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中职《网络营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来源 :中国新通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sxw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互联网在各个领域中也得到了有效渗透,消费者消费方式、信息获得方式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企业对于网络营销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升。《网络营销》课程现如今更是成为电子商务专业核心骨干课程,本文则是从网络营销课程教学现状着手,对“互联网+”背景下中职《网络营销》课程教学改革措施展开了探讨。
  【关键词】    互联网+    中职    《网络营销》    教学改革
  引言
  21世纪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时代,在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与更新的环境下,群众生活方式也在这一过程中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网购更是成为大众十分熟悉的词汇,为消费者提供了较多的选择与对比,直接打破了传统购物空间的束缚,同时也为更多的商家提供了市场与机会。身处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虽然我们日常生活也因此而获得了极大的便利,可是市场经济也因此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网购的繁荣发展,也衍生出了网络营销,中职《网络营销》课程教学近几年更是广受关注,而为了有效提升教学质量,本文也就“互联网+”背景下中职《网络营销》教学改革展开了如下探讨:
  一、“互联网+”背景下中职《网络营销》课程教学现状
  网络营销课程是中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必修课程,身处在“互联网+”背景下,中职《网络营销》课程教学改革也广受关注,可是就目前中职《网络营销》课程教学现状来分析的话,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1课堂理论知识多,学生动手实践少
  就目前中职《网络营销》课程教学现状来分析的话,其教学活动实施大多是以课堂讲解为主,而且讲解的内容大多是理论性知识,亦或者是适当辅以企业案例来对学生进行教学,借此来有效强化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运用和感知,可是大多数案例均是来与教材亦或者是网络,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再加上教师自身也缺少企业实践经验,对于案例的分析也大多局限于理论方面分析,无法有效提高学生实践技能[1]。除此之外,在课程学时分配这一点上,虽然有考虑到理论学时与实践学时的匹配性,同时也安排了实训环节,可是实训内容大多是借助于模拟软件、测试题而展开的,学生很少有机会真正接触到真实的工作场景,这种情况下学生实践能力自然也无法有效提升,无法真正满足企业对于网络营销人才的专业诉求。
  1.2教学内容与岗位实践脱节
  互联网作为发展较为迅猛的一个行业,网络营销自然也变化十分迅猛,尤其是在4G技术不断发展之后,网民也开始逐渐聚集于手机端,这也促使新的营销方式开始出现,如短视频营销、裂变音效、自媒体营销等等,可是《网络营销》课程教学活动在实施的时候,却因为教材编写滞后而促使教学内容与学生岗位实践脱节,无法及时因为网络环境变化来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也无法对学生进行最新的网络营销理论与方法教学,不利于学生岗位适应能力提升。
  1.3课程考核评价体系不合理
  考核评价方式是否全面合理也会直接对中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造成影响,就目前中职《网络营销》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实施情况来分析的话,其也存在着不合理的现象。首先,没有展开全过程考核评价。现如今大多数中职学生在考核评价的时候,主要是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终结性的考核、另一种则是过程性的考核,而这两种考核方式都无法准确体现出学生学习情况。其次,课程考核评价方式较为单一,大多是以教师评价为主,企业、学生很少参与到评价之中,不利于学生能力发展[2]。
  二、“互联网+”背景下中职《网络营销》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在上述分析中我们了解到“互联网+”背景下中职《网络营销》课程教学现状,而要想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优化中职《网络营销》课程教学,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展开教学改革:
  2.1借助多种手段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网络营销》课程教学活动在实施过程中,需要积极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即将理论讲解与实践操作放在同等位置,在强化学生理论知识掌握与理解的同时,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而对于这一点,教师可以从以下几点来设计:
  1、尊重学生主體地位,注重实践能力培养
  教师在开展《网络营销》课程教学的时候,一定要注重学生主体地位,在教学课堂上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将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有效实施学中做、做中学、工学结合的行动导向教学,并且在教学实践期间采用任务驱动法来对学生进行教学,结合课程教学内容来为学生布置相应的实操任务,从而有效促进小组协作与实践操作,最大程度优化《网络营销》课程教学。
  2、采用理论讲解—模拟训练—实践操作模式展开教学
  首先,教师在进行理论讲解的时候,主要是为学生讲解网络营销基础知识、策划营销活动需要注意的事项、主要的营销手段等等,借此来帮助学生构建出网络营销思维,为学生今后实操奠定良好基础和保障[3]。其次,在模拟训练这一环节,则可以积极借助于企业经营沙盘、教学软件来直接模拟企业岗位工作过程,让学生在模拟操作、角色扮演体验中有效把握今后工作内容以及流程,促进理论知识与实践的有效结合,从而有效优化《网络营销》课程教学。最后,在实践操作这一环节,中职学校则需要强化与企业之间的合作,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来改革与创新《网络营销》课程教学,将教室搬入企业,带领学生进入企业学习与参观,亦或者是直接将一些企业项目交由学生完成,这样学生就能在实践操作中逐渐提高自身网络营销技能,从而优化教学工作。
  3、鼓励学生参与技能大赛
  技能大赛能够有效检验学生学习效果,同时也能有效锻炼学生问题分析与处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整合与应用理论知识的能力。为此,教师在开展《网络营销》课程教学改革的时候,还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互联网+”大学生创业大赛、全国职业院校技能的活动之中,通过这一方式来有效提高学生对于《网络营销》课程内容的把握和应用,有效优化课程教学。   2.2教学内容与企业岗位能力要求有效衔接
  “互联网+”背景下中职《网络营销》课程教学改革要想顺利开展,还需要强化教学内容与企业岗位能力要求的有效衔接,这样才能进一步优化教学、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对于这一点,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1、提高教师业务能力
  《网络营销》课程教学内容之所以会和企业岗位要求脱节,一方面是因为课程教师是直接从毕业生进入校门的,虽然他们理论知识十分丰富,可是却缺少网络营销相关工作经验,对于网络营销工作岗位实际诉求缺少有效认知,这种情况下自然无法有效开展《网络营销》课程教学。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认为中职《网络营销》课程教师一定要不断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在工作的同时主动参与到网络营销方面的线下培训、自主学习网络课程活动之中,尽可能熟悉大数据营销、短视频营销等一系列相关的行业知识,从而有效促进课程内容与企业岗位要求的有效衔接[4]。
  2、深化校企合作
  中职《网络营销》课程教学改革实施过程中,还可以深化校企合作,让企业导师进入课堂,借此来进一步实现岗位与教学的有效衔接。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和企业人员可以一同制定出相应的授课方案,以职业能力作为主线来对学生进行课程教学,同时结合学生今后岗位实际要求来对学生进行技能培养,从而有效提高学生职业能力。
  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实践期间还可以邀请导师录制微课视频,亦或者是展示岗位具体操作流程,在学生完成实操之后,邀请企业导师来对学生完成的成果进行评价,从专业角度来给出建议,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学生认知,促进教学改革与优化。
  2.3教学评价体系改革
  “互联网+”背景下中职《网络营销》课程教学改革,除了上述两点之外,还需要做好教学评价体系改革,积极开展全过程、全方位、多主体教学评价,从而有效发挥出教学评价的积极作用。
  1、对学生学习全过程展开评价
  在对学生学习进行考核评价的时候,需要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以及学习结果这两个方面,而在这其中学习过程评价是很多教师会忽视的部分。在中职《网络营销》课程教学改革期间,教师一定要关注学生整个学习全过程,可以在评价的时候将学生学习过程分成三部分,其分别是课前预习、课上学习、课后拓展,其中课前评价主要是基于教学平台微课、自测题来开展;课堂教学则是借助于课堂、课程平台来对学生课堂讨论以及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而课后拓展方面的评价则可以借助于网络教学平台后台数据来进行评价。除此之外,教师对于学生的考核与评价不能只是局限于知识掌握,还需要涉及到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动机、学习积极性等多方面。
  2、结合岗位诉求开展考核评价
  中职《网络营销》课程教学评价体系改革过程中,还需要结合岗位知识与能力要求来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中职学校本就是以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为主,所以其教学内容大多是围绕着学生职业能力而展开的,教师在进行考核评价的时候,可以强化与岗位诉求之间的衔接,及时考核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技能以及岗位知识基础,如资料收集与运用能力、网页制作能力、用户体验能力等等,这样才能有效优化课程考核评价体系[5]。
  3、丰富评价主体
  中职《网络营销》课程教学评价体系改革过程中,除了上述两点,教师还需要丰富评价主体,改变传统单一教师评价主体的现象,将学生自评、小组内评价、小组互评、企业评价等多方面主体有效联系在一起与创新《网络营销》课程评价体系,从而有效促进学生在多元化评价主体评价中得到發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背景下各个行业都因此而受到了影响,群众生活方式以及消费行为也发生了显著变化,企业在发展与运营过程中也越发注重网络营销,这也进一步提高了《网络营销》课程教学改革必要性。为此,中职院校在开展《网络营销》课程教学的时候,一定要紧跟“互联网+”时代发展步伐来不断创新教学理论和教学手段,以全新的课程内容、课堂设计以及教学安排来优化《网络营销》课程教学,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网络营销能力,为其今后就业与发展打好基础。
  参  考  文  献
  [1] 陈明三. “互联网+”背景下中职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以《市场营销》为例[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 000(008):111-113.
  [2] 朱磊. 《网络营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 科技信息, 2010, 000(021):102-103.
  [3] 徐慧剑. 面向不同专业的网络营销课程分类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 现代职业教育, 2017(31): 154-155.
  [4] 许莹. “互联网+”背景下《网络营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 现代营销(信息版), 2019(10):102-103.
  [5] 骆韵婷. 中职学校《网络营销》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 经营管理者, 2017(16):393.
其他文献
1 序言国际海事组织(IMO)第43届海上环境保护委员会(MEPC 43)于1999年6月28日至7月2日在伦敦总部召开。76个成员国政府和香港、澳门派代表出席了会议,8个联合国专门机构代表
本文首先分析了军工企业面临的安全形势以及物资选用管理系统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然后对现阶段军工企业物资选用管理系统出现了哪些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相对应提出解决措施.
本文将详细介绍可逆式水轮发电机组镜板形貌视觉测量技术的主要内容与理论依据,通过专业的研究与调查,以十三陵电厂水轮发电机组的测量为例,全面展现了定向算法、标定技术、项目应用系统与运用过程等的设计,从而增进了人们对视觉测量技术的了解,在日后的使用中奠定适宜基础。
随着计算机的不断普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范围越发广泛,但互联网技术除了为人们带来了无数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些许的安全隐患.本文将针对大数据下的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进
【摘要】 本文对直播卫星综合客服系统的建立及开发要点进行了分析。概括性地介绍了综合客服系统的系统框架及各模块基本功能,提出了层次化的架构设计,阐述了综合客服系统的业务实现等功能。  【关键字】 直播卫星 综合客服系统 架构设计 业务功能  引言  直播卫星广播电视是从根本上解决广大农村用户收听收看广播电视的重大举措,是构建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有利于提高广大农村地区的文
云计算已经成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基础,云计算安全状况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前景.在国家网络安全等级保护2.0标准下,本文针对云计算面临的安全威胁,依据云计算安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呈贡大学城6所高校为代表,对云南省高校业余自行车运动的参与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以期分析制约高校业余自行车运
【摘要】 随着社会各个领域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思考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生产效率已成为一项严峻的挑战。我国最近提出了“预防为主,综合管理第一,安全第一”的政策,逐步完善对安全生产的法律和法规,并加强对所雇用的工人的保护,尽可能的减少各种类型的转移,而且项目事故的发生是社会的主要问题。现在,我国正在成为我国建筑业发展的瓶颈,最初的一体化发展模式已不再可能实现。如果国内建筑企业想要开放市场,调整其现代性
可逆式水轮发电机组作为区域调峰和紧急事故的备用电源,是电网稳定运作、满足人们电力使用需求的重要保障。基于此,本文对可逆式水轮发电机镜板这一关键零部件进行分析,立足于境板形貌视觉测量系统意义分析设计方案,以供参考。
【摘要】 如今,通过计算机网络,人们可以进行多种多样的活动,例如与工作学习有关的资料查询、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在线购物、视频、娱乐等,在这样的背景下,现在的高中生也逐渐与互联网产生了紧密的联系,在享受互联网带来的便利时,频频出现的网络安全问题也为高中生的学习和生活埋下了诸多隐患,甚至已经产生了负面的影响,现实生活中的诸多教训,足以让我们重视高中生的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问题。本文结合近年来高中生计算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