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iPad靠边站的出行游戏

来源 :孩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jifan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带娃累,带娃外出更累,作为对此深有体会的旅行控妈妈,希望今天的分享,能给大家出行途中省点心,也让宝宝玩得更愉快。
  苏宝两岁半,长短途旅行也已经不下几十次。一岁前出去旅行,她基本是上车就睡,实在闹腾的话喂个奶就睡着了(想当年,没有什么问题是一顿奶解决不了的)。但随着年龄增长,车上飞机上必须有小游戏给苏宝消磨时间,不然还没到目的地,大人就累瘫了。
  
  正好苏宝是两岁的高需求宝宝,旅途中游戏不能重样,如果6小时长途飞机上她一觉睡醒,我还是把同一本填色本拿出来的话,熊孩子分分钟给你哭成泪人。走过各种弯路后,逐渐发现有这样一些简单的不插电旅途小游戏,能让熊孩子安静挺长时间的。
  路途寻宝(Road Trip Bingo)
  这是个欧美小孩很喜欢玩的游戏,能考验孩子的观察能力,坐车出行时全家人一起在路上玩,时间过得很快。
  玩法是先准备一张打印好的图片,让宝宝在路途中寻找相应的物品,比如找到了一棵树,就把图上的树标记出来,看到了自行车,就把图上的自行车也标记出来,最后看谁找到得多。
  或者,有一定英文基础的孩子,可以用这样的卡片,找到一个相应字母开头的物体,就标记出来(拼音也可以)。
  还可以按主题来:比如不同颜色的汽车,不同类型的交通工具,甚至不同快餐店的标志等等。
  等宝宝稍大一些,能辨识更复杂的物体后,外出旅行,培养宝宝多观察当地特色风物,还可以把这个游戏升级为地域风情版或者旅游名胜版。
  最近带苏宝在纽约中央公园玩的时候,我就提前做功课把一些标志性建筑、雕塑或物品的图片打印出来,比如安徒生雕像、喷泉、小船等等,一边散步一边让她“寻宝”,其乐无穷。
  寻宝罐子(Scavenger Hunt Jar)
  话说,Scavenger hunt真心是我身边小朋友百玩不厌的游戏,它特别能激发好奇心,也能训练孩子的耐心。第一次看到寻宝罐是和朋友一起带宝宝出去玩,在餐厅吃饭时,美国妈在路上把这个罐子拿出来,娃立刻就消停了。
  寻宝罐子的做法超级简单,在一个透明的罐里装上大米或豆子,里面放一些小玩意(比如小卡片、积木、迷你玩具、彩色纽扣)。
  盖好盖子,然后把小玩意的图片打印出来,让宝宝试着寻找罐子里的物品。孩子把罐子转来转去,转到一定角度就能找到藏在大米里的“宝贝”,会让他们又惊又喜。
  因为装了米的罐子比较重,和苏宝玩时我把这个游戏改良成用密封袋,这样更便于宝宝抓握,大米凹凸不平的颗粒感,也是很好的感官刺激。
  忙碌袋(Busy Bag)
  Busy Bag可以说是全职妈妈的带娃神器了,不仅是出行旅途中,忙家務的时候扔一个给娃,也能让他们安静好长时间。我身边好多美国妈妈都是个中高手,随便利用几件生活中的小物品,就能准备出一套益智有趣的忙碌袋,经常让我各种开脑洞。
  比如:准备一叠卡片,从中间对半剪开,打乱顺序后让宝宝做配对游戏;
  或者,准备几根鞋带,用打孔器在纸板上打出小孔,就成了简易穿绳玩具(也可以打印现成的模板来打孔;模板最好是粘贴在硬纸板上,或者用塑封机过塑,这样不容易变形);
  再或者,在布块上剪出小洞,再准备一根丝带,就能训练宝宝的手指精细运动能力;
  还有一些雪糕棍的玩法,比如把彩色的雪糕棍放在图片中对应的颜色上;雪糕棍贴上魔术贴,秒变构建玩具;用雪糕棍学习形状认知,等等。
  带娃累,带娃外出更累,作为对此深有体会的旅行控妈妈,希望今天的分享,能给大家出行途中省点心,也让宝宝玩得更愉快。
  作者介绍:小小苏妈妈,哥伦比亚大学教育硕士,现居纽约。本文授权转载自作者的微信公众号“小小苏” 扫二维码可关注。
其他文献
编者按:我们并不提倡打孩子,但对本文提出的一些观点和说法,还是觉得有必要进一步的研究和讨论,我们欢迎广大读者提出自己的看法。  琳琳妈:  有一次,女儿因为我没有给她买玩具哭闹个不停,无论我怎样和她讲道理,她就是不依不挠。我火上心头,真想狠狠揍她一顿,但我在内心不停地告诫自己:要有耐心,不要急躁。最终理智还是战胜了冲动,于是,我不再理睬女儿,任她继续哭闹:5分钟,10分钟,20分钟 ,我发现女儿的
5月15日是国际家庭日,“《家庭》杂志创刊30周年暨家庭期刊集团成立10周年庆典活动”在广州举行,活动中公布了“推动中国家庭文明十大致敬人物”评选结果并颁奖。获奖者中除了专家、学者、作家、明星等等,还有一位特殊的农民,经由广州省妇联副主席杨建珍大姐的力荐、力挺,进入了专家评审团和广大网友的视野,并最终依其坚持三十一载的义举高票当选。他就是创办了留守儿童之家的“当代活雷锋”邓卫星。  从1981年至
我拥抱了他,向他道了歉。我还说妈妈今天有点累,但依然很爱他。    昨天忙碌了一整天,下午扛着女儿去接宽宽放学,先赶紧给俩娃洗澡吃饭,接着带他们直奔公园参加音乐会。晚上九点半回到家,匆匆忙忙为孩子洗漱、讲故事,好不容易安顿他们睡下,又伏案加班直至凌晨1点才睡觉。  半夜睡得正香,儿子尿床了,女儿惊醒了,反反复复起床几次处理,再次躺下,身体已疲惫到极限。  今早7点,俩娃又是同时醒来。我感觉大脑即将
对孩子来说,没有什么比刚刚过去的新年联欢演出更兴奋的。不过,每年的迎新晚会节目就那么多,每个节目的主角也有限,要想自家孩子的兴奋不会变成失落,考量的就是妈妈的情商和智商。  不如意之1:“我就想要一句台词!”  潇潇被安排的角色是背景树。只有在主角说:“外面起风了,会不会打雷呢?”小树们才左右摇摆脑袋,做出树叶被风吹得沙沙响的样子。  一开始排练时,潇潇兴致很高,一回家就叽叽喳喳地向妈妈报告;渐渐
切勿自行给孩子挖耳,自己也不要在孩子面前挖耳,以免好奇的孩子们模仿!  近期有一则让人惊呆的新闻:竟然有人花了5000元给娃挖耳屎,还做了全麻。怎么回事?  原来,5岁小男孩赵赵(化名),几周前因感冒诱发了中耳炎,一直喊耳朵疼。拍CT后发现,孩子耳朵里堵着一块巨大的耵聍(耳屎的医学名)——0.79×1.39厘米,相当于一个成年人大拇指的大小。孩子的耳道口只有0.52厘米的直径,想要直接拽出来是不可
爸爸们应该都有这样的困扰:由于事业的繁忙奔波,陪伴孩子的时间越来越少。为此,鑫益嘉公司出品了专门针对儿童教育和陪伴的机器人,称为“巴巴腾”,其含义是“爸爸疼爱孩子”。    这款机器人有着呆萌可爱的外观设计,惹人喜爱。它结合手机APP可以实现双向留言,孩子在机器上留言,手机端能收到信息;机器人开机后,自动接收手机端发送的留言,通过APP还可实现和机器人实时对讲;儿童可和机器人对话,聊天,学习讲故事
根据新闻报导,台北有一家人到马来西亚度假,回来后女儿抱怨眼睛和耳朵发痒,并且渐渐疼痛加剧,最后还从耳道流出血来。  家长仔细一瞧,好像看到昆虫的脚!赶紧找医师帮忙,结果医师竟然从女儿的耳朵里面,夹出三只蜱虫!蜱虫与恙虫就像蚊子一样,是真正的吸血鬼  身为“城市俗”,想到身上被虫虫寄生吸血,立刻浑身起鸡皮疙瘩。但其实被蜱虫叮咬这件事,在世界上任何地方,只要有野外丛林,基本上天天都在发生,只是我们城市
案例1  我家小米现在2岁2个月,最近带她出去公园玩,发现了一个现象:别人拿了她的玩具,她即使正玩得很开心,也根本没有异议。  她这样习惯“吃亏”,以后会不会被人欺负啊?案例2  我儿子快读小学了,性格安静,不喜与人争执,经常被人欺负。幼儿园还好,老师看得严;我担心上小学后,没有老师盯着怎么办?教过他还手,可他总是做不到。  每个孩子都是家里的宝。对家长来说,最难接受就是自己孩子受委屈、受欺负。可
我向来很少出门,且特没有方向感,但带着女儿去陌生的城市学画画,却一改凡事依赖的文弱,牵着她一路辗转,追公交、赶地铁、联系宾馆……过关斩将一般,终于把一切都安顿下来,我抹了一把额头的汗,女儿突然看着我说:“妈妈,我觉得你是个温柔女汉子。”  我哈哈大笑,她说得真准确呢。  仔细想想,哪个妈妈不是温柔女汉子?记得我少时在外地上学,母亲只身一人千里迢迢来看我。她带着两个鼓鼓的大提包,里面满是炒花生、红枣
有人认为,中班孩子说谎是因为头脑愈加灵活了,开始有“能力”用谎言来掩饰自己的错误行为。但这种说法解释不了后面发生的事——等孩子到了大班,短暂的“诚信倒退”现象会很快消失。  这是为什么呢?上海做过一项涉及214名包括小、中、大班幼儿在内的调查,揭示了其中的奥秘:中班幼儿的是非观念有明显发展,同时更在意周围人对自己的评价,所以才会通过谎言刻意“掩饰”自己的不良行为。而到了大班,幼儿会意识到“掩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