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6 肺泡巨噬细胞一氧化氮及其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

来源 :国际呼吸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zhouwen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肺内多种细胞都有一氧化氮合酶(NOS)存在,肺泡巨噬细胞表达iNOS。多种细胞因子及脂多糖可诱导肺泡巨噬细胞合成大量一氧化氮(NO)。由活化巨噬细胞产生的NO是其杀伤肿瘤细胞的中心效应分子。NO主要是与瘤细胞DNA合成酶及线粒体呼吸链中酶活性部位Fe-S基团作用,形成亚硝酰基复合物,引起酶的活性丧失与破坏,从而抑制瘤细胞的能量代谢与DNA复制,导致细胞生长抑制甚至死亡。NO杀瘤作用的发现可能将为肿瘤治疗带来新的线索和希望。

其他文献
白介素6是一种多功能的细胞因子,近年的研究表明白介素6在肺癌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磷脂酶A2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体内,参与膜磷脂代谢,在脂源性炎性介质的合成中起着限速酶的作用。本文概述了磷脂酶A2在内毒素性肺损伤中的作用及机理,并探讨其抑制剂的抗炎作用。
纤毛是位于人体管腔内部的一种结构,在呼吸系统中,从气管到呼吸性细支气管都有纤毛结构,气道的粘液-纤毛转运系统作为气道的三大防御机制之一,具有重要的作用,其功能障碍必将导致临床疾病。本文将正常的气道粘液-纤毛转运系统的功能及其测定方法、影响因素、功能障碍所致的临床疾病作一综述。
本文综述了平滑肌细胞在多种疾病中的凋亡现象、影响物质、主要机制及研究前景,为这些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比例辅助通气是一种能依据患者自主呼吸的需求成比例地放大患者自主呼吸的辅助通气模式。它操作简单、患者感觉舒适;具有降低气道分压、避免过度通气、增加通气效率、增强患者自己控制呼吸的能力等优点。
10余年来,支气管哮喘的发生机制和治疗原则都有了很大的进展,但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却在增加。突发致死性哮喘以其起病突然、迅速恶化、死亡率高的特点已引起普遍的重视。本文对其诱发因素及防治策略进行综述。
本文介绍了采用肺容量修复术(LVRS)切除严重的无疱型肺气肿患者部分肺组织,以缓解其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机制,手术安全性,各种不同LVRS手术方式及其疗效评价。
本文简述近年来国外有关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在阻塞性肺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生理情况下PS具有维持气道稳定性和气道内液体平衡、增强支气管清除功能,并具有免疫调节功能和屏障作用。在慢性气道阻塞发病过程中由于PS合成分泌障碍,致使气道稳定性和液体平衡遭到破坏,从而加重气道阻塞,因而认为PS合成分泌障碍参与气道阻塞发病过程,并提出将来可能通过补充外源性PS或研制某些可能有效地刺激内源性PS合成分泌的药
本文对嗜酸粒细胞及其细胞因子在支气管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患等主要肺部疾病中的产生及其作用作一综述。
RSV感染不仅是儿童哮喘的诱因之一,且可加重哮喘的病情,其机制考虑为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涉及IgE介导的I型变态反应、炎症介质的释放、气道上皮受损及神经受体功能异常等。人RSV感染后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均参与其保护过程,但不完全,使再感染经常发生;RSV两个亚型的亚单位疫苗可保护人及动物免受感染,是未来有发展前途的研究领域。当然,目前RSV感染在哮喘发病中的确切作用尚未完全阐明,甚至有些学者仍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