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湿止痒汤组方联合组合型人工肾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疗效观察

来源 :中国美容医学·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li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观察自拟胜湿止痒汤组方药浴联合组合型人工肾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长期行血液透析伴皮肤瘙痒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予纠正贫血,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控制饮食等常规治疗,组合型人工肾(血液透析器串联血液灌流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胜湿止痒汤组方药浴治疗。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皮肤瘙痒无论从缓解程度及睡眠质量改善程度上均有明显效果,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应用自拟胜湿止痒汤组方药浴联合组合型人工肾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疗效显著。
  【关键词】尿毒症皮肤瘙痒;胜湿止痒汤组方;血液透析;血液灌流
  【中图分类号】R69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2)01-0323-01
  50%-70%的终末期肾病患者存在皮肤瘙痒,其中37%的患者可表现为令人心烦的瘙痒,乃至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局部用药或口服抗瘙痒药物通常效果不佳,只有少数患者(大约18%)的症状可以得到部分缓解或减轻。笔者采用自拟胜湿止痒汤组方联合组合型人工肾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效果明显,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7-2010年在我院长期行血液透析的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8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男性25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45.34±10.06岁,病程在2-10年,对照组40例,男性24例,女性16例,平均年龄44.64±11.08岁,病程在1.8-9.9年,两组在年龄、病程、皮肤瘙痒程度、透析及灌流次数均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皮肤瘙痒诊断标准[2]:轻型:瘙痒偶有发作,或仅在夜间或安静下出现,且范围局限,程度轻,不影响睡眠;中型:瘙痒频繁出现,可同时多处出现,程度较重,甚至影响睡眠;重型:瘙痒频繁发作,并呈广泛性,程度较重,严重影响睡眠,可伴有皮肤抓痕、血痂、色素沉着、湿疹、苔藓等改变。
  1.3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纠正贫血,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控制饮食等常规治疗,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灌流器串联在透析器之前,先组合治疗2h,取下灌流器,继续行血液透析2h,共治疗4h,血流量200-220ml/min,每周组合治疗1次,其余时间行单纯血液透析,血液透析2-3次每周,治疗4周为一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自拟胜湿止痒汤组方药浴治疗,药物成分为:川芎50g、当归50g、白鲜皮50g、鸡血藤50g、大黄50g、皂角刺50g、地肤子50g,白芷50g、蝉衣50g,苦参50g,细辛15g,煎浓汁,加入50000ml水,水温在40-43℃,头露外面,尽量将全身浸泡在药液中,洗浴时不断加热水以保持适当的温度,使周身微微出汗,并不断擦洗皮肤,使药液充分吸收以加强治疗效果。洗浴过程中,如出现面色苍白、脉速、心悸、甚至晕厥等情况时,应即刻停止洗浴,并予适当处理。每日一次,每次浸泡30分钟,两周为一疗程。共进行2个疗程的治疗。
  1.4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患者瘙痒程度并行瘙痒评分记录,皮肤瘙痒评分参考Dirk R.kuypers的评分系统,按皮肤瘙痒严重程度、范围、频率和睡眠干扰情况分别打分。皮肤瘙痒严重程度评分:皮肤瘙痒无需搔抓为1分;需搔抓,但无破皮为2分;搔抓不能缓解为3分;有破皮为4分,烦躁不安者为5分。对分布范围评分:单个部位为1分,多个部位为2分,全身瘙痒为3分;对发作频率评分:每短时发作4次(每次<10min)或者长时间发作1次(>10min)为1分,最高5分。上述3项每周评分1次,分上、下午评定,最高可能得分(5+3+5)×2=26分。对夜间睡眠干扰评分:因皮肤瘙痒觉醒1次为2分,最高14分,因此24h可能最高总得分为26+14=40分。按皮肤瘙痒积分下降75%以上认为显效,下降50%-75%则认为有效,下降25%-50%则认为基本无效,下降25%以下则认为无效。
  1.5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瘙痒评分及治疗效果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对皮肤瘙痒积分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皮肤瘙痒积分及疗效均具有显著性,P<0.05;而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前者无论在皮肤瘙痒积分及疗效均优于后者,差异亦具有显著性(P<0.05).结果见附表。
  3 讨论
  尿毒症皮肤瘙痒是长期透析患者一个令人烦恼的临床问题,甚至使患者对未来失去信心。研究发现,在透析患者皮肤存在多种病理变化,皮肤肥大细胞增多,活化后发生脱颗粒现象,释放组胺等生物活性物质。体外循环设备(如透析器、血管路等)也可活化循环中的粒细胞并释放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如组胺等,皮肤活检还发现瘙痒的透析患者皮肤钙、磷等矿物质含量增高;甲旁亢等诸多因素均参与了该病的发病过程。治疗方法:局部外用药、物理治疗、紫外线光照、口服活性炭、抗组胺药、甲状旁腺切除术、充分透析等,瘙痒症状虽有改善,但均不理想。常规血液透析是以清除小分子毒物为主,随着透析时间的延长,甲状旁腺素、多胺类等中、大分子毒物在体内蓄积,导致各种并发症更加突出。而血液灌流能清除中、大分子物质,故组合型人工肾(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其功能互补,能有效清除各种小、中、大分子毒物。经本研究表明各组治疗前后患者皮肤瘙痒明显缓解,疗效显著。
  而中医认为,尿毒症合并皮肤瘙癢主要是因为脾肾两虚,则气血不足,血虚生风,生燥,肌肤失于濡养,从而造成肌肤干燥、脱屑、瘙痒等;其次此类患者多为久病,则久病必瘀,瘀血现象更加重了血虚生风的发生[3]。故笔者采用具有养血活血、疏风除湿止痒之功效的胜湿止痒汤组方制剂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组方中,苦参、白芷清热解表,蝉衣、地肤子、白藓皮祛风除湿止痒,川芎、当归活血化瘀,除湿排毒,细辛疏风通络,开通毛窍,使腠理开合,从而促进湿浊自腠理而出。皂角刺可抑制肥大细胞依赖性过敏反应,经研究发现,此作用是通过抑制肥大细胞释放组胺而实现的[4】。总之组方中诸药合用,共奏祛风燥湿、排毒止痒之功。
  经本研究发现治疗组、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提示这两种治疗方法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均有显著疗效;而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亦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胜湿止痒汤组方在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的过程中有其独到的优势,是中医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的一大特色,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质刚.血液净化学[M].2版.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626-627.
  [2] 杜美娟,温玉玮,孙丽华.中药药浴治疗尿毒症合并皮肤瘙痒症15例 [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4,16(2):126
  [3] 杨双莲.中西医结合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1):110,130
  [4] 熊正国,张长城,袁丁.皂角刺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山东医药,2007,47(20):112
其他文献
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导致的不良后果如不良反应的增多,细菌耐药性的增长,以及治疗的失败等已受到的广泛关注,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对小儿危害极大,本文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详细地阐
【摘 要】探讨玉屏颗粒防治儿童支气管哮喘的效果。方法:选择2009.6-2011.6本科支气管哮喘住院患儿62例,分为玉屏风治疗组(32例)及对照组(30例),前者持续口服玉屏风颗粒二个月,后者未服用,二个月内比较哮喘发作次数, 每次发作时限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二个月内哮喘发作(1.5±1.1)次,每次发作(5±1.35)天,对照组哮喘发作(3.5±1.96)次,每次(8±1.95)天
期刊
目的观察血糖对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PCI患者144例,根据血糖分为三组,A组11.1mmol/L,33例。术后1周内行
笔者运用中药火疗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48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rn一般资料
目的 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的原因,临床处理及妊娠结果.方法 对195例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采用宫缩抑制剂抑制宫缩,抗生素预防感染,地塞米松促胎
为应对战争、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稀有血型等突发公共事件(以下简称突发公共事件),保证迅速、高效、有序、安全地满足临床紧急用血的需要、最大限度地
RNAi(RNA interference,RNAi)指将与内源性mRNA互补的dsRNA(double-stranded RNA,dsRNA)导入细胞后,引起该mRNA特异性的降解,导致mRNA编码的基因不能表达,发生基因沉默.RNAi
【摘 要】目的: 探讨自拟消白汤治疗气滞血瘀型白癜风的临床疗效,以寻求更有效的治疗策略。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予自拟消白汤煎服,每日2次,每次100ml,外用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照射,起始剂量0.2J/cm2,以后每次递增0.1J/cm2,每周2次。对照组30例,只用NB–UVB照射,方法同治疗组。2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70.0%,对照组有效率
期刊
目的 了解和探讨血小板假性增高的原因及分析方法.方法 57例门诊患者采用电阻型、SCC型血细胞分析和人工计数下的结果比较.结果 57倒患者都均为假性增高.结论 对不明血小板增
【摘 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期浆细胞性乳腺炎有效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慢性期的PCM的临床资料,采用外科手术为主、内服中药为辅。结果:随访6个月-6年,1年以内者5例,未见复发;l-5年者43例,41例无复发,2例(40岁以上)分别于术后7个月和13个月再发脓肿,行乳房单纯切除而治愈;8例乳房外形较差的患者,6例术后半年逐渐恢复呈半球形。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期的PCM疗效肯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