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老舍对乡下人性美的探索——重读《四世同堂》

来源 :美与时代(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ujiab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学即是人学,研究文学当然离不开对“人学”的探讨。老舍先生的作品中对城市生活描写的笔墨较多,但也有一些是对乡下生活的描写。《四世同堂》这部作品,不仅写出了战争对人的异化和丑恶的人性,也写出了在战争的摧残下中国人民互帮互助、至诚至善的人性美,尤其是在对乡下淳朴人性的挖掘,更加突出了老舍对美好人性的赞扬。
其他文献
<正>一、研究背景面对数字化牵引新型电力系统发展的新趋势,供电所作为国网公司服务地方发展的"窗口",亟需在业务模式、激励机制、人员技能等方面实现数字化转型,提升供电服务能力。鄞州公司在已有的数字化供电所建设基础上,前瞻性探索供电所数字化提升途径。二、主要内容
会议
在激光物理中,列阵光束常被用于产生高功率激光束。除此之外,列阵光束还可以用于产生涡旋光束。由于列阵光束的潜在应用,人们对它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本文主要研究了带偏振的径向对称分布光束列阵在自由空间中的传输性质。 在第二章中,我们利用相干叠加原理和广义Huygens-Fresnel衍射积分公式,研究了具有全右旋圆偏振和左右旋圆偏振间隔分布的光束列阵在自由空间中的传输性质。通过数值模拟,
学位
近红外(NIR)光检测技术具有响应迅速、无损检测、无污染检验等诸多优点,在热理疗、农副产品检测、食品药品鉴定、脑功能成像、肿瘤靶向定位和生物安全识别等领域应用广泛。随着便携式手持智能终端的普以及与人们对健康生活饮食的关注度日益增强,小型乃至微型近红外检测仪已逐渐成为新的发展趋势。然而,如何实现近红外光源的小型化微型化,在有限的空间里兼顾光源高效率和宽发射特征成为一个挑战。传统近红外光源以钨卤灯为例
学位
<正>博物馆是研究保护和传承自然科学和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机构,各种展品承载着人类优秀的精神文明,无法被复制或替代,也不可再生,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博物馆展出各类展品,对传承中华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民族自豪感有着积极作用。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各行业都面临着转型升级,博物馆也必须跟随时代脚步,合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科技,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在此情况下,博物馆展览叙事方式
期刊
在“五四”启蒙思想的熏陶和鲁迅国民劣根性鞭挞的影响下,老舍承续了以往国民性批判的脉络,却也以特有的人道主义立场和温情化的色彩表现出显著的异质元素。他以蕴含着愤恨、悲悯、眷恋等复杂心绪的情感彰显出独属于自我的另类化国民批判。本文以老舍的代表作《四世同堂》为例,在分析老舍双重情感的国民性书写的基础上,从批判的立场和风格等方面层层揭露老舍的国民性批判与鲁迅的差异性,并阐明老舍国民性批判的价值和意义。
期刊
在《四世同堂》作品中,老舍以独特的方式描写了那段危亡岁月的同时,也深刻地讲述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现实痛苦与内心纠结。如果说爱国情怀是这部作品的主旋律,那么知识分子的士人情怀就是小说最重要且伴随始终的“和声”。文章以作品中知识分子的人性书写为研究对象,探讨老舍先生对士人精神的传承、弘扬与歌颂。
期刊
《四世同堂》是老舍的代表作品,作品以抗战为背景,将战争和历史相融合,并在此基础上从不同角度展开讲述,为故事增添了别样的色彩,在阅读中能够发人深省。小说所运用的写作手法比较独特,并非宏观地讲述整个时代发展,而是立足低层老百姓,以老百姓的生活作为切入点,将重点放在生活故事的叙述上,并适当穿插战争和历史背景,使整个故事背景若隐若现。宏观的讲述以及细节的处理为作品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使读者在阅读的同时有
期刊
《四世同堂》以抗战为背景,在控诉日本侵华战争的基础上从全人类的角度对战争灾难进行了深沉的思索,展现了传统文化的糟粕和精华,表现了老舍超越时空的文化视野。笔者在本篇论文中通过回归作品文本阐述了作品倾注笔墨最多的祁瑞宣这一人物形象属于老舍文化理想的寄予者之一,老舍是怀着文化期待来塑造这个人物的。
会议
<正>名著阅读教学是人大附中早培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惯例,早培班六年级下学期会进行老舍先生《四世同堂》的名著阅读教学。由于今年5月北京市疫情防控的特殊形势,线上课堂成为了我们教学的主要方式。平时的线下名著阅读教学尚且有难度,线上名著阅读教学又该如何开展呢?更何况这还是一部对“早六”学生来说挑战性极大的作品。
期刊
随着个性化教学和终身教育的大力提倡,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和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学习者的学习风格——这一个体差异的重要因素,正得到学者、研究人员和教育工作者前所未有的重视。关于大学英语教师在新的教育环境下的角色转换,尤其是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中的角色定位更是一个炙热的课题。不可否认,这些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工作者对英语教学进行反思,推动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然而,由于这些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