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资的奉献

来源 :汽车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b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第一款合资生产的轿车
  上海大众桑塔纳(合资成功的楷模)
  桑塔纳轿车,是德国大众汽车公司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生产的品牌车,从1985年开始,经过20多年的生产历史,后经上海大众引进,桑塔纳轿车的身影遍及全国各地。
  2012年10月,上海大众宣布旧版桑塔纳停止生产,并发表“再见,桑塔纳”的广告,向世人宣布旧版桑塔纳将成为经典的过去。新版桑塔纳将以全新的姿态从德国狼堡开往北京,开始新的征程,2012年12月16日晚,上海大众全新桑塔纳在北京国家体育馆举行上市发布会。
  早在1983年,上海就开始组装生产桑塔纳轿车。1985年3月,中国最早的轿车合资企业上海大众成立,开展了振兴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的桑塔纳轿车国产化工作。这一跨地区、跨行业的宏大系统工程,带动了一大批配套工业的技术进步,为形成符合国际水准的零部件生产打下扎实的基础,大大推进了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1995年投放市场的桑塔纳2000是国产较早装备电喷发动机、ABS防抱死系统、助力转向、电子智能防盗、中控锁等装置的车型。如今,桑塔纳系列产品在中国仍旧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在过去的29年里,上海大众桑塔纳累计销量超过400万辆。与其说桑塔纳是一款车,不如说它是一个时代的符号更为确切,如今这款全新车型在传承品牌优势的基础上,融入更多创新元素。
  百期经典回顾
  《上汽整装入场》2007年7月刊
  2007年6月15日由上汽、依维柯和重庆红岩三方合资组成的上汽依维柯红岩商用车有限公司成立,同时还成立了上汽菲亚特红岩动力总成有限公司。上汽董事长胡茂元和总裁陈虹同时出现在庆典仪式上,体现出上汽对此项目的格外重视。已经当上销量冠军的上汽在“三大”中是惟一一个没有商用车的企业集团,这样的尴尬局面一直困扰着上汽,而上汽为此的努力也一刻没有停止。至此,上汽在自己的重卡板块终于抹上了重彩的一笔。
  车坛常青树
  一汽-大众捷达(出租车市场保有量第一)
  大众第一辆捷达Jetta-MK1于1979年在欧洲上市,直到1991年才来到中国。1991年12月5日,第一辆捷达A2在一汽-大众轿车厂组装下线。次年1月21日,一汽-大众开始进行首次捷达轿车国产化件试验,随后投入正式批量生产。
  尽管捷达A2引入中国的时候已经是一款即将“淘汰”的车型,但在中国现代汽车工业几乎还是一片空白的时候,它与同为大众集团的B级车桑塔纳B2一起,引导中国的汽车工业在摸索中前行。“市场换技术”在那个时候被提出,但谁也不能想到“一汽-大众”模式在未来的二十余年间,竟然几乎成为了中国汽车工业最主流的发展方式,直到今天,我们还在讨论“市场换技术”的是非功过,但有一点值得肯定,汽车能够走进中国千万家庭,离不开“一汽-大众模式”的成功。
  一汽-大众捷达品牌叱诧中国车市22年,品质不变,品牌不倒,销量不减,口碑不衰。捷达品牌,创造了累计销量超过230万辆的奇迹,被誉为“车坛常青树”,为中国的出租车市场作出了巨大贡献。
  2013年3月9日,全新捷达在深圳上市,换装了大众家族式前脸设计与全新的动力系统,全新捷达还能否延续老捷达的辉煌,我们还需拭目以待。
  第一款下探十万元以内的合资车
  赛欧,是上海通用雪佛兰的一款中档小型车。随着上海通用汽车在中国进行雪佛兰品牌的全面推广,原来上海通用被归于别克品牌下的赛欧轿车,终于回归到雪佛兰的品牌之下。赛欧的原型车是在巴西生产的三厢欧宝可赛,是一种成熟车型,曾经荣获80多个奖项。赛欧采用的底盘为欧宝可赛1994年第二代技术,三厢可赛作为二代车仅在巴西生产,冠名为“雪佛兰可赛”。2000年上海通用推出赛欧之时,上海通用的别克轿车卖得正火,同时别克品牌也成功地建立起高档车品牌形象。在此情形下,特别擅长市场运作的上海通用汽车借别克品牌,推出赛欧也是很自然的事情。在车价高高在上的2000年,号称10万元“小别克”的别克赛欧一推出,就成为市场的大赢家。
  到2005年的今天,上海通用开始细分产品品牌,雪佛兰品牌作为“大众化的值得信赖的国际汽车品牌”而被推出,而别克赛欧也已完成了自己光荣的使命,此时,赛欧也就可以卸下重担重归雪佛兰品牌。重新归于雪佛兰品牌之下的雪佛兰新赛欧,之前借别克来包装自己,着实让很多消费者感觉上海通用对赛欧作了“手脚”,但大家还是要抱着宽容的心态去看待,毕竟赛欧的品质一直以来都不错。
  2010年1月11日,雪佛兰全新赛欧上市。与以往车型不同的是,新赛欧外型上做出了重大改变,两厢版新赛欧外形更加和谐,而相同的是,依然肩负着合资品牌小型家庭轿车最低售价的使命。
  百期经典回顾
  《名爵的分量》2007年8月刊
  上汽和南汽其实是有好多近邻,并且双方成功地运作了一个铸造合资企业。但这种和谐的关系却因为一个远在英国的的汽车企业的破产而打破。如果没有名爵,是否当年以如此高的价格成交,上汽现在视MG为掌上明珠,是否也是和当年收购南汽而非其他的重要原因呢?
  首款在中国生产世界同步车型
  上海大众POLO(小型车标杆)
  大众polo诞生于1975年,在其后的30年时间里,历经五代产品演变,总产量超过700万辆,并曾长期位居德国经济性小型车销量榜首,被称为德国大众的“神奇小子”。2002年,第四代Polo被引进国内,落户上海大众,作为加入WTO后“中国制造”的第一辆真正的世界级紧凑型轿车,上海大众与时俱进、精心打造的中国版两厢Polo,于2002年实现了全球同步规划、同步生产、同步上市。本着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Polo轿车不仅具备超凡的动力性、平顺性、舒适性、经济性和安全性,而且内饰精致,功能齐全,处处体现出人性化的关怀。在生产过程中,上海大众Polo秉承德国大众的优良传统,凭借精湛的现代工艺和细致入微的科技保障,实现了想象力与超前科技的完美结合,取得了良好的市场效应。   2010年12月18日,上海大众全新POLO于上海上市,本次上市的共有7款车型,完全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从市场表现来看,由于上海大众POLO车型定价偏高,虽然深受消费者关注,但是其市场表现并不理想。
  累计销量最高的B级车
  上海大众帕萨特(公务车代言人)
  大众帕萨特是大众集团旗下的一款中型车,从1973年生产至今,取得了非凡的市场表现,尤其在公务车市场表现更是风生水起。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在2000年将帕萨特B5引入到中国市场,其受欢迎程度空前绝后,想当年能开上帕萨特轿车那可都是有身份与地位的人。
  帕萨特(PASSAT)品牌进入中国13年来,累计销量达到150多万辆。帕萨特(PASSAT)品牌的成功,很重要的一点是“坚持”这两个字。不管从哪个方面,上海大众一直坚持自己产品的品质,坚持应该有的东西。自2011年4月17日全新帕萨特上市以来,全新帕萨特累计销量近30万辆,市场表现依然很好,但最近几年随着中级车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全新帕萨特还能否延续老款帕萨特的传奇,我们还需拭目以待。
  百期经典回顾
  《东风商用车:走出武当》2007年10月刊
  合资之后东风商用车和乘用车是两张皮吗?东风已经敌不过重汽军团了吗?十堰在中国的汽车版图上会被边缘化吗?东风天龙只是一个象征性产品吗?走进武当身后的车城,却发现东风已“不在此山中”。你会发现,通过生产方式和管理理念的输入,日产的影子在东风商用车已经无处不在。
  第一款在中国垂直换代的合资车型
  广州本田雅阁(第一个导入并使用4S销售模式的车型)
  本田雅阁在过去的十多年里已然成为国内中高级车的标杆之一,自1998年广州本田开始生产第6代雅阁以来,至2002年底的4年内已累计生产了约13.3万辆雅阁轿车。2003年初,广汽本田将仅投产四年正在热卖的广汽本田第六代雅阁垂直换代成第七代雅阁,2008年第八代雅阁上市,其销量更是非常惊人。
  1999年的3月26日,全国第一家集整车销售、售后服务、零配件供应及信息反馈于一体的广州本田汽车特约销售服务店开业,这种“四位一体”开创了国内汽车营销市场的先河。雅阁的国产以及4S模式的创立,在当时掀起国内汽车业的一场革命。从这里崛起的4S模式,如今已“桃李满天下”,10年的时间,这种模式耐住了时间的考验,在一步步走向更加完善与成熟,成为中国汽车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雅阁这款车本身也就代表了一段历史,从第六代国产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到第七代树立标杆,再到第八代雅阁的“跃级而立”,另外,第九代雅阁将于今年9月份正式上市。全新一代雅阁由内到外都有了全面的革新,包括全新的Earth Dreams发动机、新的CVT变速箱以及一系列的电子系统的加入,都让雅阁重新焕发了活力,大气、高品质、耐用、豪华、全面的特质使本田这个品牌在中国稳稳立足。
  国内两厢车的最大受益者
  长安福特福克斯(紧凑型车操控之王)
  福克斯是福特旗下的一款A级家用轿车。1991年福特汽车公司展出了名为GHIA的概念车,后来成为福克斯的原型车。2005年8月,第一辆量产化的三厢福克斯在中国重庆的长安福特下线。2006年8月,福特福克斯两厢正式登陆中国,不同于三厢车,作为福特品牌划时代的杰作,福克斯两厢以上扬的后窗收尾,颇具跑车风格,其保险杠下部突出的轮廓线,配合后备箱中央的特征线,简洁而极具现代感,福特福克斯两厢经典的掀背设计,再配以竖条型的炫动高位安全尾灯组,独特的运动风尚让其成为吸引无数追羡目光的焦点,底盘系统采用前麦弗逊后多连杆式的组合,保证了出色的操控性能,成就了紧凑车操控之王的称号。
  2012年全新福克斯上市,全新的外形设计让福克斯车型赚足了眼球,黄金动力总成的搭配让福克斯市场竞争力非常明显,总体看来,长安福特福克斯的总体表现非常不错,不管配置还是人性化设置都符合紧凑型车标杆的特质,同时也从本质上扭转了国人对两厢车的看法与态度。
  百期经典回顾
  《杀死共轨》2008年9月刊
  毫无疑问,在全球市场、包括在中国市场一直顺风顺水的共轨,正遭遇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在高悬已久的“国III利剑”落下之前,解放、东风、陕汽、欧曼、红岩、这些国内重卡企业已经胸有成竹,因为他们早已手握电控高压共轨法宝,对未来的市场也充满信心。然而,这一切都随着中国重汽直列泵 EGR发动机的“横空出世”而打破。
  最爱加价车型代表
  东风本田CRV(“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饥饿营销)
  CRV,东风本田汽车公司生产的一款畅销车型,从1998年登陆中国,国内保有量已超过60万多辆,倍受广大消费者喜爱。从1995年第一代诞生至今,CR-V已畅销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赢得近500万用户认可。
  2012年2月22日,全新CR-V正式上市销售。新CR-V沿用了老款的动力系统,通过拉高转速压榨马力,最大功率数值小幅上涨20马力,扭矩增大2牛?米。变速箱也是那台陈年不变的平行轴5速自动变速箱,当然在这个满世界都是6AT的时代,用个5AT仅仅能算个称职,不过本田的设计初衷是把6速变速箱安排给高端品牌的讴歌使用,自己继续用着自己研发的平行轴,成本会比采购ZF或者爱信的要低不少。
  虽然东风本田CRV市场表现一直不错,但也有让消费者“揪心”的地方,就是“饥饿”营销模式,加价销售成为其家常便饭,媒体曾多次走访东风本田4S店,加10000元装饰或8000元现金已经成为4S店卖车的前提条件。随着SUV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加价势头才有所减弱,这种无底线的加价以至于让部分消费者选择其他品牌,对东风本田来说都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损失。   将商务车新概念引入中国的首款MPV车型
  上海通用别克GL8(叫响“陆上公务舱”)
  别克GL8,作为首款国产中高档MPV,上海通用第一次把商务车新概念引入中国。GL8陆尊以“尊贵大气、豪华舒适”为优势,打造外观、空间、配置、安全与动力的“全五星级”地位,满足政府机关和中高端集团企业用户追求形象和展示实力的需求。
  1999年底,上海通用汽车向国内市场推出第一款高档公务商务旅行车——别克GL8并于2000年5月正式上市。2003年在长春国际汽车展上,上海通用汽车宣布新版别克GL8“陆上公务舱”全面上市。在原别克GL8的基础上加装了定速巡航系统、木纹内饰、一体式前大灯、第三排平放式座椅和车尾隐藏式储物匣等多项高档配置,并且全面换用米色内饰。
  自1999年开创中国MPV市场至今,别克GL8频繁亮相于各类高端政商活动,33万用户的赞誉奠定了其无可替代的公商务MPV领军地位。2011款别克GL8商务车也于12月升级上市。该款车型全新配备2.4L Eco智能发动机和六速手自一体变速箱的高效动力组合,在外观设计和科技配置上也将进一步优化,从而更好地满足中高档公商务MPV市场不但断提升的用车需求。
  百期经典回顾
  《长丰争夺战》2008年10月刊
  三菱欲走还休,广汽、北汽这些“绯闻”中的主角不断出场。于是,围绕着长丰,一场错综复杂的战争正在打响,这一争夺以广汽的胜出划上了句号。2009年5月21日,广汽集团与长丰汽车举行了股份转让协议签字仪式,标志着广汽集团对湖南长丰实现了重组。
  保值率最高的合资韩国车
  北京现代伊兰特 (现代开拓中国市场的功臣)
  点评 :现代伊兰特是典型的韩国车,作为现代汽车在海外销售业绩最好的车型,它已经历了六代。北京现代伊兰特是在其第六代车型的基础上,根据中国路况和气候环境略微改进而来,以丰富的配置和相对较高的性价比受到好评。
  最早的2003款伊兰特从上市开始,就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一致好评,以至于伊兰特在二手车市场完全可以与捷达、桑塔纳等重量级车型保持一样的高水准保值率。伊兰特在停产以前全国各地的最低购车价在接近8万元。庞大的保有量以及低廉的保养费用,还有皮实厚重的车身都是选择伊兰特的理由之一。目前最早的03款式距今已有十年了,当时1.8L的入门级手动豪华版如果车况良好现在卖到3万元绝不是什么难题。伊兰特车型由于极具性价比的优势,完全满足出租车市场的需求,出租车占有率非常高。
  作为一款全部面向家用的紧凑型车可能在配置以及性能上表现中规中矩,找不出太多的特点以及强有力的竞争力,但是正如当年的捷达一样有着自身纯粹的魅力和出色的市场表现。
  第一款合资微型轿车
  长安铃木奥拓(开创分期付款销售先例)
  上世纪90年代初,共有四家军工企业(即重庆长安奥拓、湖南江南奥拓、吉林江北奥拓、西安秦川奥拓)获得日本铃木技术的奥拓(Alto)车型的相关技术及生产设备,自主生产奥拓车型。只不过几年下来,生的生,死的死,江北奥拓早早下课,江南奥拓由于将发展目标定位于军工生产,加上投放力度不大,显得有些力不从心;西安奥拓一直咬牙和长安奥拓较劲,但撑到2001年“无疾而终”。剩下的最大赢家无疑是重庆长安奥拓,由于产品质量过硬,售后服务完善,长安奥拓多年来一直畅销不衰。
  1991年,长安以组装铃木奥拓的方式进入轿车生产领域,长安铃木奥拓微型轿车于1995年开始批量生产,达到年产5万辆的能力。1996年,长安铃木开创分期付款销售模式的先例,逐步启动私人购车市场。奥拓也成为当时最畅销的微型车,圆了不少中国人的轿车梦。
  2009年9月21日,长安铃木新奥拓在北京正式上市。新奥拓共推出1.0L排量的三款车型。奥拓多年来在人们眼中的形象近乎根深蒂固,就是小小的直棱直角的样子,而新奥拓以一个全新的外形来到大家的眼前,客观地说,微型车想要设计出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外形是很难的,所以它们通常会被打扮得小巧可爱,充满卡通色彩,新奥拓也不例外,其市场表现依旧不错,但其售价却没有之前亲民了,加上自主品牌在微型车市场的发力,奥拓品质再高不具备性价比市场表现也繁荣不了。
  百期经典回顾
  《华尔街的翅膀》2008年11月刊
  这是一个令人担忧的对比。如果我们不能在危险到来之前认识危险,将很难的在危险中采取有效的措施得以生存,更何谈发现机遇?底特律“三大”岌岌可危。然而在大洋彼岸的中国,从未经历过经济危机的大多数人们似乎还未看到华尔街上空飞来的那只蝴蝶的翅膀。与中国企业家和消费者对待金融危机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那些曾经经历过金融危机的外国企业家和海归人士中,90%的人认为金融危机所产生的连锁反应是可怕的,他们有的曾经亲历过上世纪70年代的经济危机,在他们看来,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中国不可能独善其身。
  中国第一个退市合资品牌车
  标致505 (败退广州 武汉重来)
  1989年9月11日,广州标致投产了505SX轿车,这款车的问世让广州标致公司的辉煌达到了顶峰。广州标致505都是采用了前中置2.0L纵置直列四缸发动机,后轮驱动,前后配重非常完美。但凡当时比较过其他车型的人,都会对505卓越的驾驶感受与乘坐感受(尤其是后排)赞不绝口。令广州标致505SX在当年热卖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当时仅有的上海大众、天津夏利、一汽奥迪等极少数的厂家都存在产能、产量不足的问题,广州标致505SX的出现无疑大大刺激了当时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如果说广州标致505是当时国家汽车工业版图上浓墨重彩的一笔,绝不为过。正是这一笔,让中国的南大门广州真正开始了原本遥不可及的汽车梦;也正是这一笔,饱蘸甘苦,让当时刚刚起步的中国汽车工业发展遭遇了“中国第一个退市合资品牌车”的痛楚。1997年,广州标致彻底破败,标致退出中国。2002年,标致被法国PSA集团再次引入中国,与东风合作,从而在武汉获得重生。   第一辆合资生产的两厢家用轿车
  神龙富康(“老三样”的代表)
  自从中国的汽车走出“公车消费为主”的洪流之后,新车就成了汽车市场每年必不可少的焦点。但中国汽车市场上除了新车以外,还有一些长盛不衰、持续热销的车型,他们构成了当前中国车市的一股重要力量。进入中国将满17年、保有量累计达到50万的东风雪铁龙富康,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1987年,国家正式把汽车工业列为支柱产业,决定由二汽首先建成一个年产30万辆普及型轿车厂。1992年5月18日,东风与雪铁龙合资组建神龙汽车公司。以“一期规划、两期建设”的方针建设普及型轿车项目,同步引进当时雪铁龙最新款的ZX型家用轿车。这是中国汽车工业史上技术起点最高、引进产品最新、投资强度最大的合资企业,然而由于家用车的定位和两厢车的布局过于超前,没有取得良好的市场反响。
  富康在引入中国时是当时世界上的领先车型,但他并没有忘记“与中国接轨”。很少有人知道,富康在原型车的基础上对车轮、悬架、发动机的压缩比和发动机空气滤清器上都做了符合中国国情的调整。改进后的富康离地间隙更大,更能适应我国道路凹凸路段和尘土较多、汽油品质相对较低的实际情况。较之这些“看不见”的创新,富康于1998年推出三厢造型这一创举,更使广大中国消费者深刻地感受到了富康的创新品格,很好地满足了当时消费者对三厢轿车的钟爱,是国内第一款自主改型的轿车。
  虽然目前富康已经停产,但是东风雪铁龙并没有放弃这个市场,全新爱丽舍的热卖也让东风雪铁龙在这一市场领域继续发光发热,但事实上富康的停产也说明了一点,老旧、技术落后的产品已经不符合当今汽车市场的需求了。
  百期经典回顾
  《难逃退出宿命》2009年2月刊
  春兰集团在苦撑了11年后,终于在2008年将持有的春兰汽车60%股权有徐工科技接受,退出客车市场。没有想到的是,事隔不到4个月,网上就传出:当初想在大中型客车领域大展拳脚的没底客车已经全面停产的消息,步入春兰后尘。汽车能否赌明天,跨界必死无疑。2002年底,河南新飞切入了汽车制造业;2003年7月,宁波奥克斯公布了大规模的造车计划;2003年10月,宁波波导也纵身跃进车市。在这场汽车盛宴中,最为抢眼的无疑是广东美的。事实上,在美的客车淡出前,相关企业的造车梦就已经破碎,这股一度大热的家电业造车潮在经济寒冬下急速冷却。
  第一款召回国产轿车
  一汽马自达6 (掉价最狠的B级合资车)
  马自达6是日本马自达公司2001年在东京车展上推出的一款中档轿车。在全球20个国家获得了30多个奖项。2003年4月10日,马自达6来到中国,当年就获得年度车称号,并一直保持旺销势态,其动感的内饰外形、优异的操控性、高标准的安全性、宽大的内部空间和精细的做工等,创造了21世纪中高级轿车的一个新的全球标准。
  马自达6车型,2002年2月在日本本土投产,2002年5月投放国际市场。该车在日本被称为“atenza”,它来源于意大利语,意思是“专注”,在日本之外的全球市场称“mazda6”。从马自达6自进入中国市场,一直都是许多人心目中运动中型车的代名词。2004年,在中国的汽车召回制度实施不久,马自达6成为第一款被召回的国产轿车,除此之外,马自达6也成为近年来降价最快、降价幅度最大的车型。
  虽然其换代车型已于2011年10月正式上市,但并没有影响马自达6的销量,反而越卖越好。虽然后来的马自达6睿翼市场表现平平,但最近上市的全新马自达6采用马自达独有的创驰蓝天技术,车型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第一辆中外合资企业生产的越野车
   1985年北京吉普切诺基 (SUV启蒙者)
  1984年1月,北京汽车制造厂与美国汽车公司(AMC)合资成立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这是我国汽车行业中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1985年,第一款产品BJ213型切诺基正式投产。该车装备2.5升4缸化油器发动机,5挡手动变速箱和分时四驱系统。如今,更名为北汽骑士的切诺基改款车型仍在继续生产。
  1974年,美国汽车公司发表了一款运动风格的Wagoneer版本,取名为“切诺基”。1984年,北京吉普汽车公司在引进“切诺基”的时候,已经接触了美国最新的汽车潮流,当时SUV这个词还没有诞生,在美国国内市场也才刚刚开始萌芽。不过,中国当时的汽车用户主要是单位,它们需要的是一款和北京吉普一样廉价的、能够适应边远地区交通工具,而切诺基比当时流行的上海桑塔纳轿车还要贵,在许多中国用户的观念里,吉普车比轿车低档,在正式的场合也没有轿车气派,因此“切诺基”对中国用户是过于昂贵了。
  随着中国私人用户的增加,许多越野车爱好者选择了“切诺基”,但它的质量问题和过高的油耗限制了它的流行。虽然中国是美国以外唯一生产这种汽车的国家,但由于两国汽车市场的截然不同,使切诺基成为引进国外汽车技术的一个失败的例子。
  百期经典回顾
  《东风出手》2009年3月刊
  作为中国“三大”之中唯一一个没有自主品牌乘用车的企业,东风终于要出手了。在自有商用车业务与合资品牌乘用车盈利的支持下,东风汽车在发展自主品牌乘用车车型——东风风神。2009年3月26日,东风汽车发布了其首款乘用车车型——东风风神。东风风神的出世,让这个千呼万唤始出来的东风自主乘用车品牌有了沉甸甸的分量,也似乎一下子让东风人开始扬眉吐气,长期以来因一直没有自己的轿车而饱受质疑的东风人一下子变得释然。
其他文献
叙述了两种切眼支护方式的特点及适用条件等。
论述粉煤灰混凝土的碳化、钢筋腐蚀和耐久性问题和防患措施。
王甫洲水利构纽正常蓄水位86.23m时,水库面积35.95km^2,淹没涉及湖北省老河口市和谷城县的6个乡镇,23个村,淹没土了968.98hm^2,搬迁人口96人,安置移民3483人,拆迁房屋7789.93m^2,按1998年物价水平,水库淹没处理补偿总投资14168.24万元。
介绍长广矿区浅部、深部软岩矿压显现特征和试验各种支护形式,以锚喷和U型钢可缩性支护为合适.
“动真格”、“不猫腻”是一猫年度车评选最大的亮点。  4月24日上午11时, “越巅峰”2016一猫年度车(CAR OF THE YEAR)颁奖盛典在北京昆泰酒店圆满落幕。广汽丰田汉兰达与和一汽丰田卡罗拉/广汽丰田雷凌双擎分别获得2016一猫汽车网年度多功能车和年度轿车殊荣。  作为领奖嘉宾之一的广汽丰田互联网营销科科长黄绵绵表示,换代后的全新汉兰达不论是家用性极高的乘坐空间,还是动力充沛的2.0
叙述了几种切顶墩柱对改善顶板管理、提高产量的作用及效果。
2019年9月12日上午,由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文化艺术研究院院长刘传铭教授担任主编的"丝路百城传"之《连云港传》首发式在连云港花果山酒店举行。本次首发式暨"盐文化与‘一带一
现在,没有人能怀疑,SUV市场对中国整体汽车市场的拉动作用。据相关统计数据,今年1~4月及4月SUV市场销量增幅均较高:1~4月,国产SUV市场销量累计实现85.60万辆,同比增长42.6%,增幅是国产乘
功能性内镜手术(FESS)是近年来鼻科学领域的诊治慢性鼻窦炎的手术方法,鼻内术后常规使用油纱条填塞,由于填塞时压迫丰富的神经末梢而引起疼痛,导致病人痛苦不堪,心理恐惧.我
创新素质是一项综合性的素质,从层次上来讲,分两个大的方面,第一个方面就是创新的思辨素质,主要包括政策理论素养、知识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