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消走泄法”源流与证治

来源 :中医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mx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消走泄法"源于《黄帝内经》,方出仲景,法于北齐,详于清代,而明确提出者乃清代著名温病学家叶天士。"分消走泄法"对应疾病为暑温、湿温、湿病等,而其对应之证,乃湿热证。湿浊之邪所盘踞之处均以脾胃为主,旁及于肝,上及于肺,下及于肾,即盘踞中焦,上蒙下注,涉及肺肾。针对湿热病机,"分消走泄法"用药以"轻灵"取胜。"轻灵"二字,不但指药物气味与质地"轻灵",还指药物剂量"轻灵&quo
其他文献
采用详细的外部形态观察、内部显微结构比对以及基于翻译延长因子编码基因(tef1-α)序列的分子系统发育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鉴定出江西鹅膏属真菌的1个新记录种——赤脚鹅膏Ama
逻辑思维的塑造对化学等理工学科本科生的教育教学极为重要,也攸关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基于对化学类本科生逻辑思维培养现状的分析,本文提出了可行的实施策略,有助于推动
手性氮杂季碳3-氨基吲哚酮结构单元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和广泛的药用价值。本文以靛红为起始原料,经氨基保护、雷福尔马茨基反应、脱保护、酰化和环化等反应,最终以8步29.1%的总
从简单易得的原料炔丙胺基嘌呤出发,无金属条件下通过串联环化反应一步构建三环嘌呤核苷化合物。利用碘单质为亲核试剂对炔丙胺基嘌呤进攻环化,室温条件下,以51%-81%的收率得
药物分析实验教学是药物分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目前的药物分析实验教学存在着教学内容老套、实验仪器缺乏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期间,各高校对虚拟仿真技术(VR)在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本研究采用文献检索法结合调查法,对近十年来国内VR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
带下,一般认为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带下"泛指妇产科疾病;狭义"带下"特指"沃与血相兼,带而下"为主证的妇科疾病。隋朝巢元方之前,"带下"常指广义的妇科疾病。战国初期扁鹊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发生是气候异常变化,正气不足,邪气内干等共同作用的结果。病机特点为:早期湿毒伏于膜原,为半表半里,常可夹三阳经病变。病位在肺,尚未传变,此时是正邪交
新型冠状病毒可入侵脑内,通过影响神经系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受体功能导致疾病发生或加重。中医疫戾之邪发病急骤,传变迅速,易伤脑神而发为脑病。脑与肺脾以经络相连,生理功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可归属于中医"湿沴疫",病因病机特点为"湿沴上受,首先犯肺"。"湿沴"之气复杂多变,传变急速,易生坏病,可随地域不同而发生寒化或热化,以寒化为主生寒湿,亦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