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和富人的10大差异

来源 :钱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ryna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知什么时候,中产阶层变成了“夹心层”。即使是衣着光鲜出入高档写字楼的有房有车一族,想到物价上涨、子女教育、父母赡养、工作压力就头疼。如果是背负着巨额房贷的“负翁”,怕的就更多了,怕失业、怕房价跌、怕利率涨……
  很多白领中产其实是穷人,他们和富人之间隔着一堵墙,如何跨越这堵墙以实现财富飞跃?看看穷人和富人特质的差异,发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
  
  穷人喜欢消费、富人关注投资
  
  穷人得到一只鸡、会把鸡炖着吃了,富人会让鸡生蛋,蛋再孵鸡。
  穷人为钱工作、富人让钱为自己工作,让钱生钱。一般富足(10万—100万)的美国家庭只有20%的收入来自投资活动,而超级富豪(500万以上)的收入有43%来自于投资活动。这就是穷人和富人对金钱态度的差异。
  穷人也节俭,但往往是因为没钱,一旦有了点钱就想着去消费,过过好日子,而不会去投资。富人也消费,甚至是奢侈的消费,但他们消费的钱来自于额外收入(比如投资收益),更大份额的钱还是用于投资。
  有年薪20万的穷人,因为他们的钱变成了衣服、化妆品、汽车。也有年薪5万的富人,因为他们的钱变成了能增值升息的资产——房产、成长股,然后他们用投资赚来的钱去享受生活。
  
  穷人钻研技术、富人学习管理
  
  富人除了会用钱赚钱,还会让别人替自己赚钱,所以要学管理,懂驭人之术。穷人需要饭碗,渴望被别人选择,所以要钻研技术,让别人欣赏自己,用起来顺手。
  穷人需要稳定,希望别人给自己发放稳定的薪水,却不知道自己给别人赚了更多的钱。富人给别人发薪水,多承担风险,收益也就可能更大。
  管理是一门艺术,不能完全用技术手段实现,因为它要深谙人性。好的管理者可以不懂技术,比如让IBM起死回生的郭士纳以前是饼干厂的,而只懂技术不懂管理的人,很难成为富人。
  
  穷人买彩票、富人买保险
  
  穷人为什么买彩票,因为它可以使人一夜暴富。穷人太想改变命运了,总想着“万一”,而不想“一万”,热衷于这种毫无希望的赌博。
  富人为什么买保险,他们需要通过保险保障把极端不确定性的风险覆盖住,然后再去积极的投资和开创事业。
  彩票和保险,其实反映了穷人和富人两种不同的财富观。前者是对财富充满了不切实际的幻想,后者则是在立足现实基础上去实践创富理想。
  
  穷人害怕风险、富人喜欢风险
  
  风险和收益是孪生兄弟,不想承担风险还希望赚取巨额财富,累死恐怕都做不到。因为财富往往隐藏在未知的领域,已知领域的利润空间早就被竞争者瓜分。
  穷人不敢冒险,总希望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当然只能捡剩下的。富人喜欢风险,他知道风险的背后就是巨大的财富。当然他们不是盲目的冒险,而是基于对客观规律的认识来管理风险。
  巴菲特看起来不是爱冒险的人,但他很喜欢危机,当别人都恐惧,都被吓怕了的时候,他说机会来了。所以他是富人。
  
  穷人消磨时间、富人利用时间
  
  穷人觉得时间不值钱,甚至不知道怎么打发。富人感觉时间就是金钱,因为有很多重要的事要做。穷人也有看起来很忙的时候,但往往是由于不善管理时间。富人也有休闲的时候,但在休闲中也没停止思考事业发展,或在为了下一步的行动养精蓄锐。
  当你太闲或者太忙的时候,都不正常,需要做出改变了。
  富人善于利用别人的时间赚钱,让他人执行自己的想法,而把精力投入到未来的发展中。
  
  穷人走亲戚、富人交朋友
  
  穷人喜欢走亲戚,这没什么不好,问题是亲戚聚在一起的时候多是唠唠家长里短,打打麻将,完全是消磨时间。富人善于交朋友,扩大自己的人脉,寻找合适的创业伙伴,为干番事业做准备。不要觉得富人的人际交往太功利,功利心人人都有,亲戚之间也是互相攀比,穷亲戚和富亲戚间挺难相处的,还不如眼不见心不烦。
  跟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就会变成什么样的人,所以对穷人攀富贵没什么好鄙夷的,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而已。你要想富,就要跟富人走近些,别总有“仇富”心理。
  
  穷人赚小利、富人抓大势
  
  人穷志短,穷人会被蝇头小利诱惑,把握不住大方向,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这种心理在股市上表现得最明显,失败的散户总是好股票拿不住,赚一点钱就抛,坏股票亏一点就舍不得割,最后跌到地板价。结果赚小钱、亏大钱。
  富人的目光长远、信念坚定、相信自己的独立判断,能够稳稳的抓住大势赚大钱。穷人在小的诱惑或者风险面前会变得动摇,永远成不了大气候。
  
  穷人说的多、富人做的多
  
  有的穷人喜欢抱怨当下、有的穷人喜欢畅谈未来,无论是那一种,都是只说不做。于是前者继续抱怨却没有任何改变;后者继续畅想却没任何行动。
  富人则是做了再说,他们知道抱怨是没用的,再好的规划也只是规划,不行动就等于零。即使是前方有困难、有风险、有未知的东西,他们也要勇敢的迈出去,遇到问题再解决问题,而不是在等待中和抱怨中消磨斗志和失去机会。
  
  穷人精于算计、富人精于工计
  
  穷人精于算计,天天围着柴米油盐酱醋茶,自然如此。穷人更喜欢算计得与失,正是由于太在乎一时的得失,所以难成大事。
  富人精于工计,一本名为《管道的故事》的书中,讲了一个故事:一对好朋友给村子供水,开始时每天用扁担挑水,得到低廉的报酬。后来其中一个人建议修一条管道从河里往村子里引水,结果因为成本高而遭到同伴的反对——这就是穷人思维和富人思维的差异。
  建议引水的人会组织资源,用科学的方法做事,这样能持续稳定地获利。而那个反对的同伴总是计较一时的得失,缺乏共赢的思想。富人是拥有大智慧而不是小聪明的人。
  
  穷人舍不得鸡肋、富人舍不得机会
  
  穷人做决定总是患得患失、犹豫不决,面对未来不确定的因素,有太多的顾虑。比如因为怕失去稳定的收入,而不敢开创自己的事业。其实想想看,眼前的稳定也不过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但穷人仍然不敢将之抛弃,结果失去了更好的机遇。
  富人最舍不得的是机会,一旦机会来临,他们会立刻抓住,即使是冒很大的风险也无所谓。因为他们知道机会溜走了就不再来,不管能不能想出答案,先把手举起来再说,这样会逼着自己想办法,把机会转变为财富。
其他文献
爱情并不需要一株细弱的花朵来证明。而投资,同样不需要“过度自信”的操控。图为电影《爱不胜防》剧照。    在不确定的市场面前,最好的策略是永远带着一份谨慎,  并保持谦卑的心灵。  北京木棉花胡同的某个酒吧里,我和几个朋友玩着“三国杀”的纸牌游戏,打发着难得的周末,间或谈人生、谈理想、谈该死的房价。  处于感情迷茫期的Katze,明显不符合这和谐的氛围。只见她随手从花罐中抽出一朵鲜红的月季花,一边
期刊
一幅作品的价格高低,其本质在于艺术质量优劣与否,而非作品尺幅的大小。    书画作品的投资与收藏,不能不涉及到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书画作品的价格。书画交易的价格标准,从古代开始人们就尝试着建立。晚清民国以来,书画作品开始“按尺论价”,尤其是在上海与京津地区渐成风习,我们从吴昌硕、齐白石、吴湖帆、丰子恺等人的润格中,可见一斑。  所谓“按尺论价”中的“尺”,有两个含义:  一是指宣纸的规格,如四尺宣
期刊
专业、正规的艺术博览会上,参展的单位往往是画廊,他们推出各自代理艺术家的作品。买家可以在一天时间里,逛遍平时可能一年时间都走不完的画廊。更为关键的是,在现场上千件各类风格的作品中,通过广泛的比较,外行也可以很容易寻找到喜欢的好作品。    每年的4月和5月,在大规模春季拍卖举槌之前,照例是艺术博览会集中开幕的时间。圈内最具品质、圈外最知名的是北京的CIGE(国际画廊博览会)和“艺术北京”,另外就是
期刊
如今已经是国内一线男星的刘烨,小时候却从没把明星当回事,还差点子承父业去做照明,结果又偏偏被“一年级能给自己买BP机,二年级能买手机,三年级能买车,四年级能买房子”的诱惑骗进中戏。而如今他的理财生活同样很单纯:专心拍戏,好好赚钱。    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的刘烨有着足够的偶像外形,但这个来自东北的帅哥却走了一条细腻至极的演技派之路。  翻看刘烨的履历表,是一件让人眼花缭乱的事,从1998年开
期刊
别说你有钱  千万别说你有钱!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都市里,随随便便有套房的人就是百万富翁。但问题是:如此拥有百万资产有点“被有钱”的感觉,如何保证财富的持续增长?如何实现从百万到千万财富的质的飞跃?身边这些百万富翁们可能并没有想好。  当房地产调控重拳频出、股市“4·19黑色星期一”突然来袭,你是否想过百万资产的虚幻,就如二十多年前的“万元户”,不知不觉间也许就销声匿迹了。财富是种能力,而不是数量
期刊
“财富是时代的礼物”,为什么只有少数人能获得?  同处充满机遇的时代,富裕人士总是让自己站在时代的顶端——“无数风光在险峰”。  时代与行业发展瞬息万变,若要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你需要“理性地冒险”。    上世纪九十年代,美国的高科技迅速崛起让华尔街为之疯狂。当泡沫破灭,许多人的财富付诸东流之时,关国光却回到中国市场,再续他的互联网之梦。2009年,在他创立“快钱”第五年之际,公司创下了千亿人民
期刊
内地的新首富刚刚诞生——深圳海普瑞药业的创始人李锂、李坦夫妇,两人均是1987年四川大学的毕业生。以148元的发行价计算,两人共同持有海普瑞药业28803.7万股,身家超过400亿元。按常理推算,海普瑞药业一旦上市,很可能会取代神州泰岳成两市第一高价股。  医药行业的造富速度惊人,技术壁垒高、行业利润高和准入门槛高是根源。如创业板第一批上市的乐普医疗,短短三年间就将国内市场占有率从3%提高到26%
期刊
每个人都渴望稳定、惧怕风险,但风险无时无处不在。  人生最大的风险就是从不主动去承担风险,结果导致不会管理风险。  金融市场风云变幻,智者却能把握其中的奥妙。  成功投资源于不断的试错与领悟,直到找到适合自己的模式,把风险驯服而转化成财富。    “你好!我是许一力。”,一身休闲装的年轻人面带微笑的大步朝记者走来。早从朋友那听说有这么一个从炒权证三十万起步变成千万富翁的牛人,此时却很难将眼前这个斯
期刊
从来就不存在两个完全一样的家庭财务体系,即使家庭成员、年龄、结构、收入相同,也会因未来的生活目标不同而大不一样。任何家庭保障规划系统都不能脱离整体规划单独进行,否则一定会影响其他家庭计划的落实。    上有老、下有小,这样的生存状况应该是广大35-40岁人群的真实写照:既要在事业上奋发图强,还要养育年幼的孩子,更要照顾年迈的双亲。如此多需要同时兼顾的事情,在保障规划上如何划分轻重缓急,需要选择哪些
期刊
有人说,富人之所以富得起来和实力无关,这只关乎于“宇宙概率”幸运二字;还有人说,富人天生拥有磁力,无论金钱名誉,总是自动聚拢在他们周围,其事业成功几率也远远高出普通人几百万倍。如果撇开这些略带酸葡萄心理的猜测,从那获得巨大成功的人物故事中,究竟能发现些什么——    探寻未知,胆识绝不是鲁莽    当年盖茨离开校园创办微软公司时同样受到很多人的反对,包括当时支持黑客文化的那群人,但他坚持按照自己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