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绍南:20多年义务打扫公厕

来源 :现代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n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苏省南京市栖霞街道东阳社区的老街上,有一座简陋的公共厕所,附近120多户居民都要来这里方便。厕所里没有任何冲洗设备,也没有专人打扫,但内外一直都挺干净。老街上的人说,这要感谢一位80多岁的老人,他连续20多年坚持义务打扫公厕。在四周的街坊邻里心中,老人就是身边的“活雷锋”。
  一天清晨,南京下起小雪,东阳老街上湿漉漉的,路边留下许多泥脚印。走到老街东南角上的公厕时,泥脚印消失了,记者看到一位瘦小老人的背影。他叫吴绍南,今年84岁,是位退休工人。老人拿扫帚、簸箕、铁钳、水桶,开始清扫公厕。
  老人用自制的铁钳夹出丢在角落的废纸团,用扫帚将其扫入簸箕,倒进公厕旁的垃圾池,还用自己改造的竹扫帚打扫公厕地面,扫去污秽杂物,再用水桶从自家门口的古井中打来清水,冲洗公厕。冲一遍不够,老人再去打水来冲第二遍,直到把公厕的水泥地冲得干干净净,才拿上清扫工具回家。
  “这样多干净,一点味道都没有,看着也舒服。”老人话不多,在被问及扫厕所累不累、脏不脏时,老人说:“其实也简单,每天抽点时间做就好了,没什么特别的。”
  老人为什么会坚持义务扫公厕?公厕没有专人打扫吗?原来,公厕建于上世纪70年代,内部构造简单,没有任何冲洗设备。不仅如厕的人多,四周居民每天还来冲洗痰盂,卫生状况就比较差。
  老街上的老人介绍说,当初公厕建成时,公社安排人员轮流打扫,可后来公社大队解散了。居民刘大妈介绍说,别看这间公厕简陋老旧,作用却不小。东阳老街上很多老房子,居民们都要来公厕方便。加上老街北边是大片农田,很多农民都会来公厕挑粪,运去沤肥浇田。“来挑粪的人经常来,但是往往都只是挑粪不打扫卫生,这样不出两天,厕所就脏得无处下脚了。”
  眼看家门口的公厕卫生堪忧,四邻总是发牢骚,吴绍南便主动带工具来打扫。“要脏就脏我一个人。”上世纪90年代起,老人便默默地挑起清扫公厕的担子。东阳社区社工李榕介绍说,吴绍南老人退休后就开始义务打扫公厕,二十多年如一日,夏天天热,老人还自己配制灭蚊剂、消毒水,保持公厕卫生。
  “吴大爷真是个好人,每次看到他都在做好事,帮助别人。”住在街对面的孟大妈说,公厕前有一个2米长、1米宽的开放式垃圾池,“有时候风一吹,垃圾就四处飘,树叶、塑料袋、废纸都吹落到人家院子里,每次看到了吴大爷总是扫起来堆到袋子里,清洁车来到这也方便清扫,拎袋子就走了”。
  “我们有人家的水桶掉下井,也是找吴大爷捞,他都捞出经验了,一般人都不会干这活。”街坊被老人的精神感染,默默地做起好事来。居民孟大妈说,前年年底,吴大爷一连生病了好几天,公厕的清扫是住在附近的几户居民打扫的,“我们也有义务打扫,吴大爷年纪也大了,大伙都愿意接替他,把公厕的卫生维持好。”
  据悉,在老街居民的自发组织下,2011年一支由东阳社区60岁以上老人组成的志愿巡逻队成立了,志愿者们每周都安排轮班表,负责方圆100多户居民的治安巡查和卫生清洁。“老人们都愿意加入这支队伍,愿意为大家服务。”说起这支志愿者队伍,邻里们连连赞赏。“自从有了他们,我们老街不仅变得干净卫生,而且已经连续一年多都没发生过盗窃案。”老年志愿者们则十分谦虚,笑着说是受了吴大爷的感染,向吴大爷学习。
  (摘自《现代快报》 本文作者:仲茜)
其他文献
近10年来,西方发达国家经济长期萎靡不振。零增长甚至负增长屡见不鲜,少数国家有个2%左右的增长率往往就能获得整个社会的一片欢呼。那么,是什么原因拖累了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又是什么原因让发达国家的领导人束手无策呢?  有两个原因拖累了西方发达国家经济。  其一,长期人口负增长使西方发达国家人口老年化越来越严重。因为享受性爱观念的流行,使西方发达国家生育率年年下降,导致人口出现零增长甚至负增长。人口老
期刊
2012年6月24日,武汉地铁2号线位于螃蟹甲站的24小时自助图书馆完成调试。年内,2号线21座地铁站内,都将设一个自助图书馆。武汉地铁集团称,武汉地铁2号线将成为世界上首条“书香地铁”。深圳海恒智能技术公司武汉分公司负责人张健红向记者现场演示了办证、借书和还书的全过程。  自助图书馆位于地铁站付费区以外,除了地铁乘客,附近的居民和上班族也能在此借书、还书。  每个图书馆的面积约6平方米左右,左边
期刊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打破了世界脆弱和沉闷的平衡。德国纳粹在欧洲摧枯拉朽般地胜利,让美国看到了自己发展的绝好机会。  美国人从不认为德、意、日轴心国的这些街头小混混真能成大事,美国一国的GDP(国内生产总值)总额就比3国之和还高50%。战争毕竟打的是钱粮。轴心国都是后起的工业国,缺乏海外殖民地所提供的军事基地和原材料补充,世界大战最后拼的是资源消耗。仅英、法、苏、中这几个大国,就足以耗
期刊
中国这一大国的崛起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在鲜花和掌声中也引来了质疑,国际质疑最为突出的就是所谓的“中国威胁论”。  “中国威胁论”到了21世纪10年代初达到了极致,并在不断发展成较为系统的理论。总括起来,国际上流行的“中国威胁论”可以分为4个部分:  1.军事威胁。目前中国虽然比美国弱,但中国仍是大国,军费日增,军队日强;中国现与邻国存在领土争端。  2.政治威胁。中国在发展和转型过程中,存在
期刊
“足利事件”是发生在20年前的事件。在日本东京东北的枥木县足利市的一个商店的停车场里,一个小女孩突然失踪,不久就在附近的河边发现了女孩子的尸体。当时在附近的老太太说看见了领走女孩儿的人。警察据此展开了调查,并贴出通知呼吁民众的支持。  当时,作为企业职员的菅家利和与上级不和,上级就向警察举报,说菅家有问题。听到这个举报,枥木警方马上把精力都放在了菅家身上,而且在没有任何手续的情况下就带走了菅家,并
期刊
“文化大革命”期间的中国国情大致如此:政治方面,以阶级斗争为纲,“四人帮”利用“文化大革命”大肆迫害中央领导人,许多官员和群众被打倒;经济方面:大量基础设施被破坏,甚至瘫痪,大量企业停产,经济停滞不前;社会方面:群众陷入阶级斗争中;文教方面: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大学停课;外交方面:中苏关系恶化,遭西方长期封锁,直到1979年中美建交。  吴晓波在《跌荡一百年(下)》中统计:到1976年,民营企业基本
期刊
43辆超编公车,只拍卖了39.11万元,河南省中牟县公开拍卖公车被网友戏称“公车卖出了废铁价”。网友发现,参与此次拍卖的评估公司河南中达信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其法人代表、负责人钟某,也是负责拍卖的河南拍卖行有限公司的拍卖师。业内人士指出,左手评估、右手拍卖,直接影响估值独立性,存在不小操作空间。  美国政治哲学家罗尔斯说:“切蛋糕的权力和分蛋糕的权力必须分开,切蛋糕的人最后一个拿蛋糕,才可以最有效地
期刊
超级大国苏联的解体,是美国利用美元霸主地位发动经济战争而取得的又一重大胜利。这种经济掠夺的过程,虽然看不见硝烟,也没有血流成河,但比常规战争更可怕。  对付一些小国家,美国采取的方式是军事打击,例如朝鲜、越南、伊拉克、阿富汗;而对付大国,美国则充分利用美元的强势地位,发动经济战争,削弱或消灭对方,例如前苏联。作为超级大国的前苏联在美国发动的经济战争面前最终土崩瓦解,其积累了70年的国家巨额财富被洗
期刊
2012年7月3日,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局长张天佐表示,由于设施简陋、方法原始,中国每年粮食产后损失量达500亿斤,损失率超8%,远高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损失率。  看到这样的新闻确实让人吃惊不小,我国居然一年损失这么多粮食。如果这些粮食不损失掉,可以解决多少人的吃饭问题,相当于增加多少耕地?每年我国都想出不少办法来增产,为什么就不能对损失这么多的粮食重视一下呢?那么这些粮食是怎么损失的呢?这当然和我们
期刊
中国油价高过美国油价,是一个有些“荒诞”的事实。尽管老百姓早就相信了这个事实存在,但有关方面始终闪烁其词。现在,“发改委”终于公开承认了,让人讶异之余又有些不敢相信。  不能不说,“发改委”的表态是一个值得欢迎的表态,它意味着一种难能可贵的信息进步。同样值得欢迎的还有国内油价首度出现“三连降”的“奇迹”,因为这意味着民众的负担在减轻。  做到这两点并不容易。早在2009年6月,国内油价又一次上调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