“平行四边形面积”一深的巩同练习中,老师在教学每一道题时都不忘问学生:这个平行四边形
尽管人类一直能理解“无”或“什么也没有”的概念,但“零”这一概念相对比较新——这一概念在公元5世纪才得到全面发展。在此之前,数学家们苦苦挣扎着进行最简单的数学计算。今天,“零”代表一个符号(或数字),其概念是“不具有数量”。它让我们能够进行计算和求解复杂方程,并促使我们发明了计算机。  巴比伦人、玛雅人以及印度人分别独立发明了“零”,尽管一些研究人员认为印度数字体系受到了巴比伦人的影响。巴比伦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