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职教化学课堂处处充满生活的影子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lch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积极性,根据生活与化学的联系,从课题的引入、课堂教学到作业设计都与生活化的场景密切联系起来,突出职业教育特色,达到“在生活中学化学,在化学中品生活”的境界。
  关键词: 职业教育 课堂教学 化学作业
  让化学课堂处处充满生活的影子,即是贴近生活开展化学教学,深入挖掘教材中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情景素材,注重创设课堂情境,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寻找问题,精心设计一些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问题,让学生在熟悉、有趣的生活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达到“在生活中学化学,在化学中品生活”的境界。这样才能寓教于乐,寓教于生活,学生才能热爱化学,从而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化学既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生活中处处都有化学的影子,那么怎样才能把生活和化学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和意义呢?下面是笔者的一些教学心得,与大家分享。
  一、以激发学习兴趣为目的的生活化课堂导入
  一篇文章有一个好的开头,才能吸引读者看下去;一场演讲有一个激情洋溢的开端,才会引起听众的兴趣;一部电影有一个扣人心弦的片头,才能紧紧抓住观众的眼球;同样,一堂课有一个好的导入,才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把学生从上课前的漫游无序的心理状态迅速拉回到课堂。有人说过,教学的导入仿佛是优美乐章的“前奏,引人入胜,逐渐让人陶醉其中”。所以良好的课堂教学导入,起着渗透主题和带入情境的作用,还可以造成悬念,牵动学生的思绪,紧紧扣住学生的心弦,使学生的心理处于惊奇、猜想、期待的最佳学习状态,对一节课的成败是至关重要的。
  例如在教学卤族元素“氯水的漂白性”时,先播放一段江苏淮安发生液氯泄漏事故的报道(麦地枯黄、油菜变白),再提出问题:为什么绿色麦地一片枯黄?油菜已熏得枯黄甚至变白?然后做一个演示实验:将上半部干燥下半部湿润的绿色布条迅速插入盛有氯气的集气瓶中,观察实验现象,让学生讨论交流:为什么绿色布条干燥处不褪色而湿润处褪色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步入本节的知识殿堂。最后水到渠成地掌握新知:氯气和水反应生成次氯酸具有漂白性。
  又如教学碘遇淀粉变蓝色这个知识点时,不妨在上课前变个小魔术:拿一张事先用米汤写好字的“白纸”给学生看,然后往纸上喷点碘酒,学生准会惊奇地张大嘴巴:“天啊!有字了。”学生的好奇心、探索欲是不是一下子就被激发出来了呢?在这样的背景下掌握的知识是不是根深蒂固呢?
  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一个善于思考的大脑,将生活素材加工成课题资源导入化学课堂,由此引出新知,这样教学就可以“活”起来、学生就可以“动”起来、氛围就可以“热”起来。
  二、以提高学习积极性为目的的生活化课堂教学
  化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各种熟悉的生活场景中蕴涵着大量的化学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多地让学生把化学现象与生活、生产和自然现象联系起来,实现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例如在教学有机物乙醇的性质时,可以播放一个交警查酒驾的小视频。交警在检查司机有没有酒后驾驶时,都会拿着一个仪器,然后让司机往里呼气,交警把仪器振荡一下后,结果就一目了然,好神奇的仪器,引导学生是否想了解其中的原理呢?
  其实这是利用了下面这个化学反应原理。
  利用查酒驾原理既复习了无机化学上讲的六价铬的强氧化性,颜色变化,又学习了乙醇容易被氧化的性质,一举两得,印象深刻。
  又如学习氯乙烷的性质时,播放一段足球比赛视频,视频中一位运动员被其他队员撞倒在地,疼得满地打滚。队医赶来,随即对着运动员的受伤部位喷射一种药剂,一会运动员又满血复活,在运动场上拼杀了,这是什么神药呢?相信学生一定会对这种药的神奇疗效而惊叹,一定迫不及待地想让老师揭开谜底。等老师揭开神秘面纱时,氯乙烷的沸点只有12.27℃,特别易汽化,所以可以进行局部冷冻麻醉的应急处理,这样的性质、用途学生还能忘吗?像这类贴近生活的情境使学生感到亲切,激发他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使学生认识到: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
  三、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的生活化课堂作业
  生活化的化学课堂要求训练题的设计密切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引导学生探究身边的、生活中的化学科学知识。行之有效的办法是:给训练题设计一个生活化的试题情境,进行生活化的“包装”,让学生在具体、有趣的生活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这样会使学生为自己能够解决这些问题而高兴,充分体验到知识的价值,从而对学习产生持久的动力。
  如在学习有机物的性质时不妨设计这样的题目:为什么有机化工厂附近通常严禁烟火?汽油着火时为什么不能用水扑灭?做有机合成实验时,常用丙酮清洗仪器?机修工人为什么用汽油洗手?吃饭时不小心把油滴到衣服上,但是用水洗不易把油洗掉,这是为什么?为什么液化石油气、天然气、酒精、汽油、柴油等经常作为燃料使用?这样的题目在实际生活中很有用,学生感兴趣,很容易记住,这些题目中很好地融入了大多数有机物的特点:比水轻,难溶于水,能溶于有机溶剂,容易燃烧等。这比单纯地让学生记住有机物的特点要有趣得多。
  又如学习碘遇淀粉变蓝色这个性质后,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个这样的作业,让学生到超市购买一些火腿肠,利用所学知识,检验火腿肠中是否含有淀粉?特别是夸大其词标注纯肉火腿肠的,如果检验出有淀粉,学生是否有一种成为打假英雄的自豪感呢?经过这样的训练后,学生还能忘记这个知识点吗?
  四、以提高探究、合作能力为目的的生活化课堂延伸
  学习化学有时是很枯燥乏味的,特别是那么多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要记,那么多的有机物的结构要写,那么多官能团的性质要背,如果没有一定的应用背景,学生怎能不混淆呢?但如果把它作为一个自主性、研究性的作业,让学生探究,不但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而且会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知识,反过来也会促进与加深课堂上重难点知识的学习。
  比如在学习阿司匹林、扑热息痛(即对乙酰氨基酚)这些我们日常生活中吃的解热镇痛药的合成时,利用学生爱上网的特点,在课后让他们查阅资料,药厂是如何制备阿司匹林的?反应的条件?后续的处理?产品纯度的检验?或就扑热息痛的应用、注意事项、工业合成方法、发展前景等方面写一篇小论文。
  在教学油脂性质时,利用大家都比较关心的反式脂肪酸的问题:反式脂肪酸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到处可见,很多食品中都含有反式脂肪酸,对人体的危害很大,请你查阅资料,看看反式脂肪酸是如何合成的,它的危害是什么?哪些食物中含有反式脂肪酸?怎么改变你的饮食习惯?也可以自己动手,查阅资料看肥皂是如何制成的?想办法自己DIY一块肥皂吧。这些从实际生活应用引导学生进行的课外探究活动,不仅使学生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比单纯地记一些反应方程式要有意义得多,让一些死气沉沉的知识点化成有趣的网上冲浪。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课堂之外的生活中应用化学,使化学和生活能融会贯通。
  總之,化学教学生活化是顺应教学改革的要求,我们在化学教学中必须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化学,让学生从生活中体验化学,感到学化学的生动有趣,自觉地把化学知识运用到各种具体的生活情境中,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释、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在“生活”和“化学”的交替、互动中更热爱化学、热爱生活。
  参考文献:
  [1]赵玉权.从社会生活实际走进化学[J].化学教学,2006(4).
  [2]耿小兰.改革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果[J].考试周刊,2012(15).
其他文献
摘 要: 如今的高中化学教学将以人为本,培养学生的化学科学素养视为宗旨。在高中新课改的要求下,要求教师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意识,解决生活中的化学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科学素养。现在生活化教学被广泛应用到学科教学中,生活化的教学使得学生懂得感受生活,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学习,这种课堂教学方式为课堂增添许多乐趣和活力,也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谈谈高中化学生活化教
期刊
研究了机械研磨时间和晶化退火温度对NdFeMoNx氮化物磁性能的影响。研磨6~9小时形成非晶粉末,研磨初始阶段随研磨时间延长粉末磁性能提高,研磨时间过长,粉末磁性能迅速下降;在较高
期刊
1机构优化设计的发展概况机构综合的代数法是以俄国ПЛЧЕБЫЩЕВ(戚氏)为代表的代数学派,这一学派用数学中“函数逼近论”的观点来设计机构,以分析计算作为基本手段,称
该文提出了我国军用车辆齿轮油性能及系列标准的论证意见,认为硫磷型相当于APIGL-5水平的双曲线齿轮油乃是我国军用车辆的第二代齿轮油,其要求通过GL-5要求的相应台架试验,文中
1995年黑龙江省审定推广的大豆品种1995年,经黑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查确定推广6个大豆新品种;认定品种1个,现分述如下:一、黑河12号1.品种来源:黑龙江省农科院黑河农科所1986年用快中子5×1011照射黑交
摘 要: 高中生物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且其知识点的理论性比较强。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厌烦情绪,导致对高中生物的学习失去兴趣。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的兴趣培养和提高学习积极性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对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应用进行分析,望给高中生物教学带来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高中生物教学 启发式 教学方法 教学应用  1.引言  新课改对于高中生物教学具有一定的影响,不
期刊
摘 要: 思维是在表象、概念的基礎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的活动过程。创造性思维是指不依常规,寻求变异,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从多方面寻求答案的开放式思维方式。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对于提高学生解决复杂物理问题的能力,以及实际工作中分析解决问题能力都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多方面说明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关键词: 物理教学 创造性思维 培养方法  物理是一切科学之母,又被称为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