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经阴道与经腹部彩超诊断剖宫产切口部妊娠的效果

来源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amluyundongPP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经阴道与经腹部彩超在诊断剖宫产切口部妊娠方面的具体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70例经过病理确诊的剖宫产切口部妊娠患者,按照信封法随机将患者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经腹部彩超诊断方式,而观察组则采用经阴道彩超诊断方式。比较两组患者在剖宫产切口部妊娠的诊断准确率,并分析两种诊断方法在有效性和价值层面的差异。结果:在与病理诊断结果对比后得知,观察组的诊断准确率达到了97.1%,但对照组的诊断准确率只有77.1%,数据差异性显著,结果分析具备统计学意
其他文献
慢性肾脏疾病(CKD)患者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高危人群,多国政府机构或学术团体建议优先为CKD患者接种COVID-19疫苗。血液透析患者和肾移植受者对COVID-19疫苗的免疫应答率低于健康人,增加疫苗接种剂次可能提高其免疫应答率。CKD患者接种疫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情稳定且无接种疫苗禁忌证的CKD患者均可以接种COVID-19疫苗。信使核糖核
目的:探讨CT靶扫描成像对肺部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20年12月我院影像科收治的肺部良恶性结节患者110例参与研究调查(良性结节46例;恶性结节64例),对其实行CT靶扫描、CT常规平扫,分析讨论其扫描结果。结果:CT靶扫描对于肺部良恶性结节的可靠诊断率显著高于CT常规平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部良恶性结节患者选择CT靶扫描予以诊断时,相较于CT常规平扫的准确诊断率更高,同时在将其应用于临床诊断中可快速鉴别良恶性病变,值得推行。
目的:探究头颈部CTA(头颈部血管CT造影检查)与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应用于颅内动脉瘤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1月—2021年3月行DSA手术治疗或造影,临床确诊动脉瘤怀疑动脉瘤患者共5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蛛网膜下腔出血39例,DSA检查前50例开展头颈部CTA检查,2例行颅脑CTA,以DSA诊断结果和病理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诊断方式结果差异。结果:DSA符合率、灵敏度以及特异度与CTA相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DSA测量全部动脉瘤直径与头颈CTA全部动脉
目的:探讨实时剪切波超声弹性成像(shear wave elastrography,SWE)在BI-RADS 3~5级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0年10月安顺市妇幼保健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肿瘤患者84例,共110个肿块,测量乳腺肿块的弹性模量值,比较乳腺良恶性病灶的各弹性参数的差异。结果:110个乳腺病灶中,恶性病灶9个,良性病灶101个。恶性病灶组的Emax(104.1±5.1)大于良性病灶组的Emax(32.3±2.4)、恶性病灶组的
目的:分析经阴道四维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TVS4D-HyCoSy,简称四维超声造影)评估输卵管通畅性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1年2月入院检查的280例不孕患者。对其进行四维超声造影与腹腔镜检查。以腹腔镜检查为金标准,评估四维超声造影的诊断符合率、精准度和输卵管走行检出情况,并分析四维超声造影的检查不良反应。结果:以腹腔镜结果为标准,四维超声造影对于输卵管通畅、通而不畅与阻塞的诊断符合率为94.55%,91.43%和98.42%,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四维超声造影对于输卵管阻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诊断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0月—2020年10月收治的甲状腺微小乳状癌患者5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检查,分析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诊断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准确度、灵敏度。结果:(1)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诊断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准确度为88.0%、灵敏度为88.0%,均显著高于常规超声检查(P<0.05);(2)在常规超声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病灶表现为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晰、可见轻微钙化,部分病灶可见异常淋巴结。常规超声和超声
目的:探讨术前CT诊断直肠癌分期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直肠癌患者60例,纳入对象有完整临床资料,均经术后病理证实满足直肠癌标准,且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过CT诊断。将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评价直肠癌术前CT诊断分期的价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病理证实T1~T2期28例、T3期22例、T4期10例,而术前CT诊断分期结果显示T1~T2
1例52岁男性患者因感冒自行服用复方氨酚烷胺胶囊(每粒含对乙酰氨基酚250 mg,盐酸金刚烷胺100 mg、马来酸氯苯那敏2 mg、人工牛黄10 mg、咖啡因15 mg)1粒,用药半日后出现背部红斑伴瘙痒。次日皮疹加重,遍及全身,累及口腔、眼睛、阴囊黏膜,并逐渐发展为大疱疹,表皮脱落,皮损面积达90%,伴轻度肝损伤和血糖升高,诊断为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型药疹。经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免疫球蛋白及对症支持
目的:关于CT与增强CT在诊断腹部肿瘤腹腔转移中的价值分析。方法:选取本院于2017年2月—2021年2月接收的腹部肿瘤转移的患者共32例,根据抽签法进行分组,每组各16例,分别为常规CT组和增强CT组。常规CT组患者实施常规CT进行检测,增强CT组患者实施增强CT进行检测,对比两组患者的诊断符合率,并且分析两组患者的微小种植灶的检测差异。结果:增强CT组患者的诊断符合率为93.75%,显著高于常规CT组的符合率56.25%,两组数值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增强CT组患者的微小种植
目的:探析产前胎儿病情诊断中产前B超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中,选取于2020年1月—2月于本院行产前检查的孕妇122例为研究样本,122例患者均有着完整的孕期检查资料,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各61例,一组在产前采用B超病情诊断,一组行产后检查。在产前采用B超病情诊断,并收集产前的异常诊断结果数据,将其与产后检查数据对比,评价组间数据统计学意义。结果:产前B超诊断结果分析中,共计检出12例胎儿异常情况的病理类型,总占比19.67%;经过产后检查分析得知,存在胎儿情况异常的病理类型共计14例,总占比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