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建筑工程中,施工质量管理主要是指施工单位在工程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施工管理人员充分把控各个施工项目的质量,在工程建设中不断完善施工方案,并按照施工方案中的要求进行高效、安全、合理的施工质量进行管理,把握施工方案的可行性与完整性,进而确保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因此,在建筑工程實际的施工中,施工质量管理人员必须结合项目工程的实际情况,对各类现代化质量控制措施进行充分的利用,从根本上提高我国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水平。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
1、建筑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1.1缺乏对原材料采购环节的严格审核制度
目前多数建筑施工单位只关注各个施工阶段的技术指标和最后审核结果,甚至铤而走险的弄虚作假以使工程通过审核,也不愿从源头抓起,对各种物料的采购和进场进行严格的层层把关,这使得大量的低质原材料通过各种渠道被投入使用,各种施工设备的审核浮于形式,要求不严格,尤其对于大型机械设备的运转状态无法做到精确的评估,致使建筑设备老化严重,在施工过程中时有故障发生,严重影响施工进度,降低了工作效率,也为将来建筑的安全使用埋下隐患。
1.2 施工工程中监理制度不完善
出于对经济利益的追求,部分监理单位承接一些超出自身能力范围之外的监理工作,其监理队伍的人员配置、各项素质都不足以承担接受的工作。部分监理人员不具备满足当前岗位的技能证书,施工现场的监督制度不完善,没有足够的专业素养,在施工现场发挥不出监理工作的作用,这都导致施工工程管理工作难以推进。还有部分监理人员为了追求工期进度没有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工程验收,导致工程存在质量隐患。
1.3施工人员的素质存在参差不齐的现象
施工人员作为工程质量保证的关键因素,其素质与专业技能对建筑施工质量产生实际性的作用。然而当前存在施工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施工人员专业技能不过关等种种现象,直接威胁在建工程的质量,从而为该建筑工程的后续工作以及建成交付埋下质量安全隐患。
2、建筑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2.1建立质量控制体系
现代管理的理念是以项目为中心进行动态控制,要建立健全质量控制体系,就要以现场施工管理组织机构为主体,因地制宜地考虑到现场的实际情况,对目标管理体系、基本管理制度、业务职能分工、内外沟通协调关系网络及其运行措施、现场施工质量计划、施工组织设计文件、主要工作流程、现场施工质量控制点及其控制措施等施工质量控制体系的主要内容进行合理规划。做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前提是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制度,必须把相关制度建立起来,并将这些管理制度落实到实处,在施工过程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才能保证施工质量管理目标得以实现。
2.2加强对材料的管理
建筑材料是保证建筑物质量的基础,建筑企业应从采购订货、进场检验、存储和使用等几个方面把好材料的质量控制关。材料员对于工程所需材料必须严格、细化要求,与承包商签订正式的有关质量标准的合同。同时,必须对进场材料进行抽检、复检和试验,掌握砖、水泥、砂石、钢筋等现场材料的基本参数,据此准确评估、判断材料质量,对于不合格、不达标的材料坚决进行退场处理,以控制质量隐患。例如砂石指标主要看颗粒级配和含泥量;对于高强螺栓、用于特殊焊接的焊条等要重点控制材质和性能;对进场水泥要进行强度和安定性的复试;砂浆配合比应采取质量计量,抹灰砂浆的品种及强度等级应满足设计要求,以防出现空鼓、裂缝、起灰、龟裂、倒泛水等;预拌混凝土施工前进行技术对接,提前做好浇筑节点控制,浇筑过程中合理控制浇筑时间。
2.3优化施工管理方法
对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建筑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备被应用到施工管理中,对施工管理效率进行了切实有效的提升。此外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也不断的严格和完善了工程施工管理。采取信息化的管理手段,能够确保更加可靠的信息保障,并且通过信息化管理手段能够实现对建筑工程质量的系统化管理,对建筑施工管理的约束性进行最大限度的提升。
2.4抓住关键,严格监督,切实提高监理队伍的监督水平
要明晰质量管理监督的具体职能及明确责任归属,进而对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等加大监督及监理力度。首先是强化政府监督,实施扩大监督覆盖面,对每项工程都进行严格的核验程序监督,未实行竣工备案的工程不准交付使用,同时强化企业内部监督,尤其是加强监理的现场监督工作和切实提高监理人员的监督水平致关重要,因为只有监理人员具有一定的监理水平,才能切实履行监理职责,也才能做好监理工作,才能把好施工过程的每道关,才能保证工程质量。另外,企业的质检员一定要持证上岗,任何一道工序质检员和现场监理工程师都要验收合格后,方可准许下道工序施工,未经验收合格的中间工程,不予计量,并坚决不予拨付工程进度款。
2.5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与培训
加强建筑工人的培训工作力度,提升专业技能的掌握水平。在项目施工活动的实际开展过程中,通过教育、培训、现场演示等多种有效措施,切实帮助全体参建施工工人的技术水平和质量控制意识,促使他们充分认识质量控制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重要意义。与此同时,还要切实针对建筑施工活动的管理者进行相应的质量管理规范、规程,验收规范、规程和建筑施工技能培训及施工中技术要点、难点的管理工作方法的学习和研讨。最终形成从管理层到施工层都具备扎实的施工技术应用技能和清晰的质量意识的建筑施工队伍。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建筑行业中,建筑工程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顺利发展。因此需要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水平,加强对建筑施工技术要点的分析研究,有助于提升建筑工程施工建设进度与施工建设质量。只有严格的按照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工艺,结合实际的建设情况才能确保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以确保建筑工程朝着安全与有序的方向前进发展。
参考文献:
[1]浅析建筑工程土建施工技术的优化措施[J].孙玉超.建材与装饰.2017(35).
[2]市政建筑工程质量及施工技术管理路径探索[J].杨树林.建筑知识.2016(14).
(作者单位:天津合生滨海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
1、建筑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1.1缺乏对原材料采购环节的严格审核制度
目前多数建筑施工单位只关注各个施工阶段的技术指标和最后审核结果,甚至铤而走险的弄虚作假以使工程通过审核,也不愿从源头抓起,对各种物料的采购和进场进行严格的层层把关,这使得大量的低质原材料通过各种渠道被投入使用,各种施工设备的审核浮于形式,要求不严格,尤其对于大型机械设备的运转状态无法做到精确的评估,致使建筑设备老化严重,在施工过程中时有故障发生,严重影响施工进度,降低了工作效率,也为将来建筑的安全使用埋下隐患。
1.2 施工工程中监理制度不完善
出于对经济利益的追求,部分监理单位承接一些超出自身能力范围之外的监理工作,其监理队伍的人员配置、各项素质都不足以承担接受的工作。部分监理人员不具备满足当前岗位的技能证书,施工现场的监督制度不完善,没有足够的专业素养,在施工现场发挥不出监理工作的作用,这都导致施工工程管理工作难以推进。还有部分监理人员为了追求工期进度没有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工程验收,导致工程存在质量隐患。
1.3施工人员的素质存在参差不齐的现象
施工人员作为工程质量保证的关键因素,其素质与专业技能对建筑施工质量产生实际性的作用。然而当前存在施工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施工人员专业技能不过关等种种现象,直接威胁在建工程的质量,从而为该建筑工程的后续工作以及建成交付埋下质量安全隐患。
2、建筑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2.1建立质量控制体系
现代管理的理念是以项目为中心进行动态控制,要建立健全质量控制体系,就要以现场施工管理组织机构为主体,因地制宜地考虑到现场的实际情况,对目标管理体系、基本管理制度、业务职能分工、内外沟通协调关系网络及其运行措施、现场施工质量计划、施工组织设计文件、主要工作流程、现场施工质量控制点及其控制措施等施工质量控制体系的主要内容进行合理规划。做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前提是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制度,必须把相关制度建立起来,并将这些管理制度落实到实处,在施工过程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才能保证施工质量管理目标得以实现。
2.2加强对材料的管理
建筑材料是保证建筑物质量的基础,建筑企业应从采购订货、进场检验、存储和使用等几个方面把好材料的质量控制关。材料员对于工程所需材料必须严格、细化要求,与承包商签订正式的有关质量标准的合同。同时,必须对进场材料进行抽检、复检和试验,掌握砖、水泥、砂石、钢筋等现场材料的基本参数,据此准确评估、判断材料质量,对于不合格、不达标的材料坚决进行退场处理,以控制质量隐患。例如砂石指标主要看颗粒级配和含泥量;对于高强螺栓、用于特殊焊接的焊条等要重点控制材质和性能;对进场水泥要进行强度和安定性的复试;砂浆配合比应采取质量计量,抹灰砂浆的品种及强度等级应满足设计要求,以防出现空鼓、裂缝、起灰、龟裂、倒泛水等;预拌混凝土施工前进行技术对接,提前做好浇筑节点控制,浇筑过程中合理控制浇筑时间。
2.3优化施工管理方法
对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建筑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备被应用到施工管理中,对施工管理效率进行了切实有效的提升。此外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也不断的严格和完善了工程施工管理。采取信息化的管理手段,能够确保更加可靠的信息保障,并且通过信息化管理手段能够实现对建筑工程质量的系统化管理,对建筑施工管理的约束性进行最大限度的提升。
2.4抓住关键,严格监督,切实提高监理队伍的监督水平
要明晰质量管理监督的具体职能及明确责任归属,进而对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等加大监督及监理力度。首先是强化政府监督,实施扩大监督覆盖面,对每项工程都进行严格的核验程序监督,未实行竣工备案的工程不准交付使用,同时强化企业内部监督,尤其是加强监理的现场监督工作和切实提高监理人员的监督水平致关重要,因为只有监理人员具有一定的监理水平,才能切实履行监理职责,也才能做好监理工作,才能把好施工过程的每道关,才能保证工程质量。另外,企业的质检员一定要持证上岗,任何一道工序质检员和现场监理工程师都要验收合格后,方可准许下道工序施工,未经验收合格的中间工程,不予计量,并坚决不予拨付工程进度款。
2.5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与培训
加强建筑工人的培训工作力度,提升专业技能的掌握水平。在项目施工活动的实际开展过程中,通过教育、培训、现场演示等多种有效措施,切实帮助全体参建施工工人的技术水平和质量控制意识,促使他们充分认识质量控制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重要意义。与此同时,还要切实针对建筑施工活动的管理者进行相应的质量管理规范、规程,验收规范、规程和建筑施工技能培训及施工中技术要点、难点的管理工作方法的学习和研讨。最终形成从管理层到施工层都具备扎实的施工技术应用技能和清晰的质量意识的建筑施工队伍。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建筑行业中,建筑工程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顺利发展。因此需要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水平,加强对建筑施工技术要点的分析研究,有助于提升建筑工程施工建设进度与施工建设质量。只有严格的按照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工艺,结合实际的建设情况才能确保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以确保建筑工程朝着安全与有序的方向前进发展。
参考文献:
[1]浅析建筑工程土建施工技术的优化措施[J].孙玉超.建材与装饰.2017(35).
[2]市政建筑工程质量及施工技术管理路径探索[J].杨树林.建筑知识.2016(14).
(作者单位:天津合生滨海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