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民之艰”的耕耘人——记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福锁

来源 :农村工作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liao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福锁,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农业绿色发展研究院院长,资源环境与粮食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农业农村部科学施肥专家指导组组长.他从事植物营养学理论和技术研究工作近40年,创新了养分资源综合管理技术体系,推动了全国测土配方施肥和化肥零增长行动,突破绿色发展“卡脖子”关键技术,创建“科技小院”技术创新与应用模式,打通了零距离从种到收服务农民的“最后一公里”,为脱贫攻坚和农业绿色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其他文献
马峙英,河北农业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农学会棉花分会副理事长,华北作物改良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河北省棉花产业协同创新中心主任.
期刊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近年来,湖南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考察湖南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大力发展精细农业,深入实施“六大强农”行动,着力打造农业优势特色千亿产业,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十四五”期间,湖南将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推进乡村产业兴旺,以“五化”为主要抓手,引领乡村振兴.
期刊
刘仲华,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湖南农业大学校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植物功能成分利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加工研究室主任、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究中心茶叶分中心主任.
期刊
尼玛扎西,中共党员,1966年4月出生,西藏扎囊人.2020年9月,在西藏阿里地区开展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工作途中,突遇车祸不幸牺牲.生前系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委员,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参事,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党组副书记、院长,是西藏第一位藏族农学博士、农作物育种首席科学家,是全国农牧科技系统中涌现出来的优秀代表.
期刊
当前,以5G网络、云计算、物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空前活跃,且不断在农业农村领域延伸与应用,推动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加快完善.线上与线下融合的现代农业创新发展,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方向.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数字乡村的发展与应用,创新思路和方法,利用数字化手段推动农业生产提档升级、促进农村社会治理转型,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增添强大动能.
期刊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在农业农村信息化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瞄准农业现代化的主攻方向,提高农业生产智能化和经营网络化水平;要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进农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特别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高度,首次在全会的政治文件中提出建设智慧农业.这为我们加快建设智慧农业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智慧农业就是以数据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以人工智能为支撑,具有预测预警和优化资源配置两大突出特征的高级农业生产形态.世界各主要发达
期刊
北京鲁迅博物馆位于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宫门口二条19号,是鲁迅先生来到北京之后的第四个住处,也是最后一个.他于1912年来到北京,在这里生活了将近15年.院中两棵白丁香在寒风中摇曳,这是鲁迅在1925年4月亲手种植的,它们与后人一同见证着近百年来的时代变革.
期刊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璀璨明珠rn记者:请您介绍一下二十四节气蕴含着怎样的丰富内涵?rn隋斌:二十四节气起源于观天察地的生产生活经验,是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知识体系及其实践.我国先民将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圈的时间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包括从立春到大寒共计24个节气,也就是咱们所说的“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蕴含着丰富的科学内涵、哲学思想和文化价值.
期刊
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专门提出了11项重大工程,其中第9项工程就是数字乡村建设发展工程.但是,数字乡村建设涉及的点多、面广、事杂、技术新、工作量大,当前一些地方在探索实践过程中出现了机制不协调、重点不突出、效能不彰显等问题.
期刊
近日,全国农业农村厅局长会议在京召开,会议提出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系统谋划推进新阶段农村改革,稳慎推进农村“三块地”改革,健全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发展以生产托管为主要形式的社会化服务,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