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注射治疗肝癌介入术后呃逆33例

来源 :新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l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呃逆是肝癌介入治疗后临床上常见症状,尤其是生长位置接近于膈肌的肝癌患者,在介入治疗后,常出现呃逆现象,影响休息、饮食、睡眠,甚至导致患者烦躁不安,病情加重.近年来,笔者采用穴位注射治疗肝癌介入术后呃逆33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rn33例肝癌患者中,男27例,女6例,年龄38岁至78岁.均行肝动脉栓塞化疗.术后24小时内出现呃逆者30例,24小时至48小时出现者2例,48小时以上出现者1例.rn治疗方法:取穴:双侧内关穴.用药:氯丙嗪注射液;规格:25mg/mL.操作:取1 mL注射器抽取氯丙嗪1 mL,常规消毒双侧内关穴,针刺得气后,每穴注入药液0.3 mL至0.5 mL.每日1次,5次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痊愈31例(治疗1个疗程,症状消失),有效1例(呃逆次数减少,但未完全停止),无效1例(治疗1个疗程仍呃逆不止).总有效率为97%.rn肝癌介入治疗后引起膈肌痉挛,考虑可能为进行肝癌栓塞化疗过程中,碘油化疗药混合物经吻合支血管逆流入膈下动脉,形成一种刺激,引起膈神经兴奋导致膈肌痉挛.内关穴通于阴维,能宽胸利膈,氯丙嗪抑制延脑呕吐中枢.因此,内关穴注射氯丙嗪能有效解除膈肌痉挛.本法疗效肯定,费用低廉,值得推广.rn(李誉摘)
其他文献
开窗侧钻小井眼钻井水平技术是一项建立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创新的新型工艺技术,同时这种技术也是钻井工艺提升到一个新层次的最关键标志。本文着重针对开窗侧钻小井眼钻井技术以
期刊
我国塑料工业是世界生产大国、出口大国、消费大国。数据显示,2012年合成树脂表观消费量为7 036万吨,塑料制品表观消费量约为8 400万吨,约占世界塑料消费总量的1/3。据统计,
摘 要:本文结合笔者多年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实践,对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存在问题和处理措施进行了阐述,并对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模式创新进行了思考和总结。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质量;监督与管理  一、房屋建筑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分析处理  近几年来,笔者参加了大量砖混结构房屋的质监、检测及工程质量事故的处理,发现在结构上存在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这个问题就是:一般认为砖混结构房屋结构形式简单,一般
期刊
目的应用斑点追踪成像(STI)技术评估川崎病(KD)患儿急性期及恢复期左心室(LV)扭转参数的变化,探讨扭转参数在评价KD患儿LV心肌力学改变及预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使用STI分析8
建立离子色谱法测定固定污染源有组织废气中硫酸雾的分析方法,采用美国戴安公司ICS-90A离子色谱仪,色谱柱为IonpacAS22分离柱,以去离子水为再生液以及氢氧化钾体系的自动淋洗装
为了探讨介入性肾动脉栓塞化疗 (TACE)作为一种术前化学治疗(化疗) 方法治疗巨大或晚期肾母细胞瘤的可行性,对10例巨大或晚期肾母细胞瘤术前行TACE,栓塞剂为40%碘油(或超液化
验光室的光线强度对验光结果会带来一定的影响,那么验光室的光线是暗好还是亮好,哪种光线强度下的验光结果会更准确,验光人员各有看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