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HJ-1CCD数据的九龙江口湿地资源监测

来源 :湿地科学与管理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X3953814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福建九龙江口地区为研究区域,利用2008年和2012年的国产环境一号(HJ-1)CCD数据,综合利用监督分类、非监督分类和知识规则相结合的方法对湿地进行分类和专题提取。结果表明:与2008年相比,2012年九龙江口湿地总面积有所减少。天然湿地中河流的面积减少,主要转为滩涂、红树林和其他。养殖场的面积增加最多,主要由农田、河流和其他转化而来;而农田的面积减少最多,主要转为养殖场、林地和其他。快速城市化对九龙江口的湿地影响很大。
其他文献
2011年5月24日上午,全国林业血防专家指导组在武汉召开了湖北省林业血防工作座谈会议。中国林科院首席科学家、国家林业血防专家指导组主任彭镇华.专家指导组成员程明虎、孙启
研究运用生态经济学和资源环境经济学等有关理论和研究方法,利用前人已有调查资料,对闽江河口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做了较全面的评价,拟为保护湿地和公共决策提供
2011年4月12日成立的以安徽省政府副秘书长程中才为主任.全国林业血防专家指导组彭镇华主任为顾问的安徽省林业血防专家组.近日对安庆市大观区.宜秀区和望江县的林业血防工程和
阐述了目前盘锦芦苇湿地的生产现状,分析了制约芦苇产量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提高芦苇产量的有效对策,并全面分析了实施各项对策后产生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以期为盘
  血吸虫病是与生态环境关系最为紧密、受生态环境影响最为直接的疾病,环境的变化显著影响着血吸虫病的发生和流行。血防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文章就林业血防生态
"十一五"期间,安徽无为县完成血防工程造林4.4万亩,在沿江疫区形成了以杨树为主的产业经济,不仅改善了疫区的生态环境,更为疫区群众生活质量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多次受到上级
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能够将湿地各项服务功能价值货币化,提供直观的经济数字,是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评估方式。其技术仍处在探索阶段,尚不完善,在应用中反映出许多问
在林业血防"十二五"开局之际,安徽省党组决定加强林业血防技术培训,全面促进林业血防工程建设,这是林业血防形势发展的需要,也充分体现了厅党组对林业血防工作的重视和决心。
林业血防是血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预防血吸虫病的生态措施,在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中有着积极的作用。“八五”以来.在国家林业局和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下.在省委、省政府的直
中国疾控中心寄生虫病研究所采用地膜覆盖技术对土内钉螺及螺卵的灭杀进行了研究,郭家钢研究员和祝红庆副主任技师通过对四川的现场调查、数据分析证明,地膜覆盖不仅对土壤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