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产草果中桉油精含量测定的方法学研究

来源 :云南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bing_121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气相色谱法,建立红河产草果中桉油精的含量测定方法.结果 表明,标准曲线回归方程Y=0.2049X+7.9136(R2=0.999),进样量在20~800 ng,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试验RSD为0.47%(n=9),平均回收率为97.40%,重复性试验RSD为7.20%,准确度试验RSD为3.80%.试验方法稳定可靠、简便可行,具有较好的重现性,为红河产草果的质量评价提供了依据.
其他文献
农村集体资产是农民共同的劳动成果,也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近年来,为了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我国开始大力进行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但是,对于许多地方来说,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没有以往经验可参照,遇到的困难与问题都很多.现将实际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常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关建议以供参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村土地制度一直在摸索改革之中,如导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征地制度,保证农民权益等.虽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提高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但始终很难改变我国人多地少,经营土地零碎化,农业经济效率低下的问题.目前我国的农业经营还是以小农经济为主,土地是农民生存的重要资源和保障,只有盘活农村土地,才能为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奠定良好的基础.
期刊
在农业发展环节中,水利灌溉是保证农业发展的基础,也是促进农田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能够合理高效地利用水资源是农田灌溉技术必须要遵循的一项重要原则,我国作为农业生产大国之一,土地形式相对较多,气候环境也各有差异,因此,在气候干旱地区创建合理的农田水利建设工程,采用较强的节水灌溉技术,对于促进农作物生长、提高农业发展质量作用非常明显.本文对新时期在农田水利建设过程中的节水灌溉技术进行分析,并探究其未来发展趋势.
近年来,世界各国深刻认识到自然环境问题的出现,将绿色环保发展理念列为发展核心,我国整体发展规划中更是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因此,本文从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出发,探索该发展理念与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联性,促进增强国家可持续建设力度,保障自然环境发展的稳定性.
积极促进文化建设、乡村产业、生态、组织与人才全面发展,以促进乡村全面振兴.乡村振兴意识融入于乡村文化建设中,使乡村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成为协调统一的整体.通过分析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乡村文化建设现状,探索乡村文化建设的路径,提升农民的幸福指数,推动城乡均衡发展,逐步完善社会主义新时代乡村的蓝图建设.
全国综合气象信息共享平台(CIMISS气象数据统一服务接口)是目前气象业务、科研主要数据环境之一,其提供全国统一、标准、丰富的数据访问服务和应用编程接口(API),为国家、省、地、县各级应用系统提供唯一权威的数据接入服务,具有强大的服务功能、多样的服务方式,跨平台、多语言的开发支持、标准的调用方法.
期刊
产业组织结构演进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不同时期产业组织结构演进路径受多种因素影响.文章基于经典的产业组织理论,探讨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组织结构由大集体向小农户再到多元化的演变,对农业产业组织结构3个阶段演进的背景、机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进而判断农村农业产业结构演进方向,为下一步农业农村的组织变革提供相关政策建议.
松材线虫病是由松材线虫寄生在松树体内引起松树迅速枯死的一种特大毁灭性病害,又称之为“松树的艾滋病”.此病于1982年由日本国传入南京中山陵,当时枯死松树仅200多株.由于该病传播途径多、适生区域广,近40年的传播蔓延,已迅速扩散至全国18个省668个区、县.2019年该病传入歙县,严重威胁着黄山松和生态环境的安全,为及早拔除疫点,撤销疫区称号,我们对全镇枯死(濒死)马尾松采取了除害措施,获得预期效果.
期刊
传统农耕孕育民族文化,保护传统农耕也即保护民族文化.贵州境内尚存一定数量的资源禀赋极高的传统农耕存留区,在不改变其自然变迁趋势的前提下,其存续前景不容乐观.对此,应通过农旅融合手段重构传统农耕的活态传承机制,进而重构民族文化可持续传承机制.依托价值观照、过程收益、主客共享等运作要素,农旅融合促成了传统农耕活态传承机制的构建与运行.通过促发主动保护、促成活态传承以及促进良性变迁,农旅融合又促成民族文化可持续传承机制的构建与运行.
文章介绍了留养茶园的概念与特点,并联系实际开展了乔木立体型修剪技术在留养茶园茶树树冠培养中的应用与效益分析研究.结果 表明,采用乔木立体型整形修剪技术,生产效益相对其它整形修剪技术在产量、产值方面更具有优势,能较好的发挥茶树枝条再生能力,分枝级数由未修剪前的3~4级提升到9~13级(提升了3~4倍)、节间距离由1~2 cm增长至3~7 cm(增加了3~4倍)、采摘面由0.9 m× 1.1 m增加到2.8 m×4.2 m(增加了近10倍),从而达到茶叶生产中所需要的生产和经济2个方面的最佳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