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9月15日,中国中医科学院向媒体透露,该院中药研究所80岁的研究员屠呦呦,因在抗疟药物青蒿素研究中的杰出贡献,被授予本年度拉斯克奖临床医学奖。
据介绍,为应对疟原虫出现抗药性、原先治疗疟疾的氯奎逐渐失效的状况,1967年5月23日,我国启动了举国体制的抗疟新药研发“523任务”。当时在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工作的屠呦呦和遍布全国60多个单位的500多名科研人员共同参与
其中。
屠呦呦和她所在的团队研究了中国古代医学文献,从记载可治疗疟疾的200种植物中提取了380种提取物,并评估这些提取物的抗疟效果。其中,屠呦呦用低沸点溶剂乙醚从青蒿中提取的有效物质,被证明能消除动物身上的疟原虫。事实证明,后来制成的青蒿素可以治疗人类所患疟疾,屠呦呦也成了外国媒体眼中“将一种草药变成了世界广泛使用的抗疟疾药物”的关键人物。
目前,青蒿素及其衍生物通常辅以其他疗法来抗击疟疾。世界卫生组织对此评论说,这种组合疗法是消灭这种疾病的“首要疗法”。拉斯克基金会在解释屠呦呦的获奖理由时也称:“显然,屠的洞见拯救了干百万生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人民的生命,并将在今后抗击这种致命疾病的斗争中继续造福人类。”
背景知识
拉斯克奖于1946年由美国拉斯克基金会设立,旨在表彰在预防、诊断和治疗等多个医学相关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医生和政治家,被认为是美国最具影响力的医学大奖。
拉斯克奖分基础医学奖、临床医学奖、杰出成就奖、公共服务奖4项。其中,基础医学奖因不少得奖者在随后几年中获得诺贝尔奖,又有“诺贝尔奖风向标”
之称。
此前有4位华裔科学家和1位中国科学家获得该奖。首位获得该奖的华裔科学家是在口服避孕药研究中取得开拓性成就的张明觉。因对中国征服性病和麻风病作出了突出贡献,马海德于1986年获拉斯克奖公共服务奖,成为获得该奖的第一个中
国人。
(健康报)
据介绍,为应对疟原虫出现抗药性、原先治疗疟疾的氯奎逐渐失效的状况,1967年5月23日,我国启动了举国体制的抗疟新药研发“523任务”。当时在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工作的屠呦呦和遍布全国60多个单位的500多名科研人员共同参与
其中。
屠呦呦和她所在的团队研究了中国古代医学文献,从记载可治疗疟疾的200种植物中提取了380种提取物,并评估这些提取物的抗疟效果。其中,屠呦呦用低沸点溶剂乙醚从青蒿中提取的有效物质,被证明能消除动物身上的疟原虫。事实证明,后来制成的青蒿素可以治疗人类所患疟疾,屠呦呦也成了外国媒体眼中“将一种草药变成了世界广泛使用的抗疟疾药物”的关键人物。
目前,青蒿素及其衍生物通常辅以其他疗法来抗击疟疾。世界卫生组织对此评论说,这种组合疗法是消灭这种疾病的“首要疗法”。拉斯克基金会在解释屠呦呦的获奖理由时也称:“显然,屠的洞见拯救了干百万生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人民的生命,并将在今后抗击这种致命疾病的斗争中继续造福人类。”
背景知识
拉斯克奖于1946年由美国拉斯克基金会设立,旨在表彰在预防、诊断和治疗等多个医学相关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医生和政治家,被认为是美国最具影响力的医学大奖。
拉斯克奖分基础医学奖、临床医学奖、杰出成就奖、公共服务奖4项。其中,基础医学奖因不少得奖者在随后几年中获得诺贝尔奖,又有“诺贝尔奖风向标”
之称。
此前有4位华裔科学家和1位中国科学家获得该奖。首位获得该奖的华裔科学家是在口服避孕药研究中取得开拓性成就的张明觉。因对中国征服性病和麻风病作出了突出贡献,马海德于1986年获拉斯克奖公共服务奖,成为获得该奖的第一个中
国人。
(健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