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多维协同电力市场体系

来源 :电力系统自动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1231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构建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电力市场体系,既是实现能源电力转型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在全面分析新型电力系统结构改变给电力系统带来的变化与挑战的基础上,构建了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目标、时间、空间、价值、主体多维协同的电力市场体系。围绕安全保供、低碳转型与经济的多目标协同,中长期、现货与实时运行的多时间协同,多层次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多空间协同,安全-绿色-经济的多价值协同,新型市场主体快速发展下的多主体协同五方面关键问题,提出了多维协同的市场设计思路和核心机制。最后,给出了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实施路径和建议。
其他文献
热能是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球约90%能源是热能的转换、传输和储存。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储能成为促进新能源大规模、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其中热储能是储能中最具有应用前景的技术之一。分析国内外热储能最新发展动态,重点介绍熔盐储热和固体储热的典型应用场景和发展建议。热储能可为绿电供热提供热能储存,解决绿电供热成本高的问题,也为新型电力系统提供巨大的可调节负荷资源。
期刊
以葡萄糖(G)、尿素(U)、碱式碳酸盐和碳酸钾(PC)分别为碳前驱体、氮掺杂剂、反应性硬模板和活化剂,采用模板碳化-化学活化法合成了层级多孔氮掺杂碳材料。研究了各前驱体质量比、硬模板类型对其结构进而对其用作超级电容器电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800℃裂解温度下,G、U、碱式碳酸锌(BZC)和PC的质量比为2∶1∶2∶2时,制备的多孔氮掺杂碳(G/U-BZC-PC)呈现出珊瑚状、多级孔(微-介),
期刊
木质纤维素是地球上最为丰富的生物质资源。能够降解木质纤维素的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在食品、饲料、纺织行业已获得广泛应用,在精细化学品和替代能源的生产方面也展现了巨大的应用潜力。以里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草酸青霉(Penicillium oxalicum)、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嗜热毁丝霉(Myceliophthora thermophila)等为代表
学位
理解是个体内部的心理现象,可根据个体所表现出来的外部行为衡量理解的特征与水平。为了促进理解,需要构建基于核心概念等理解的表现性评价质量框架,进而使评价活动变得有效与可靠。表现性评价质量框架包括表现性目标、表现性任务、表现性规则及表现性教学,教学实施中应设定理解目标,关注评价的整体性;紧扣理解要素,凸显评价的针对性;着眼理解层级,发挥评价的发展性;贯穿理解过程,促进评价的一致性。
期刊
传统的热设计分析方法不能系统性地找出航空电子设备热设计各相关维度中存在的薄弱环节,难以满足航空电子产品高可靠性的设计需求。在分析热设计评估工作开展的现状和总结热设计相关要求的基础上,文中提出了一种在产品研制阶段对电子设备可靠性热设计进行分析评价的方法,并以某功能模块为例说明了该方法的实施流程。这种以控制与热设计相关的影响要素为目标的可靠性分析评价方法,能在设计早期更全面地分析和发现产品可靠性热设计
期刊
<正>2024年2月22日,南方电网公司召开新型电力系统技术研讨会,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总结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工作成效,分析问题、统一共识、明确任务、凝聚合力,科学谋划全面启动新一阶段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更好支撑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公司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钱朝阳出席会议并讲话。公司董事、党组副书记刘启宏,党组成员、副总经理贺晓柏、王绍武出席会议并提出工作要求。
期刊
随着人们对电子产品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利用失效物理方法识别产品潜在的薄弱点在产品设计中备受关注。基于失效物理理论,采用可靠性仿真分析方法,对电子程控器进行可靠性分析。通过建立电子程控器数字样机模型,开展相应的应力分析与故障预计,评估电子程控器可靠性指标平均首发故障时间(MTTFF),并根据仿真分析发现的薄弱环节进行优化设计。结果表明:可靠性仿真的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相差较小,可以作为型号可靠性指标
期刊
<正>为推动新形势下配电网高质量发展,助力构建新型电力系统,2024年3月1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了《关于新形势下配电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主要内容如下。总体要求。指导思想:紧扣新形势下电力保供和转型目标,有序扩大配电网投资,协同推进配电网建设改造,系统推进配电网与源荷储科学融合发展。基本原则:坚持安全供电、绿色发展、统筹衔接、科学管理。
期刊
为了使配电网拥有更高分布式光伏消纳能力,本文在DIgSILETN仿真软件平台中构建了具有集中式储能和分布式光伏的配电系统,针对分布式光伏接入配电网从协调控制、电压分布等方面实施了适应性分析。同时以某配电网10 kV馈线数据为基础,完成了相关模型建立工作,了解了其在不同工况下的特性,借助研究结果,证实了有源配电网运行策略能够满足有效性和正确性的要求。
期刊
<正>2019年,全球新发结核病患者约996万例,我国发病例数位居全球第3名[1]。中枢神经系统结核(central nervous system tuberculosis, CNS-TB)有3种临床形式,分别为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osis meningitis, TBM)、颅内结核瘤和脊髓蛛网膜炎(spinal arachnoiditis, SA)[2]。既往研究表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