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头号间谍之死:“车裂”到底是怎样一种刑罚?

来源 :人生与伴侣·共同关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gluoyu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电视剧《大秦帝国之崛起》第14集中,齐湣王下令将苏秦“车裂”,而后画面显示的是苏秦被五马分尸,这是不符合史实的,车裂并非五马分尸。当然,从服装、道具和剧情来看,该剧在历史考证方面还是下了一番功夫的,将车裂之刑做五马分尸处理或许是为了追求艺术效果吧。
  车裂之刑
  那么,到底车裂是一种怎样的酷刑?简单来说,就是将人处死之后进行肢解,然后曝尸示众。
  谭世保先生在《“车裂”考》一文中指出,战国至汉代,人们常把车裂与斩、杀等词混用,因为先秦时代对于“被公开处死或打死的罪犯、敌人,不管用刀戈砍杀死,还是用箭射死,最后把他们的尸体肢解分散来悬挂示众,所以称砍、杀、斩、射固然可以,称肢解、轘或车裂亦不错”。
  也就是说,对于这些死后被肢解示众的人来说,“腰斩”、“刺杀”是他们具体的死法,“车裂”则是他们死后被进一步处以的刑罚,史籍中不同的说法只是作者们想要强调的内容不同罢了。
  另外,“车裂”和“肢解”也有区别,“肢解”只是简单的分尸,而车裂含有明正典刑、曝尸示众的意思。《汉书·景十三王传》载荣爱死后被“支解以棘埋之”,《后汉书·陈汤传》载匈奴郅支单于“怒杀康居王女及贵人、人民数百,或支解投都赖水中”,这两则事例中只能用“支解”而不能用“车裂”,因为事例中的肢解只是为了方便处理尸首,并不涉及明正典刑、曝尸示众。
  “肢解”不仅可以用在尸首身上,也可以直接用在活人身上。《韩诗外传》载:
  齐有得罪于景公者,景公大怒,缚(捆绑)置之殿下,召左右肢解之,敢谏者诛。晏子左手持头(抓住犯人的头),右手磨刀,仰而问曰:“古者明王圣主其肢解人,不审从何肢解始也?”景公离席曰:“纵之(把这个人放了吧),罪在寡人。”
  这则故事虽然未必真的发生在齐景公君臣身上,但足以说明当时真的有肢解活人的刑罚。至于行刑工具,故事中晏子用的是刀,《国语·鲁语》说:“大刑用甲兵,其次用斧钺,中刑用刀锯,其次用钻笮(音同昨,用竹篾拧成的索),薄刑用鞭扑。”肢解的工具应该就是斧钺刀锯这类金属利器。
  苏秦之死
  那么苏秦到底是怎么死的?他又是因何而死呢?《史记·苏秦列传》载:齐大夫多与苏秦争宠者,而使人刺苏秦,不死,殊(将死而尚未咽气)而走(刺客逃跑)。齐王使人求贼,不得。苏秦且死(临死前),乃谓齐王曰:“臣即死,车裂臣以徇(将其尸首巡行示众)于市,曰‘苏秦为燕作乱于齐’(苏秦为了燕国的利益在齐国作乱),如此则臣之贼必得矣。”于是如其言,而杀苏秦者果自出,齐王因而诛之。
  这则故事戏剧化成分太浓,不排除是小说家的杜撰。苏秦真正的死因,需要结合当时的具体形势来看。
  苏秦作为燕国安插在齐国的间谍,主要目标是“使齐毋谋燕”,其次是“恶齐、赵之交”。《战国纵横家书》收录了一封苏秦曾给燕昭王写的信,说他受命到齐国已经五年,任务完成得很好,齐国确实没有进攻过燕国,齐、赵关系时好时坏,但两国都将燕国作为拉拢和结盟的对象。在此期间,苏秦其实遭遇了多次危机。
  第一次是燕昭王聽信田代等人之言,联合赵国攻打齐国,苏秦反对无效,于是直接向燕昭王请求辞官,燕昭王没有答应,结果赵国因怀疑燕国的诚意而停止攻齐,吓得燕国赶紧派苏秦到齐国和谈,最终燕国派人质到齐国,两国才重新和好。
  第二次是燕昭王派遣张魁率两万燕军配合齐国进攻宋国,结果张魁得罪了齐湣王,被齐湣王所杀,燕、齐两国关系瞬间跌入冰点。苏秦再次向燕昭王提出辞呈,燕昭王不许,要求苏秦这次一定要解救燕国于危难之中。苏秦只得冒死入齐,凭三寸不烂之舌恢复了两国关系。
  第三次是齐湣王将王后改葬之后,召苏秦入齐。当时苏秦任齐国客卿并有封邑,可苏秦宁愿放弃这一切也不想再和这个“杀妻逐子”的齐湣王打交道。燕昭王却再次强迫苏秦去齐国。
  燕昭王和苏秦
  通过以上事件不难看出,燕昭王做事轻率而欠考虑,齐湣王则易怒而果于杀戮。苏秦的日子过得是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一时疏忽就可能有性命之忧。公元前284年,苏秦的身份不幸暴露,“齐王大怒,车裂苏秦于市”(《战国策·楚策一》)。笔者推测,苏秦可能是在齐都临淄最大的市场中被直接用刀斧肢解,而后曝尸示众,一代英豪,就此陨落。
  其实从苏秦选择做间谍的那天起,这种结局似乎就已经注定,苏秦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逃过了一次又一次劫难,已属不易。因此银雀山汉墓出土的《孙子兵法》竹简,在“周之兴也,吕牙在殷”后面又加上“燕之兴也,苏秦在齐”,这也是对苏秦间谍生涯的高度认可。
  (摘自澎湃新闻网)
其他文献
本科生导师制是一种新型师生关系,改变了以往军校医学本科生的培养模式,有助于因材施教。导师制的实施有利于提高军校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员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
老历的二月,虽已是仲春时节,但乍暖还寒,体弱的我不胜气温反复,竟一病不起,咳嗽头痛几昼夜,蜷伏病榻,万般无聊,偶以读书作乐。  病中的史铁生说:“生病的经验是一步步懂得满足。”在我看,不仅仅是懂得满足,也一步步懂得珍惜。病对一个人来说,是来自一个特殊角度的警示,可以让人变得深刻,变得优雅,变得谦和,变得周到。相信许多经历过病痛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永远不生病谁都做不到,生、老、病、死是每一个个体人生
白血病过去俗称血癌,多年前有部日本电视连续剧叫《血疑》,让公众第一次了解了血癌。这部电视剧是山口百惠和三浦友和的经典之作,大岛幸子(山口百惠饰)在父亲的研究室里受到生化辐射,不幸罹患白血病(血癌),借此演绎一出缠绵感人的故事。  这是公众第一次大范围的了解白血病,我记得当时还有人认为这种病只有日本人才得,中国人听都没听说过。的确,我年轻之前,几乎没听见过白血病,后来偶然听见新闻上说,私下还有人无知
期刊
人生总有大事小事之分,但界限模糊,何为大事何为小事,每个人感受不同。但有一类事每个人都遇到过,这类事肯定是小事,属于芝麻事,可这芝麻小事也不能不认真对待,否则会心烦意乱。
清朝徐珂笔记《清稗类钞》中,有一则故事:乾隆宠臣福康安平定西藏,班师回朝,到户部去报销军费。部吏看见福大人,张口就要一萬两银子。福康安大怒:“你一个小小书吏,居然敢向我伸手要钱?”部吏气定神闲地说:“福大人,我不是敲竹杠,我全都是为了大人好啊。大人大功告成,圣上自然欣喜万分,您的奏章刚一递上,圣上就下旨要我们火速办理。不过我们户部的办事员只有十几个,而您的账本有好几麻袋,就算我们日夜赶工,全部核对
每一个富翁都有其独特的理财方式,致富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不是偶然的,巴菲特曾将他的致富归结为:“是习惯的力量。”没有了良好的投资习惯,一切财富将离我们远去。  不要小看储蓄的力量  现代人大多不认为储蓄是好的财富增值方式,但是事实真的如此吗?  看看这样一个事例,假定有一位年轻人,从现在开始能够定期每年存下1.4万元,如此持续40年;但如果他将每年应存下的钱都能投资到股票或房地产,并获得每年平均20%
以胡萝卜为原料,经超声波协同酶法提取、酶结合Sevage法脱蛋白得到的胡萝卜粗多糖(DCP)。通过DEAE-eellulose52离子交换层析分离纯化得到胡萝卜多糖组分DCP2,经紫外扫描、醋酸纤
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党委宣传部、网信办、妇联,省直宣传文化系统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继续积极探索,广泛深入地开展家庭
康熙帝活了69岁,在那个时代,应该算是长寿的了。研究者发现,康熙帝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人们值得借鉴的好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