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免费开放后博物馆安全管理工作

来源 :丝绸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ture_sh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博物馆免费开放后,文物安全面临着很大的危险。为此,博物馆保卫部门必须改变原有观念,切实提高安保人员素质,以确保文物安全。本文以甘肃省博物馆为例,就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博物馆安全管理工作作了探讨。
  [关键词]博物馆;安全管理;科学防范体系
  [中图分类号]G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0)22-0084-02
  
  博物馆是文物、标本、资料的主要收藏机构,也是国家严加防护的要害部门之一。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质的提高,人民群众在满足物质生活需要的同时,对精神文明的渴求也愈发强烈。这些渴求在了解历史、欣赏艺术、品味文化等方面表现得尤其突出。自博物馆免费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人涌向了博物馆,给博物馆的安全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文博工作的前提就是安全,安全管理是确保博物馆整体推进和全面发展的基础和保障,也是文物保护的永恒主题。只有文物安全有了保证,才能顺利开展其他各项工作。
  2006年底,甘肃省博物馆新馆正式建成开馆,与之配套建设的安防、消防系统也正式投入使用,使博物馆的安全保卫硬件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技防方面由原来的单纯依靠微波报警改变为针对周界、通道、重点部位的多种报警手段和全方位视频监控系统相结合。同时,结合人防、物防,对馆区实施全方位、全天候监控。为此,博物馆还根据岗位需要进一步充实了保卫人员队伍,并对保卫人员进行了专门业务培训。另外,还与保安公司签订安保服务协议,聘请保安公司对馆区外围进行安全巡逻、检查,真正实现了以人防为主,物防、技防相结合的三位一体的安全防范体系,为确保甘肃省博物馆馆藏文物安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加强领导,强化管理和制度建设
  文物工作,安全是底线,安全得不到保证,文物工作将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多年来,甘肃省博物馆通过合理规划、及时请示、主动汇报等方式,在全馆牢固树立了安全是立馆之本、重中之重的思想,始终把文物安全放在首位,坚持“安全问题想在前,安全问题放在前,隐患解决在事故前”的工作原则,把安全工作作为第一要务贯穿于全年的工作中,常抓不懈,随时发现安全隐患,随时加以解决。
  为做好文物安全工作,甘肃省博物馆建立、健全了各种规章制度,按照有关职责的要求和范围,结合本馆文物安全保卫工作要求,制定了《保卫处人员工作守则》、《监控中心管理规定》、《博物馆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博物馆保安守则》、《博物馆技防工作规则》等切实可行的安全保卫制度,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修改完善,形成了有章可循、行之有效的安全保卫工作制度,实现了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提高了安全管理工作水平。从近几年发生的案例来看,许多发生案件的单位制度完备,但安全管理工作还是出现了问题。这说明尽管制定了制度,但具体工作中制度没有得到有效执行,安全措施没有落实。制定制度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科学、有效的管理。因此,只有在日常工作中坚决贯彻,严格执行,才能进行管理,落实岗位责任,严格按制度办事;建章立制,贵在检查落实。在每一季和年节假日,甘肃省博物馆安全保卫处都要对全馆进行全面的安全大检查,同时督促部室进行自查,并对检查有详尽记录和登记,对发现问题形成书面材料,上报馆领导,对发现的隐患及时整改,对违规事项及时查处;建立了上下联动、步步为营的责任人制度,对任何工作、任何环节要指定到人、到事,明确主管、分管、具体实施人的责任和职责,确保“人人有责任,事事有人管”,在广大干部职工中逐步树立起安全无小事,人人遵章守纪,一切按章行事的良好风气,使甘肃省博物馆的文物安全保卫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二、文物安全保卫队伍职业道德建设
  实践证明,加强保卫队伍职业道德建设以及干部职工防范教育,是做好文物安全工作的重要环节。安全管理正规化建设,是关系单位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从近几年文博系统发生的文物被盗案件可以看出,由于安全保卫人员素质修养、敬业精神等方面的原因导致发生案件的不在少数。这就说明文物安全保卫工作对人员的要求很严格,一支政治可靠、纪律严明、作风过硬的安全保卫队伍是做好人防工作、保障文物安全的重要基础。因此,博物馆必须加强教育学习、培训和职业道德观建设,加强安全防范意识,落实安全制度和岗位责任制度,尽量细化、量化工作指标,使人人明确自己的职责,尽心尽职完成自己的工作。
  
  三、加强技术防范建设,确保文物安全
  新形势下,文物安全保卫工作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除了提高警惕、加强责任心外,技术防范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它担负着人所不能及的工作。随着甘肃省博物馆安全技术防范设备不断更新和完善,要求安保人员必须加强学习,不断提高专业技术素质,了解、掌握更加先进的安防、消防报警监控技术,熟练、准确、规范的操作,强化防范手段。为此,甘肃省博物馆安全保卫处经常邀请施工方技术人员讲解系统原理及操作方法,以提高安保人员的业务水平,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实际操作能力以及果断采取措施的能力。同时,按照上级规定,监控中心24小时安排保卫专人值班。一旦接到防盗、防火报警信号,立刻对报警部位进行检查,反复核对,若有情况,立即通告相关人员,做好值班记录,确保文物安全。
  近几年来,甘肃省博物馆从战略高度考虑安全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问题,并将其纳入单位整体人才建设方略,采取“请进来,送出去”、“自主培训、参观学习、实践锻炼、帮带指导、交流提高”等方式,加大对安全管理建设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力度。关心安全管理队伍的成长进步,注重解决人员的实际困难和个人问题,是保证员工作用发挥的动力源泉,因此,博物馆安全管理工作要在“用人”的同时,不忘“关心人”,以期获得安全管理建设最大效益。
  另外,加强保安队伍建设,明确保安在各个点的值班情况和夜间保安人员的巡逻路线、时间和次数,加强防范措施和对人员的检查,确保不出任何事故。
  
  四、树立“文物安全,人人有责”的工作理念
  文物部门的首要任务是管理好文物,这是所有文物工作者的责任。所以,文物安全对于文物工作者来说都不可推卸的责任。然而现在文博单位保卫部门以外的工作人员都有这样的思想,认为文物安全是保卫人员的事,与自己关系不大。这种思想严重影响了文物保卫工作的顺利开展。文物安全无小事,没有安全保障,没有安全的工作环境,还谈何研究,更谈不上发展文博事业。安全意识淡薄的危害性很大,不容忽视。没有高度的安全意识、责任心,工作当中难免出现疏忽,粗心大意,进而导致安全事故发生。从这个意义上说,文物安全人人有责。
  近年来,甘肃省博物馆始终把文物安全工作放在首位,花大力气彻底改善了技防水平低下的面貌,先后投入资金,改善基础条件,全面提升安全防范水平。同时,拥有了双监、周界等多种报警手段,防火报警系统也得到了改善,基本实现了全方位、多功能,不留死角的实时监控,初步形成了一个具有现代化技术的报警系统,为文物安全防范工作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在不断的更新和完善中,甘肃省博物馆的文物安全工作向着科学化、有序化方向发展。
  安全管理正规化建设是免费开放形势下亟待研究的问题,为此,博物馆要切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解放思想、以实事求是,创新理念,认真谋划和抓好具体工作,在发展中及时总结经验,完善制度,努力实现“安全稳定,和谐进步”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 冯亚武.安全工作是博物馆的立馆保障[J]. 黑河学刊,2009,(7).
  [2] 张桂华. 简述博物馆专业队伍建设[J]. 科技资讯,2010,(4).
其他文献
兰仓,北魏时甘肃礼县名,历史悠久,文脉深  早在7000年前,先民们就在此劳作生息,并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史前文化。在这片古老神奇而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既有见证秦人先祖牧马发迹,十二公扬鞭策马,驰骋千里,瞰视中原,横扫六国,完成霸业的遗址——秦西垂陵园;也有纪念诸葛亮六出祁山,挥师北上,屯兵伐魏,鞠躬尽瘁,光复汉室的宏伟建筑——祁山武侯祠;还有记载翰林学士承旨、中书平章政事赵世延祖孙三代征战功绩,研究元
期刊
法门古寺    我们的车子驶上宝鸡到咸阳的高速公路没走多远,便遇到参加演习的部队途经宝鸡,为保证交通通畅,当地交通部门对部分路段进行了管制,致使我们的车辆在高速路上滞留了三个小时,车行至扶风县境内时已是下午4点多。深秋的关中平原,庄稼早已归仓,偶有玉米秸秆堆成的柴垛立于田中,道路两旁苍翠的松树一直通向远方。车到法门寺前已是下午5点,工作人员早已下班,经接待方的衔接沟通,我们才碍以进^寺内参观。  
期刊
丁玲,原名蒋冰之,1904年出生于湖南l临澧县。4岁时父亲病逝,家境急剧败落。母亲余曼贞和著名妇女领袖向警予是结拜姐妹。余曼贞为常德女子小学学监,俊秀端庄的向警予每次往返于长沙、溆浦之间,都会坐帆船或小火轮。等候班轮之时,就在余曼贞的学校里住上三五天,与丁玲母女挤在一张床上,讲述新闻、新事、新道理及个人的理想与抱负。丁玲直到晚年,还这样忆述向警予:“当我还只是一个毛孩子时,就有了她美丽的崇高形象。
期刊
螺髻山群峰博大雄奇,叠岭层峦,蔚为壮观,真可谓无限风光在险峰!螺髻山山山显峥嵘、峰峰皆巍峨,它既有黄山、泰山之雄奇,衡山、华山之峻峭,更有峨眉、九寨之秀美,还有那保存完好的浩瀚原始森林、绿意袭人的广袤草原、色彩斑斓的奇花名卉、名类齐全珍禽异兽。真可谓无处不秀、无处不幽、无处不妙!螺髻山一跃成为集雄、奇、险、野、峻、幽、秀于一体,自然风光和彝族风情相融的综合性风景名胜旅游区。  螺髻山位于四川省凉山
期刊
不必重新去——翻阅中国历史,人在西安,便会明白一件事:西安,这是一片被时光深深耕耘的版图。在这座古都的脉络里,印刻着历史的烽烟以及无法磨灭的往事。  出了成阳机场,坐上开往西安的旅游大巴,前来接团的导游就开始为我们介绍西安、介绍陕西,言语中充满了骄傲和自豪。  “在西安以及咸阳这一片地面上,曾有13个朝代和国家在此建都,陕西的黄土下面埋有整整73位历代帝王,名臣将相的墓葬更是数不胜数。”导游笑着说
期刊
二郎山:悲壮的老歌,迎风飘扬    很多人对于二郎山这个地名的记忆都是从一首老歌里得来的,那首歌叫《歌唱二郎山》这首歌创作于1950年9月,此后数十年间传唱不衰,除了曲调的奔放素情、歌词的淳朴真实之外,最动人的应陔是西南军区工兵纵队在傲其简陋的条件下,开通了雅安至甘孜的公路,那条公路简称雅孜公路。而二郎山就是雅孜公路小最险要的一段:没有大型机械设备,要在最高海拔达5000多米的山顶上靠肩挑背扛开出
期刊
嘉峪关是明长城的西西点,与渤海边上的山海关和北京的居庸关同为长城世上的重要关隘。  第一眼看到嘉峪关,给我的印象是,它的外观与山海关和居府关迥异,没有一丝相似之处。  嘉峪关关城的后半部分是生活区,中轴线上是关帝庙,关羽神像是部队的保护神,每次出征都要烧香祭拜,求关老爷暗中保佑,退敌凯旋。北面是嘉峪关最高统帅游击将军的官邸,门楼虽然不算高大,但有石狮守护,虎虎生威,颇有气势。前院有议事厅、书房等,
期刊
[摘要]羊牧隆城是北宋天禧元年(1017)曹玮经营“六盘山外”过程中带领军民于葫芦河上游修筑的“山外四寨”之一,后来改名隆德寨并成为德顺军防区下的一个重要镇寨。本文根据宋人范育关于地名“聚卜结隆”为蕃语,“十八为‘聚卜结’,谓谷‘隆’,盖言诸谷共凑一川耳”的语言现象,分析“羊牧隆”、“邪没笼”是由蕃语“羊牧(邪没)”和“隆(笼)”两个词构成的地名;“羊牧”意为黑水,“羊牧隆”就是黑水河谷的意思。羊
期刊
[摘要]伊斯玛仪派(亦称七伊玛目派)是一个对伊斯兰教和世界历史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宗教哲学派别。帕米尔塔吉克族伊斯玛仪派以极其复杂的宗教哲学和打上神秘主义烙印的组织结构闻名于世,肯定人的理性与侧重世俗主义是帕米尔宗教文化的实质内容。公元11世纪,纳赛尔霍斯罗乌(NaserKhosrow)在帕米尔传播伊斯玛仪派以后,在几百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保存正宗伊斯玛仪派宗教哲学的伊斯玛仪派兼收并蓄,形成了其独特的
期刊
“十二五”期间,甘肃不仅要做大做强丝绸之路游线、华夏文明黄河游线、大香格里拉游线三条国家精品旅游线路,还将破除瓶颈,加快完善旅游交通建设。甘肃省于2010年制定的《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提出了“十二五”期间甘肃省旅游业发展的重点任务,其中就提到如上计划。  该意见提到的重点任务中,不仅要着力打造国家精品线路,还将培育甘南一陇南——定西一白银—庆阳红色旅游、天水一陇南古三国历史遗迹旅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