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交往伦理价值取向之比较

来源 :东方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传统社会是以家族、人伦为本位的社会,主体间的交往关系以血缘与情感为基础,展现出了以心换心的情理交往方式,并希望通过礼仪的规范作用来自觉塑造人的德性品格。现代西方社会是以个体为本位的社会,交往以肯定主体存在的独立性价值为前提,形成了对话、商谈的理性交往方式,并注重法律对人的行为的强制性作用。中西交往伦理因之呈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
其他文献
汉初无为而治的黄老政策在文景时期的形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黄帝四经》的出土不仅证实了当时黄老思想流行,且统治者实施黄老政策的文本依据很可能就是以《黄帝四经》为代表
学习音乐的人都知道音乐中分乐章,乐段,乐句,犹如文章之中分段落与语句一样。一篇好文章的每一个段落都会阐述一个大体的意思,段落与段落之间围绕着一个中心的主题,整篇文章
今年我省艺术创作工作要以“江苏省舞台艺术精品工程”为龙头,在全面提升艺术创作水准的同时,推动艺术创作的全面繁荣,并努力探索和建设一套相对科学和稳定的、关于艺术创作的引
唢呐俗称喇叭、海笛,在中国民族管乐家族中,可说是一件具有独特作用的乐器。在中国音乐发展史上,唢呐比起其它民族管乐器诸如笛、箫、笙、埙等晚一些。唢呐原是波斯乐器,明代以前
上帝与死亡是犹太民族的核心话语。作为不入帮会的犹太人,卡夫卡却拥有非同寻常的宗教意识和宗教情怀。卡夫卡的死亡观融合了犹太教与基督教的精髓:作为犹太人,卡夫卡的死亡观
“承认”是德国古典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最初的理论形态是由费希特和黑格尔奠定的。随着近几十年来实践哲学的复兴,“承认”理论在当代语境中针对各种现实问题,发展出了不同
去年底至今年我连续随团出访了韩国、荷兰、美国以及台湾地区,进行文化交流演出。所到之处的演出都相当成功。观众无不被我们的精彩演出所征服,每场演出掌声不断,特别到最后
文学理论教学的“文本-理论”模式为当前文学理论教学提供了一种参考。立足文本,让丰富的文学现象为理论的生产提供支持,在还原文学理论知识生产的源生性逻辑中培养学生的理论
M.R.安纳德长篇小说的贱民形象分为三种,第一种是麻木贱民,第二种是觉醒中的贱民,第三种是反抗的贱民。勾勒出一幅现代印度社会的贱民群像,表现了印度贱民由麻木到觉醒到反抗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