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永正掌舵微软中国转向

来源 :华人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ng996115122x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永正的长相天生就有一种霸气,浓眉大眼的他非常爱笑,笑容也很谦和,但是给人的感觉他天生就是“当领导的料”。2002年1月起任摩托罗拉(中国)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2003年8月11日,微软任命他为微软公司副总裁、微软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从此他更大程度地走入公众视野。微软中国之路也是“三年大发展”。
  
  3年前微软在中国的尴尬处境
  
  3年前的微软在中国这样庞大的市场上业绩、形象一直欠佳。它一直试图通过向中国政府施压以及诉讼等手段迫使中国用户和企业使用其正版软件,其强硬的姿态却激起了中国用户和媒体的抵制,微软在中国各地政府采购中也屡次出局。
  不成功的反盗版策略、生硬而死板的合作模式与价格体系、本土化的迟滞发展,在中国不成熟的软件产业环境里被无限放大,在中国公众心目中留下的傲慢形象,一直还没有完全消除。微软内部复杂的人事关系又进一步加深了其在公众心中的负面形象。可以说3年前的微软是跨国公司在中国失败、受非议的典型。
  因此,当2003年8月陈永正成为新一任微软大中华区总裁时,人们都在猜测他会不会身陷微软中国这个著名的“职业经理人的泥潭”中,成为又一个牺牲品。3年过去了,陈永正以他独特的公关、实在的业绩证明了当初人们的担心实属多余。
  聪明的陈永正也是幸运的陈永正。在他的任期上,赶上了强调自主创新能力的国家“ 十一五”规划,中国政府对保护知识产权空前重视。
  3月30日,信息产业部、国家版权局、商务部联合下发《关于计算机预装正版操作系统软件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各计算机生产企业与操作系统软件生产企业加强合作。
  随后,国家版权局、信息产业部、财政部、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四部委又联合下发了《关于政府部门购置计算机办公设备必须采购已预装正版操作系统软件产品的通知》,要求政府部门必须采购预装正版软件的计算机设备。
  “尽管联想与微软签约完全是纯粹的企业商业行为,但政府在中国市场上营造鼓励创新、保护知识产权的大环境,确实对最终促成正版化协议的签署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联想集团董事长杨元庆曾这样开心地对媒体说。
  
  将80度水烧开
  
  有专家认为,在陈永正之前,微软在中国的布局已基本完善:以销售和市场为主的微软(中国)公司、以产品本地化为主的微软研发中心、以基础研究为主的微软亚洲研究院和以服务为主的微软全球技术支持中心,都已布局到位,至此,除了美国本土以外,中国已成为微软最大的科研、开发、销售和售后服务的综合基地。
  微软与国家发改委签署的总额为62 亿元人民币的《战略合作备忘录》,第一年处于磨合期,到陈永正任职时,他的领导和执行力,使得备忘录顺利实施。最终微软在对本地企业的战略投资和外包业务上,总投资超过了1.2亿美元,培训了2万名软件工程师,硬件采购金额超过7 亿美元。
  尤其在微软与国家发改委完成第一期合作协议的基础上,于4月18日胡锦涛主席访美时,比尔·盖茨与中国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签署了软件产业合作二期谅解备忘录。在未来5 年内,微软将至少向中国市场投入37亿美元,在此金额之外,微软还承诺继续为中国培养更多软件人才和建立创新中心。
  因此,在大环境与小环境、大气候与小气候的共同作用下,今天在中国获得的回报,对微软来说,一切看起来都是水到渠成的:陈永正的到来,标志着困扰微软中国多年的内部矛盾——组织架构的问题得以解决,而微软在中国苦心经营的布局、政府关系、投资也到了发挥成效的时候。陈永正扮演的无疑就是那个将80 度的水烧开的人,而陈永正也很好地证明了自己就是微软在这个特定的时期最合适的人物。
  
  出色的公关先生
  
  中国品牌研究院院长郑展威在接受《华人世界》采访时表示,系列措施失效之后的微软也开始调整其对华策略,将政府公关作为主要公关策略。这包括扩大与中国官员的会晤,参与中国教育培训计划以及加大对中国的投资等等。到2005年为止,微软在中国投资、参股以及赞助的金额已近100亿元人民币。
  郑展威认为,今年4月,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访美期间,虽然先后参观了微软公司和波音公司,两家公司也拿到了来自中国的巨额订单,但是两家公司当家人的心境却是大不相同。因为波音公司在中国市场正处于“守”势之中,微软公司在中国市场则处于“攻”势之中,能够首次拿到超大订单将激励微软在中国的斗志,微软在中国将有更优异的表现。
  他说,国家主席胡锦涛“家访”微软公司董事会主席比尔·盖茨的私人豪宅。结果,就在半个月不到的时间内,不断在家门口和欧盟遭到垄断指控的微软却轻松从中国收到了价值16 亿美元的大礼包,这几乎等于微软之前在中国 5年业绩的总和。郑 展威认为,素有“公关先生 ”之称的陈永正熟谙中国市场,所以现在的微软也在极力改善与中国政府的关系,并加大在中国投资的力度和在中国采购的比例,这正是一种强有力的政府公关手段。可以预期,在今后一段时间里微软将强力反弹,更加坚决地做好政府公关。而随着微软公关策略的日益成熟,微软也将从英特尔等公司手中,抢占更多的中国市场份额。
  
  微软的共赢之路
  
  微软在此之前屡屡受挫的政府采购市场,在四部委联合文件的督促和品牌PC厂商全线预装windows系统之后 ,至此也向微软全面开放。
  对微软来说,在中国的布局已经铺开,在中国的业务已经不仅仅是PC软件 ,微软对企业级市场也寄予厚望,数据库、ERP、CRM等产品正大规模地进入SAP、Oracle等应用软件厂商的领地;互联网业务——MSN已经在一年前进入中国运营;游戏机XBOX正在等候文化部等政府部门的批准,计划明年正式进入中国;此外,微软的移动业务也在中国有着广阔的商机。这些业务都需要中国政府和企业的支持与合作。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业务在微软的战略架构中将会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当然某种意义上,竞争对手对中国的重视也在逼使微软采取更为务实和开放的策略。
  中国是实现微软未来增长的重要市场,处理好微软与中国的关系,提供中国所需要的微软,中国才能给微软所希望得到的。陈永正说:“比尔·盖茨希望将中国市场纳入微软的全球发展计划体系内,需要一套符合中国实际的战略方案。”
  当 然,微软最重要的改变是认 识到只有实现同中国软件业的共同发展 ,实现共赢,才是在中国发展的唯一出路。陈永正把微软的意图用最能够让中国人满意的语言表达了出来。他说:“没有中国软件产业的发展,微软在中国的发展也不能成功,微软在中国的每一步进展,都与中国软件产业的成长休戚相关。”
  
  他人眼中的陈永正
  
  业 内人士分析认为,在陈永正之 前的历任中国区总裁的努力下,微软在中国的问题上其实已经做了很大的改变。更富经验的陈永正的掌舵,无疑像催化剂一样促成“微软采取了自进入中国市场以来最积极、最认真的姿态”,在谈判双方僵持不下的焦点:历任中国区总裁都为之头痛不已的软件价格上,陈永正无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今年 4月12日微软与方正的签约仪式上 ,签约的双方都不约而同地对陈永正予以了很高的评价。
  微软公司首席运营官凯文·特纳在讲话中说:“要借这个机会公开感谢陈永正和他领导的大中华区团队所做的杰出贡献。”方正董事长魏新则直截了当地表示,双方的合作能最终谈成,微软在正版软件的价格上能作出与中国国情相符的让步,与陈永正正确、及时且坚持不懈地与总部沟通是分不开的。而微软中国区的前几任总裁在这一点上恰恰都做得不够好。
  “ 如果微软无视中国的国情,继续坚持全球统一的价格体系,那么正版化永远也推行不了,不是中国政府和企业不愿意去推,而是老百姓接受不了这个价格。我们很高兴看到微软想通了这一点。” 魏新说。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康荣平在接受《华人世界》采访时表示,微软总部对陈永正授权的大小是一个重要因素。但是微软在中国取得的系列业绩和陈永正对中国市场的了解以及和微软总部及时而持续的沟通密不可分。
  沟通无疑是一项艰苦的工作,从2003 年8月就任微软大中华区总裁以来 ,陈永正每个月都要至少从北京飞美国西雅图一趟,向总部汇报和沟通中国的情况。心头舒了口气的陈永正说了句 “很欣慰,终于看到了努力带来的成果 ”。
其他文献
六月,库车的小白杏熟了,朋友圈里晒图的,一时间比街头叫卖的吆喝的还要热闹,这,是最应季的当下。去乡下出差回来的同事带回来一箱小白杏,办公室里细心的小冯一一挑拣,饱满圆
进入第二任期的奥巴马政府,将东亚政策调整为“再平衡”( rebalance )。无论是美国还是亚洲,人们对该战略都给予了“太多”关注。然而,中东问题使奥巴马无法专注于其东亚再平衡战
冷战后,东北亚地区承袭了朝鲜半岛分裂和南北对峙的格局,并被处于“一超”地位的美国所主宰。由于失去大国保护,朝鲜开发核武器力图实现安全自救。作为应对,韩国引入“萨德”
高句丽民族是汉唐时期活跃在东亚地区的一支重要民族,在其社会中存在一个特殊的“游人”群体,主要从事非农业生产,包括狩猎业、畜牧业、渔猎业及采集业。“人”与“游人”共同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