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庙之“下马碑”

来源 :走向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8521843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孔庙,又称至圣庙,是祭祀孔子及其夫人亓官氏和七十二贤人的地方。这个建筑群和北京的故宫、承德的避暑山庄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三大建筑群體。从汉代开始,修筑孔庙就成为国家的事了。而唐代至元代,其间有修建也有焚毁,但是孔庙已经初具规模。明清时期是孔庙的完型时期,经过不断地扩建和修治,许多的肢體已上升为皇帝的规格。
  在孔庙,共保存了各个历史时期碑石上千块,而在孔庙大门东墙外面有“官员人等至此下马”的碑刻,则表明了古人对孔子的尊重。下马碑、下轿碑是公元1191年专立的,西边的碑早毁坏,东边这块碑上写“官员人等至此下马”。
  穿过曲阜城的南门,便来到了孔庙的起点“金声玉振坊”。过了牌坊就到了“旱桥”。这是一座单孔的石拱桥,原来下面是有水的,可是后来被石头盖了起来,就成为旱桥了。桥的东西各有一棵古树,称为“二柏担一孔”。桥北的东西两面还有两块石碑,称为“下马碑”。武官到此下马,文官到此下轿,包括从这里经过的所有人,天子也不例外。
  在古代,稍有点身份的人,多以马为代步工具。与骑马文化相关,就产生了上马石、下马碑、拴马桩。
  “下马碑”为昔日皇家设立的谕令碑,是一种显示封建等级礼仪的标志,上书“官员人等,至此下马”字样,使人感受孔庙的威严。
其他文献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中国的富人们对以“L”字开头的奢侈品牌都很热衷路易威登(LouisVuitton)、兰博基尼(Lamborghini)、卢浮(theLouvre)和拉菲(Lafite)。不过这只是句玩笑话,碰巧这些耳熟能详的奢侈品牌都是以字母L开头而已。事实上,不论以何种字母开头,也不论你是来自欧洲,还是来自别的发达国家,诸如此类的品牌几乎都存中国找到了第二春。  存取悦中国“金主”的道路上,各
期刊
一味地“沉迷”在文字和语言里面,对文字的锤炼打造和摸索的结果,就是成为一个名符其实的职业作家。随着非凡的文字连缀能力的形成,其职业技巧会越来越高,杜撰本领越来越大。一切将变得容易,创作似乎是伸手可及的事情。一种职业作家才有的生活习惯与氛围,从此将把他层层包裹起来。可是如果在这样的氛围和环境里闷得太久,闷得透不出气来,又会“发馊”。  作家写久了,词汇很多,脑子里还没有想出东西来,笔一落纸就可以“生
期刊
巍巍大汉帝国,给我们留下了无数珍贵物质和精神财富,2007年山东东平县出土的批彩色壁画墓,就是这些财富中一颗闪亮的珍珠。  东平,历史文化悠久,尤其是在两汉时期兴盛一时,地属东平国,现境内有大量汉代文化遗存,目前发现遗址52处、墓地42处,集中在汉东平国都城周围。汉代墓葬有石椁墓、砖室墓、石室墓等多种样式,多次发现汉代壁画墓,证明东平在汉代不但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而且流行在墓室中装饰壁画的风俗。 
期刊
有人说,博物馆是一座城市的眼睛,从中能体现出这个城市的灵魂样貌。提起青岛的博物馆,人们脑海中浮现的多是青岛博物馆、海军博物馆这些历史悠久、声名在外的“大眼睛”。实际上,青岛还有许多值得细品的“点睛”博物馆一一这一个个别有味道的灵动秀“眼”,或专业或特色,让人更立体、更全面的认识青岛、认识这座城市的历史和文化。虽然它们的知名度尚未飞升,但却不乏瑰丽神奇、妙趣横生之处。  5月18日——世界博物馆日即
期刊
自从进入商业时代,新兴词汇如雨后春笋般批量生产,如天女散花般大量传播,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目不暇接也要接,不接是不行的,不接就“Out”了,跟不上时代步伐了。好吧,那就愉快或者无奈地接受各种新兴词汇吧。于是,大家在酒桌上,在文章里,几乎在任何需要“表达”的场合,中西词汇混合着说,新老词汇搭配着用,好一派“混搭”风光。  混搭也是一个新兴的中文词汇。據说,它脱胎于英文Mix and Match,
期刊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漫步中国太阳城——德州,次第林立的高楼大厦、四通八达的交通路网、绚烂多姿的公园景观……一幅幅令人心醉的靓丽和谐新画卷展现眼前。这是德州飞速发展的真实写照,是德州城市建设的累累硕果。近几年来,德州市新建、改造30多条道路、10多座桥梁,全面开展城区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各项功能明显提升。在城市建设的大潮中,活跃着一支默默无闻、甘于奉献的队伍——德州市财政评审。
期刊
青春接力,接力中国!  90年前,一批接受了新思想的青年,充当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急先锋,开辟了中国民主与科学的先河,奠定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根基。  60年前,无数青年投身新中国建设的热潮,在最艰苦的条件下忘我工作,用热血与汗水完成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积累。  30年前,借助改革开放的东风,一代青年在世界的舞台上施展才华,带来30年经济的突飞猛进,令世界刮目相看。  今天,历史的接力棒传到了这一
期刊
英雄的颂歌    上世纪50至70年代是一段崇尚英雄的火红岁月。  什么样的人是英雄?电影《英雄儿女》应该给出了标准答案。大凡40岁开外的人眼前定会浮现出片中王成手持爆破筒,从战壕中一跃而出的英雄形象,耳边也一定会响起那首曲调激昂的《英雄赞歌》。“为了胜利,向我开炮!”——王成的形象,在相当长时间里,是中国军事题材电影人物形象的标杆,也成为那个时代青年人形象的代表。  对刚刚解放的中国而言,电影以
期刊
新建成的泰安市儿童福利院坐落于巍峨的泰山脚下,是一所集医疗、康复、特教、护理等功能于一体的社会福利机构。在这个承载了全社会关心、关注和关爱的地方,共收养孤儿和弃婴160余名。  福玉是生活在泰安市儿童福利院的一个很特别的孩子,身高不到1.2米,已被确诊为“侏儒”。他是1999年被送到福利院的,身世不明,据猜测,可能是1998年出生后被遗弃的。  福玉在福利院生活了10多年。福利院的爸爸妈妈们都亲昵
期刊
郭英华选择中国人物画来进行艺途上的锤炼,无疑是他对自己能力的最好检验,因此他像一个目标明确的行者,每一步都结结实实地指向前方,指向他心中温暖的高地。  关注生活,表现生活,讴歌生活,这是郭英华多年来所孜孜不倦追求的。它像一个重要的命题,在画家的心里牢牢地扎下了根——观察、关注,情随时代;表现、描述,有感生发;讴歌、赞美,赋予诗意的表达。总之,在生活中发现,在现实中思考,在岁月中讲述着自己的情感经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