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国际化联合项目的三位一体新课程体系分析

来源 :现代商贸工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F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研究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对于高校国际化以及“一带一路”教育国际化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研究基于宁夏银川北方民族大学“3+1”中马国际化联合项目旅游管理专业的三位一体新课程体系的分析,即以语言技能培训、专业技能培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训为三个核心课程模块,结合国外的优质教学资源,融合特色的课内与课外实践教学体系,以多样化教学手段和教学管理创新为保证,培养出了一批具有世界眼光,在素质、知识和能力诸方面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秀管理人才。
  关键词:高校国际化;3+1项目;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30.089
  1 3+1国际化联合项目概况
  在旅游产业国际化发展的趋势下,高校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国际化能力培养作为国际化人才培养的主阵地,顺应社会的需求是其必然的选择。因此,旅游管理教育的国际化理念是国内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国际化培养所需具备的,对于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国际化培养需要从不同的角度考虑出发,其中,最主要的是对旅游专业学生国际化能力的培养,因此国内高校不断探索“旅游专业国际化能力培养模式”,旨在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国际化能力质量,培养出既具有国际视野和中国情怀,又具有高水平的外语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及专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北方民族大学是一所民族院校,位于中国西北部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其作为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区,本校学生大多来自偏远地区、民族地区、农村地区,学生从小受各种条件的制约,对于国际化视野方面也相对局限,所以对国外的学习生活有着极大的渴望。随着中阿博览会这一发展平台的不断推进,带动了宁夏旅游产业的国际化发展,因此对旅游专业国际化人才的需求急剧上升。为此,本校旅游管理管理专业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为了给民族地区的学生提供更多开拓国际视野的机会,让其参与到更多的国际化联合培养交流項目中来,实现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对马来西亚的两所大学:马来西亚北方大学(UUM), 马来西亚理工大学 (UTM),积极开展海外实习、3+1联合培养的模式。这些培养模式能够让学生在本校学习三年,马来西亚大学学习半年或一年。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体验马来西亚大学教学的优势并借助学校资源获取工作机会,对于开拓民族院校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建立健全的旅游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2 “三位一体”的国际化课程新体系
  在项目实施之前,我校与马来西亚大学密切合作,并结合双方高等教育的发展实际,具体协商制订了符合双方教学规划与条件的旅游管理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创新型课程培养方案。在进行教学培养方案的制订时本着一个原则:以国际化人才培养为目标的高等教育为准则,注重学生的相互交流沟通能力、语言文字的表述能力以及专业技术的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并力求充分体现课程跨学科的综合性、选择性、基础性以及灵活性。遵循如图1所示的培养模式,我校国际化能力培养模式在引进、消化、吸收国外优质教育资源,自主创新培养国内旅游管理国际化人才,将国际化和本土化相融合,构建了以“三位一体”的国际化课程新体系,以“语言技能培训”,“专业技能培训”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培训”为培养重点的国际化人才导向培养模式,结合课内与课外的实践教学新体系,以多样化教学手段和教学管理创新为保证,培养出了一批具有世界眼光,在素质、知识和能力诸方面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秀管理人才。
  2.1 语言技能培训体系
  要培养具有国际交往能力的人才,第一步就要使其具有较好的语言交往能力,即扎实的国际语言技能为基础,对多元文化有较高的忍耐度为必要条件,理解并尊重相关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习俗。所以说国际语言交往能力是首先必须具备较高的外语交际应用能力,要掌握较强的英语最基础的听,说,读,写,译能力,有了一定的语言基础,才有具备较强的应用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才可以具有较强的国际交往与沟通能力。
  如图2所示,国际化的课程体系将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外语交际应用能力主要分为三种形式:分别为交流能力、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其中,交流能力是指运用外语语言技能( 说、写) 来实现国际旅游活动的互动能力;理解能力是指通过外语交流来接收国际旅游信息,主要通过培训学生阅读与听说来实现对所获信息内化的能力;思维能力是对交流能力与理解能力的分析、综合。所以,在旅游外语交际应用能力中,交流能力和理解能力是思维能力的前提,随着旅游市场的国际化,对外语的应用层次提高,对思维能力的要求也随之提高。
  2.1.1 视听说训练
  为强化英语教学,本专业积极开展英语教学改革,摒弃了传统的大学基础英语教学方法,转向实用能力的培养,提出“不是学好英语再应用,而是在应用中学习英语”。学院在培养方案的设置中增加了如《英语视听说初级》与《英语视听说中级》,专业英语模块课程如《导游英语》《酒店服务英语》等形成了听说结合、读写结合、生存英语与学术英语结合、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结合的特色英语课程体系。
  2.1.2 阅读与写作训练
  如图2所示在本课程体系中为学生专门设置了《英语阅读》《英语写作》课程,教师注重以学生为中心,帮助学生完成从全盘接受的被动型阅读到批判式的主动阅读、从汉语思维模式到英语思维模式、从语言学习到专业学习的顺利过渡,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掌握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通过学习策略改变学生的思维模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缜密的推理能力、理解复杂问题的能力、收集和使用证据的能力、表达思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富有特色的英语教学,促进了学生的英语学习,突破了口语表达和英文写作的瓶颈,提升了学生的英语水平,提高了学生运用外语获得前沿性专业知识的能力。
  2.2 专业技能培训体系
  现如今,随着我国旅游市场的不断国际化,旅游管理专业则需要更多的高素养的专业化人才。为此,学校在培养旅游专业国际化能力时,不仅需要将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在提高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以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能力为重点。如图3所示旅游管理专业结合“3+1”联合人才培养项目,从课程设置、教学体系、教学资源等多方面为国际高校人才联合培养进行了模块化课程体系的建立:主要分为学科基础课模块,专业核心课模块与创新课程模块。   2.2.1 学科基础课模块
  为提升旅游行业对国际旅游人才的需求,北方民族大学旅游管理专业通过深入了解“3+1”国际化培养模式的内涵,研究了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教学、双语课程的实施,从 2011级开始探索实行“3+1”国际化联合培养教学模式。如图3所示,学生在北方民族大学前三年的学习,学生需得完成基础的学科,如《微观经济学》《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概论》《会计学》《餐饮制作原理 Principles of Food Preparation》《餐厅管理 Restaurant Operation Management》《酒店信息系统应用 Hospitality Information Technology》等,通过这些学科基础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的掌握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及旅游管理专业学科基础知识,具有独立的学习和适应能力以及更新和应用知识的能力。能将所学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融合并综合应用于旅游业的各项实践领域。
  2.2.2 专业核心课模块
  如图3 所示,学生在国内不仅学习到旅游专业核心课,包括有《旅游学概论》《旅行社经营管理》《饭店管理》《旅游资源学》《旅游政策与法规》等核心课程。而且在国外也可以学到专业核心课程如:《前厅管理Front office management》《客房服务Housekeeping》《人际关系技巧Interpersonal skills》《餐饮成本控制Food and Beverage cost control》等课程。这些核心课程一部分是通过马来西亚北方大学资深讲师、教授授课;另一部分是由本专业具有国际留学背景的专业教师进行全英文讲授,不仅增强学生对国内专业的认知,使学生掌握了现代旅游与酒店服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和來自不同国家的学生一起上课,使参加该项目的学生更能熟悉国内外经济文化背景,熟练地掌握英语,进一步增加学生国际交往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整合及应用信息的能力。
  2.2.3 创新课程模块
  教育创新是全球化的大前提,国际化是创新的延续,让一些具有完全不同文化背景的马来西亚留学生到中国接受国际化的旅游管理专业教育的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点。如图3所示,本课程体系在学习并引进西方先进的专业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的同时,并不是被动的全盘照搬国外模式,而是消化吸收并与我校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形成独具特色并加上了如《会展管理》《葡萄酒文化旅游》《饭店餐饮营养学与服务专业化Nutrition for Hospitality and Foodservice Professionals》《顾客关系管理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饭店创业发展  Hospitality Enterpreneurial Development》等创新的教学课程。其教学模式也面向国际化,不仅邀请这些国外合作的大学教授进行讲课,并邀请行业精英对专业学生进行讲座,积极适应国际化的高等教育,变教育的被动输出为主动吸收。
  2.3 跨文化交际能力培训体系
  伴随着旅游市场的国际化发展,如何使旅游管理的学生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成为热点。在中国吴德烈等人是最早提到关于国际化人才需要具备的条件,他们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指既有比较高的学历、了解国际通行规则、懂得现代管理理念,也具有较强专业知识和技能及熟悉跨文化沟通能力的人才;他们必须了解相关国家的语言、文化背景、市场特性及经营状况。因此,本着以上旅游管理系学生应具备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其培养方案模块中特别列出了学生应该具有的国际意识,国际一流的知识结构,视野和能力应该达到国际水准,在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下所培养的具备国际视野、专业基础知识,具有国际化运作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通过了解相关国家的文化背景,使其学生既具备跨文化基础素养,也应该具备其跨文化交流素养。
  2.3.1 跨文化基础素养
  大多数高校的教育质量的重点都放在了对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上,致力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交流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本学院广泛传播“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在培养学生国际视野、跨国界知识技能的同时,让学生了解人类的精神文明,了解中国社会,培育民族情感。针对许多中国学生在国际人才市场竞争中败于心理素质的现实,其本课程体系将《军事训练》《素质拓展训练》《形式与政策 Situation and Policy》《人格养成教育实践Personality Cultivation Education Practice》列为必修课,旨在培养学生的互助感、信任感、抗挫折感以及团队意识。
  学院以“菜单式”的选修课,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通过举办英文竞赛与海外精英讲座、中国音乐之夜等多种学术及文化活动,以民族化、多元化、国际化的氛围,培育学生对多元文化的接受及融合能力,拓展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见识。团队意识,务实精神,耐力、爱心、自信,这些非智力因素构成了我院学生与众不同的特质。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团结和谐的组织机制、开放多元的文化氛围,创新自由的学院精神激发了学生的激情和活力,使其具有可持续学习能力和发展潜力。
  2.3.2 跨文化交流素养
  跨文化交流是指交际双方来自不同的两族,对本族语者和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指在文化和语言方面具有差异的交际双方之间的交际。跨文化交际的概念界定为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的交际者使用一种相同的语言来进行的口语交际。为其学生具备此基本素养,本课程体系特别为学生开设了《沟通与交流技巧communication skills》等相关课程使学生掌握跨文化交流素养,是为了使跨文化交际成功进行所需要的基本能力和素质,学生在交际双方处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能够使用同一种语言交际双方进行的实时口语交际和直接进行的言语交流的基本素质。   3 總结
  越来越多的高校将国际化作为办学目标与特色之一,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也变得相当突出。借助本文,希望今后在高校国际化教育领域中树立国际化课程体系的典型模式。而至今为止,本校已经运行七年的中马“3+1”国际化联合办学项目,基于对旅游管理专业的“三位一体”的国际化课程新体系模式的具体分析,以语言技能培训、专业技能培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训为三个核心课程模块,实现中马双方院校的课程紧密衔接与国际化能力培养的一体化,并结合国外的优质教学资源,融合特色的课内与课外实践教学体系,以多样化教学手段和教学管理创新为保证,培养出了一批具有世界眼光,在素质、知识和能力诸方面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秀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学飞.高等教育国际化——从历史到理论到策略[J].上海高教研究,2013.
  [2]金帷.国外高等教育国际化策略研究进展综述[J].比较教育研究, 2013,(7).
  [3]刘新颜,张生芳.地方高校国际化办学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6,(50).
  [4]么会玉,张亚敏.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学生多元化英语就业能力培养策略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3,(74).
  [5]裴怀涛.启动“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计划”实现高教人才培养机制创新[J].北京教育(高教),2015(5):19-20.
  [6]徐新歌,王昭.民办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以陕西省咸阳市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7).
  [7]Romuald,E.J.R.The application of a strategic management model to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High Education,1995,29(4):421-441.
  [8]张树峰,魏威岗.基于学生需求视角的高校人才培养国际化问题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6,(12).
  [9]郑婷.中外合作办学关键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温州大学3+1中泰合作汉语专业的观察[J].教育教学研究,2018.
  [10]周密,丁仕潮.高校国际化战略:框架和路径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1,(9).
  [11]Ballout,H.I.Career commitment and career success: moderating role of self-efficacy[J].Career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2009,14(7):655-670.
  [12]Chang,S.,& Tse,E.C.Y.Understanding the Initial Career Decisions of Hospitality Graduates in Hong Kong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Evidence[J].Journal of Hospitality & Tourism Research,2015,39(1):57-74.
其他文献
摘 要:當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社会紧密结合,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支撑,是高校必须完成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首先介绍了加强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必要性,而后从课程、实践、师资、管理等方面入手,进行理论探索和实践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立德树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 要:如今,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传统媒体已经不再是唯一的传播媒介,而作为受众者和传播者的角色也越来越具有不确定性,传播过程的参与者也早已不仅仅是政府,而是涉及到网络、受众、传统媒体等诸多主体,这给政府对于网络舆论的管理带来了很大挑战。基于此,从网络舆论的三类定位、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合理化建议等方面来对新媒体环境下的网络舆论危机管理进行探讨。  关键词:新媒体;网络舆论;危机管理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 要:采取随机抽样的调查方式,以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为例,对各学院同学分别从个人诚信意识、学习诚信意识、经济诚信意识等方面进行调查,最后对如何提高大学生诚信度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诚信度;随机抽样;描述性统计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27.045  1 引言  在当今社会,由于社会环境所影响出现的不合法的经济
期刊
摘 要:高职院校“概论”课实施专题教学有利于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合理转化,有利于克服教学时数不足的困难,弥补师资力量不足的缺憾,提高教学针对性。但高职院校“概论”课实施专题教学也存在着师资力量不足、学生底子教差、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配套措施跟进不及时等问题。立足新时代,高职院校可以通过提高认识、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建设多样化的教学资源、挖掘网络教学平台潜力、完善课程考核方式等途径推动概论课专题教学
期刊
摘 要: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推进、市场环境瞬息万变的背景下,传统的财务分析结果越来越缺乏决策有用性。以恒瑞医药为例,通过将传统财务报表分析与战略分析相结合,分析评价其盈利、偿债、营运、发展能力,挖掘其财务指标背后深层次因素,并在战略层面上提出了相应建议。  关键词:战略分析;财务分析;战略层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27
期刊
摘 要: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电商平台在我国的使用越来越频繁,除了阿里巴巴、聚美优品等一些大的电商平台外,还有一些小的电商平台在不断发展。随着电商平台的普及,人们也越来越关注平台的信用。造假行为的出现,让越来越多的企业为了利益不惜牺牲企业的信用来达到目的。从短期来看,造假可能确实能达到所谓的利益目标;但是长期来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真假的辨别能力的提高,造假对企业自身可谓是百害无一利。以我国
期刊
摘 要:在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城市轨道交通已经成为我国人们出行的必选交通方式之一,但是,由于近几年中地铁事故频频发生,使得人们对地铁的安全性产生了疑虑。因此,为了保证我国地铁的安全性,相关部门提出了很多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够尽快的将这类风险故障进行处理和规避。以长春地铁1号线中的屏蔽门出现的常见故障为例,简单的分析了其故障产生的原因以及改进处理方法。  关键词:地铁;屏蔽门;故障分析;
期刊
摘 要:作为食品生产、流通重要的组成部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的安全性能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关注。分析了2018年青海省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等制品监督抽查结果,并给出了今后政府监管的建议。  关键词: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等制品;监督抽查;质量分析  中图分类号:TB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27.096  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食品
期刊
摘 要:校企合作知识转移是企业和高校通过知识的传递共享实现创新创造的过程。首先介绍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然后统计甘肃省专利申请量、转移量、转移率等指标并结合知识转移三阶段,进行比较分析,说明甘肃省校企合作专利技术转移的现状及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校企合作;知识转移;专利技术转移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
期刊
摘 要: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础,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基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综观我国乡村治理模式的历史沿革,反思当下乡村治理模式的不足之处,并展望构建以德治为基础,法治为保障,自治为目标的“三治合一”的新型乡村治理模式。  关键词:乡村治理;国家与社会;自治;德治;法治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doi:10.19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