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三维近距离治疗中两种常用施源器的剂量学比较

来源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_uw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对比研究环形施源器(Nucletron#090.617)和三管施源器(Nucletron#189.730)对宫颈癌患者三维近距离治疗受照剂量的影响。

方法

选取已完成治疗的根治性宫颈癌ⅡB—ⅣA期患者40例,20例采用环形施源器,另外20例采用三管施源器,分别统计三维近距离治疗计划中靶区V150% 、D100和膀胱、直肠、小肠D2 cc。采用立独样本t检验方法对比分析两种施源器在宫颈癌三维近距离治疗中CTV和OAR的剂量。

结果

环形施源器和三管施源器的靶体积分别为(66.04±13.86) cm3、(65.67±15.08) cm3(P=0.052)。环形施源器中D100、V150%分别为(3.71±0.34) Gy、0.54±0.02;三管施源器中D100、V150%分别为(3.37±0.49) Gy、0.56±0.04(P=0.016、0.034)。环形施源器中膀胱、直肠、小肠D2 cc分别为(4.33±0.39)、(3.38±0.30)、(3.04±1.02) Gy,三管施源器的分别为(2.93±1.27)、(2.95±0.80)、(3.41±0.57) Gy (P=0.000、0.037、0.171)。

结论

宫颈癌三维近距离治疗中环形施源器靶区的覆盖度优于三管施源器,而膀胱、直肠受量同时也高于三管施源器,但小肠受量无差异。临床治疗中主要还是根据肿瘤的位置、侵犯范围以及阴道的条件来选择施源器。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探讨胎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产前诊断和生后结局。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5年5月在金华市中心医院行产前常规胎儿超声检查并诊断的23例胎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病例的临床资料。记录这些孕妇的孕龄、首次诊断囊肿时胎龄、囊肿位置及大小,以及患儿生后检查、干预治疗和随访等情况。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1)23例中,终止妊娠6例(26%),继续妊娠至分娩17例(7
期刊
目的探讨影响河南省14地区城乡新生儿出生体重的相关因素。 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10月在河南省14个地区共28家医院进行产前检查的1 120例单胎孕妇。采用食物频率表法计算孕妇孕期的膳食摄入情况,并对其孕期营养相关的知识、态度和行为,以及其新生儿出生体重等信息进行记录。根据孕妇现居住地址,将1 120例孕妇分为城市组(585例,52.2%)和乡镇组(535例,47.8%)。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单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调查产前诊断胎儿畸形孕妇选择终止妊娠的比例,分析医学因素和非医学因素对终止妊娠决定的影响。 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以2012年9月12日至2013年5月2日期间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因"胎儿畸形"参加多学科会诊并填写的调查问卷的孕妇为研究对象,排除染色体疾病或单纯超声软指标异常的患者。在多学科联合会诊后,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患者的背景和态度。于2014年和2016年分别进行1次电话随访,
期刊
目的探索GTV和放疗剂量对体部γ刀治疗肝细胞肝癌的预后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2—2015年间69例体部γ刀治疗肝细胞肝癌患者临床资料。采用50%或60%等剂量曲线覆盖计划靶区,单次4~5 Gy,边缘总剂量36~50 Gy (中位数45 Gy)。观察其近期疗效、总生存期及不良反应。采用ROC曲线确定肿瘤体积最佳界值。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检验和单因素分析,Cox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