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免疫组化的膀胱浸润性尿路上皮癌的分子分型

来源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b2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用免疫组化法对膀胱浸润性尿路上皮癌进行分子分型的可操作性诊断方法和标准.方法 对197例膀胱浸润性尿路上皮癌行CK7、GATA3、FOXA1、CK20、CK14、CD44、CK5/6、p53、Ki-67等9种尿路上皮癌常用免疫组化染色,分析各项免疫组化标记表达的相关性,以及与各组织学变异的相关性,从中选择可用于分子分型的抗体和模式.结果 FOXA1和CK20可作为腔面型癌的标记;CK14、CK5/6、CD44可作为基底样型癌的标记.浸润性尿路上皮癌的组织学变异中,腺样、微乳头、浆细胞样和巢状变异大多为FOXA1和CK20表型的腔面型癌,约占76.8%(43/56);而鳞样、肉瘤样变异大多为CK14、CK5/6、CD44表型的基底样型癌,约占93.1%(27/29).结论 联合使用5种常规免疫组化标记(FOXA1、CK20和CK14、CK5/6、CD44)检测膀胱浸润性尿路上皮癌,结合其形态学特征可将膀胱浸润性尿路上皮癌大致分为腔面型和基底样型癌两种类型.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胎盘部位结节(placental site nodules or plaque,PSNP)的临床表现、组织学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2020年9月山东大学附属生殖医院诊治的25例PSNP患者,分析其临床表现、超声检查及组织学形态,应用免疫组化SP两步法检测HCG、hPL、CK(AE1/AE3)、PLAP、α-inhibin、CD10、p63、Ki-67、CD138(5例)的表达.结果 患者年龄29~43岁,平均(33.9±4.2)岁,1/3患者有2次及以上妊娠史,诊断P
目的 探讨唾液腺Warthin瘤样黏液表皮样癌(Warthin-like mucoepidermoid carcinoma,WT-MEC)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 收集3例WT-MEC的临床资料,行HE、免疫组化、PAS/D-PAS染色,应用FISH断裂探针检测MAML2(11q21)基因重排,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镜检:肿瘤细胞呈囊状、乳头状或实性结节分布,周围淋巴细胞浸润,局部伴淋巴滤泡结构形成,间质可见嗜酸性粒细胞;部分囊腔衬覆双层扁平上皮,部分区域上皮增生为多层或实性结节;瘤细胞由中间
目的 探讨胃癌中主要SWI/SNF复合物亚基突变/缺失在预后及肿瘤免疫反应中的意义.方法 利用cBioPor-tal、LinkedOmics及TISIDB数据集统计分析胃癌中主要SWI/SNF亚基突变/缺失情况,及其与临床预后、微卫星稳定性、肿瘤突变负荷、免疫抑制分子表达及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的关系.结果 胃癌中SWI/SNF亚基发生突变/缺失占比前6位的亚基为ARID1A、ARID1B、ARID2、PBRM1、SMARCA2及SMARCA4,合计占42.3%,且常多个同时存在,占44.4%.多个SWI/SN
目的 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驱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疾病进展过程中的核心(hub)基因.方法 从GEO数据库下载MDS的表达谱数据GSE19429,利用GEO2R筛选差异表达的基因,应用Web-Gestalt在线数据库对其功能和通路进行富集分析,运用STRING和Cytoscape软件进行蛋白互作网络构建及功能模块分析,使用ONCOMINE数据库验证hub基因的差异表达,应用Cytohubba插件筛选hub基因.结果 筛选获得33个上调基因和98个
目的 探讨GFAP阴性的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subependymal giant cell astrocytoma,SGCA)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收集1例GFAP阴性SGCA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行HE和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染色,分析其组织学形态及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病变部位主要在右侧侧脑室,临床表现为头痛、头晕伴恶心、呕吐,伴不同程度脑积水.CT示右侧侧脑室实性占位,脑室扩张、积水,考虑脉络丛乳头状瘤可能.镜下肿瘤细胞表现为从胞质丰富毛玻璃样的多角形细胞到陷
目的 探讨免疫组化双重染色技术应用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PD-L1表达检测的价值.方法 建立PD-L1/TTF-1和PD-L1/p40免疫组化双重染色技术,分析TTF-1和p40阳性癌细胞中PD-L1肿瘤比例评分(tumor proportion score,TPS).结果 TTF-1和p40表达分别定位于肺腺癌和鳞状细胞癌细胞胞核,不表达于免疫细胞,PD-L1定位于肿瘤细胞、免疫细胞或正常上皮细胞胞膜;免疫组化双重染色技术可排除进行TPS时非肿
目的 探讨RNAscope原位杂交技术在检测胃癌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 1,PD-1)及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ligand 1,PD-L1)表达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利用RNAscope原位杂交技术检测255例胃癌中PD-1、PD-L1 mRNA表达水平;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255例胃癌中PD-1、PD-L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RNAscope检测结果显示:PD-1、PD-L1 mRNA阳性为细胞质或细胞核中有棕黄色颗粒状物.PD-
冷冻切片是在低温条件下使新鲜的手术标本快速冷却到一定硬度后,再行切片、染色的一种常规制片技术,是术中快速病理诊断技术的主要工作之一,有助于明确病变性质、观察恶性肿瘤的浸润情况以及决定患者的治疗方案[1-2].在切片过程中,先将组织置于样本托上,再使用包埋剂OCT或胶水将组织包裹住,一起放于液氮中或冷冻台上速冻,之后将带有冷冻组织的样本托夹紧于冷冻切片机的夹头上,开始切片.
目的 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多亚型分型与病毒载量同步检测及DNA浓度在子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方法 收集子宫颈相关疾病1247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液基细胞学检查(liquid-based cy-tologic test,LCT)、HPV多亚型分型与病毒载量检测及组织学检查,分析子宫颈脱落细胞提取DNA浓度与HPV多亚型检测值及其病毒载量的相关性.结果 LCT诊断无上皮内病变或恶性病变(negative for intraepithelial lesion
PDCA循环法是一种全面质量管理的工作程序,其思想基础和方法依据是将质量管理分为四大阶段,即计划阶段、执行阶段、检验阶段、处理阶段.提炼这一过程中成功的管理经验,将其纳入标准,不成功的则留待下一次循环去解决,这样周而复始,不断完善管理工作[1].我科成员学习研究后引入该方法,运用到病理科的质量管理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