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法律视角正确处理医疗纠纷的体会与思考

来源 :职工法律天地·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ssifi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医疗纠纷发生率不断提升,且纠纷类型、原因复杂,对社会稳定造成不良影响。从法律视角观察医疗纠纷不难发现,患者维权意识、法律意识觉醒、部分医务人员法律意识淡薄、部分医务人员缺乏对法律的尊重、部分医务人员医德欠缺、部分医疗机构角逐利益、医闹势力干扰等多种因素是导致医疗纠纷频发,且纠纷双方矛盾激化的原因所在。从上述原因看来,法律是解决医疗纠纷的重要手段。本文基于法律视角,浅谈几点正确处理医疗纠纷的体会与思考。
  关键词:医疗纠纷;法律视角;法律意识;医德修养
  我国陆续出台《侵权责任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等多条解决医疗纠纷的法律,是解决医疗纠纷的法律保障[1]。但现实中发生的多种医疗纠纷发生后,通过法律手段解决的较少,部分纠纷可能导致舆论动荡,甚至转变为恶性刑事案件[2]。从这一情况来看,法律手段在实际医患纠纷中应用较少。本文主要探讨法律视角下正确处理医疗纠纷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一、法律视角下发生医疗纠纷的原因简析
  (一)患者层面
  当代社会是法治社会,随着教育、法律等建设不断推进,民众的法律意识、维权意识逐步觉醒、强化,医患关系脱离医生主导走向医患平等,患者权利受到极大的关注。在新的医患关系中,患者越发注重维护自身权利,对医务工作者的要求更为严格。在患者权益受到威胁时,往往采用相应手段维护自我权益。但值得重视的是,部分患者采用的维权形式并非法律手段,而是通过舆论等法律外手段。
  (二)医务人员层面
  法律是强制遵守的伦理道德最低要求,道德是法律的基础,但二者并非等同。在医疗工作中,大部分医生责任意识较强,工作态度认真,但部分医务人员职业道德较为欠缺,为谋取利益不顾患者健康安全,想尽办法从患者身上谋取利益,如过度医疗、小病大治、真病假治、快病慢治等,或变相索取红包,或通过虚假广告、依托等争夺患者,或接受药企贿赂,为患者推荐无关治疗的药物等,此类行为不仅是医生医德欠缺的體现,也是造成医疗纠纷的重要原因。
  部分医务人员缺乏法律意识,在工作中未能做到依法诊疗,违背法律导致医疗纠纷发生。同时,医务人员若滥用法律,亦将引发医患纠纷,如将知情同意书绝对化,将大量防御条款加入其中,并要求患者签署后方进行救治,导致保护患者的知情同意书成为医患纠纷的导火索,且对患者造成刺激,使患者出现非理性行为。同时,部分医疗机构将创收指标作为医务人员考核的内容,过分追逐经济利益,导致患者医疗支出过多,引发患者、家属的不满。同时,为了争夺患者,追求利益,部分医疗机构通过虚假广告进行夸张宣传,患者与家属抱着较高期待前来就诊,当发现医院实际水平与宣传存在巨大差异时,将导致医患关系紧张。
  (三)医闹介入
  近年来,部分机构违背道德,利用医疗纠纷谋取利益,将解决医疗纠纷当做一种赚钱手段,产生了医闹行业,这一行业介入医疗纠纷后,将导致纠纷扩大化,医疗双方矛盾升级[3]。医闹人员通常为社会黑恶势力、闲散人员,其通过在医院门口挂横幅、摆花圈、聚众生事等方式,甚至出现殴打医院工作人员的行为,进一步激化医患纠纷,扰乱医院秩序及社会秩序,严重损害医院的社会形象。
  二、法律视角下解决医患纠纷的方法
  (一)加强医护人员法律意识与医德修养建设
  医护人员的法律意识与医德修养是影响医疗纠纷的重要因素,作为提供医疗治疗服务的主体,医护人员在医疗纠纷中起到主要影响作用,故应当重视提升医护人员的法律意识。可通过加强法律培训,使医护人员明确医患双方关系、权利、义务,并明确法律所规定的医疗服务范围,并将基于人道主义划归的医疗服务范围明确告知医护人员,以达到约束医护人员的目的,进一步避免出现医疗纠纷。其次,应当将医疗纠纷案例编制成材料,明确案例中的法律法规,将其作为培训用材,使医护人员通过案例了解、掌握相关法律法规知识,提升其法律修养。同时,应当告诫医护人员注意保存完整的病例材料,并在提供医疗服务的各个环节做好沟通,如有需要可让患者、家属签字,完整保存患者的治疗记录,倘若有医疗纠纷发生则有证据可言,能够查找纠纷原因,明确责任主体。
  (二)明确纠纷责任主体
  明确纠纷的责任主体的解决医疗纠纷的关键所在,患者、家属在界定责任主体时,因对法律知识的缺乏,较易将医院当做过错方,出现这种情况时,医院应当将法律作为明确纠纷责任主体的依据,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使其明确相关法律规定,消除医患纠纷。如法律明确规定紧急情况下危重症患者抢救无效、患者因素导致的治疗时机延误等不属于医院所需承担范围[4]。明确责任主体后应当按照法律承担相对应责任,医院在面对法律纠纷过程中,应当保持冷静态度,并引导患者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纠纷,将法律作为医患解决医患纠纷的有力途径。并由法律顾问、法务处等核算赔偿有关事宜,协商解决避免纠纷扩大、升级。
  三、结束语
  医患纠纷对医院的正常工作造成严重阻碍,且有损医院社会效益,在面对医患纠纷时,医院应当保持冷静态度,并引导患者通过法律途径协商解决问题,避免事态扩大化,防止因医患纠纷影响社会秩序,通过法律视角正确处理医患纠纷,明确责任主体,做好后续处置工作。
  参考文献:
  [1]钱斌,周东,顾晓峰,等.基于法律视角正确处理医疗纠纷的体会与思考[J].管理观察,2017(20):135-136.
  [2]盛娅农.社会治理创新视角下我国医疗纠纷处理的问题与对策[J].社会科学研究, 2017(6):68-73.
  [3]李晓堰.法律文化视角下的医疗纠纷[J].湖湘论坛,2016,29(4):119-123.
  [4]郑建芬,马其镖,陈霞.加强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建设的研究与思考[J].中国司法,2016(2):51-54.
  作者简介:
  谢鹏(1984.9~ ),男,法学学士,医学学士,主管检验师。
其他文献
在一篇题为《村民急盼交管部门安装红绿灯》的报道中,有一个令人泪奔的细节:一名3岁男童坐在熟睡的母亲身边,把手机贴近耳朵给爸爸“打电话”:“爸爸,你在哪里?”男童的奶奶
作为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物业管理是一个集社会性、公益性和服务性为基本特征的新兴朝阳服务行业,事关千家万户的安居乐业,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设。本课题以上海市普陀区为例
期刊
颐和路,南京有名的住宅区。幽静、整洁的街道上,高大的法国梧桐掩映着座座形式优美的西式小楼。那是初夏一个休息日的上午。一辆小轿车停在颐和路11号门前。从车里走出来一个壮年
从西部发达地区,到东部待开发地区,俄罗斯正向中国投资者抛出“绣球”,多个投资项目寄望在“一带一路”上谋得推进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多国正在寻找同中国投资企业合作的机会,俄罗斯就是其中一个。对于中国企业来说,俄罗斯幅员辽阔的国土上潜藏着很大的市场商机。而在俄罗斯商人看来,“一带一路”战略为其吸引中国投资带来了难得的机遇。  2015年9月11日,由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和德勤中国主办的“一带
吉林省机关事务管理局认真落实《机关事务标准化发展规划(2018-2020年)》,积极探索适合吉林省实际的建设方式和方法,加强统筹谋划,注重全员参与,努力建立内容全面、结构科学
期刊
作者简介:陈安然(1990—),女,汉族,河南郑州人,管理学硕士,广西科技大学管理学院企业管理专业,研究方向:绩效管理。  摘要:互联网时代为大众带来了信息传播的新方式和新途径,改变了传媒产业的规模结构。随着我国传媒产业的不断扩张融合,如何科学有效对传媒产业进行绩效考核尤为重要。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根据传媒产业的特点,从财务、社会和发展三个维度构建了传媒产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传媒产
二十多年前,改革初始,开放刚兴,你出我进,一沾了“洋”字,不论是人是货,情况就大不同。进口的最好,次一等的也要港台,再往下合资的也勉强凑合。至于人,留过洋的自然在首选之
且不去评论是非得失,至少目前的建湖还是留下了深深的‘张烙印’.在江苏建湖县委书记张礼祥调走后,有网友如此总结4年多的建湖“张时代”.这就是县委书记,总数不到县处级以上
新中国建立后,行政复议制度从无到有、从不健全到基本健全,大致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50年代至60年代初,是萌芽阶段,我国广泛设立了 各种申诉制度。复议作为制度纳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