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群众文化舞蹈创作探讨

来源 :参花(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mai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群众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基层群众文化舞蹈的创作更是最重要的部分。群众舞蹈表演中创作部分作为整个表演的核心之一,需要基层群众的艺术感受能力作为基础。本文从群众舞蹈的多个方面入手,浅谈基层群众文化舞蹈创作。
  关键词:基层 群众文化 文化建设 舞蹈创作
  在众多的艺术形式中,舞蹈是历史最为悠久的一项,不仅有着大量的舞蹈类型,而且还具有十分庞大的群众基础。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我国对于基层群众精神文明建设投入了更多的重视,群众舞蹈由于其开展条件简便、群众基础良好等优势,逐渐成为休闲娱乐主力军。相关文化部门人员需要积极投入到舞蹈创作当中,大力推广基层群众文化舞蹈创作。
  一、开拓舞蹈创作思路,紧密切合实际
  由于我国基层群众对于舞蹈文化的了解还比较薄弱,对于很多舞蹈知识还不够理解,太过于深刻的舞蹈内涵不仅难以被群众接受,群众推广上会有一定的困难,而且很多舞蹈动作难度也会更大,普通基层群众的舞蹈动作也达不到要求。所以,在进行基层群众舞蹈设计的时候,应当充分体现舞蹈表達情感的作用,让人们能够通过对舞蹈中思想情感的感悟提升自身表达情感的能力。为了提升群众的情感抒发能力,就要求基层群众舞蹈创作者们在进行舞蹈设计的时候要紧密贴合群众生活实际,深入群众当中去,以人民群众真实生活状态作为创作基础,并在真实的生活实际上做一定的改编,在既能很容易地被群众接受和喜爱的前提下,又体现出更大的舞蹈艺术价值。
  为了能够创造出符合人们生活实际的舞蹈,在选择题材的时候就可以从群众常见的生活场景以及事物入手。并且,由于我国版图巨大,区域性十分明显,舞蹈创造者们在进行创作的时候也应当注重按照我国不同地区的风俗习惯进行进一步的调整,使得舞蹈题材与生活紧密相连,这样群众能够十分乐于参与到舞蹈排演中来,而且由于人民群众十分熟悉舞蹈题材,其在参与舞蹈表演的时候也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出一些比较有建设性的意见,从而能够让舞蹈创作者与基层群众之间有良好的沟通,提升舞蹈质量。
  二、开拓舞蹈创作思路,设计亲民形象
  基层群众舞蹈创作者们在进行创作的时候可以设计一些比较亲民的形象,让群众对于舞蹈产生兴趣,让表演者能够真正体会到舞蹈的乐趣,在群众舞蹈表演中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这样既能让观众们对于舞蹈表演有更浓厚的兴趣,又能为其带来良好的艺术欣赏体验,继而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去进一步了解舞蹈艺术,参与到舞蹈表演中来,这对于表演群众是一种极大的鼓励,能激发基层群众舞蹈表演热情。
  基层群众舞蹈创作人员在进行舞蹈创作的时候,可以将我国一些比较传统的节日元素添加到舞蹈表演中来,比如端午节的赛龙舟、重阳节的登高等。由于群众对于这些传统节日都十分熟悉,在练习的时候就会产生一种亲近的情绪,在进行表演的时候也能更加深刻地理解舞蹈动作,充分体现出舞蹈的内涵,提高舞蹈的表现力。在进行舞蹈表演的同时,也能让观众更好地感悟舞蹈主题与情感。
  三、开拓舞蹈创作思路,顺应时代潮流
  舞蹈这种艺术表演形式在悠久的历史发展中一直都有着相同的特征,就是进行时代特征的反映。而在新时代的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国家和政府相关部门也是要求其意识形式能够响应国家发展方针,在艺术表演中融入具有我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在进行基层群众文化舞蹈创作的时候,相关创作人员应该充分考虑到舞蹈作品所表达的核心思想与内涵,注重结合时代特征,创作出能够反映当前时代特征的舞蹈作品。相关群众舞蹈创作者在设计舞蹈作品的根本目的就是让更多的人民群众能够接受舞蹈这种艺术形式,加入到舞蹈表演中来,在学习和表演舞蹈的过程中感受快乐,愉悦自身。
  而为了让基层群众更好地接受文化舞蹈形式,基层群众舞蹈创作者就可以从当前的时代特点入手。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中通过网络、电视等渠道必然对于当前的时代特点有所了解,而当前的时代特征反过来对于人民群众的审美感官有所影响。因此,在基层群众文化舞蹈创作中融合时代特征作为舞蹈设计者的使命,更需要注重对于时代潮流的观察。在进行舞蹈创作的时候,创作者可以考虑设计一些顺应时代潮流的元素,或者是在舞蹈中设计一些人们生活中耳熟能详的事迹或者人物,按照时代特征所创作出的舞蹈,往往更容易被基层人们群众所接受。
  在现在的时代背景下,提升全民艺术素养已经成为了我国文化建设中十分重要的一项任务。为了更好地完成基层群众舞蹈创作的任务,设计者们应当注重贴合群众生活实际进行舞蹈创作,充分了解群众的审美特征以及喜好,激发群众的参与热情,创作出高质量的舞蹈作品以供基层群众提升自身艺术感受力以及生活情趣,将舞蹈这种艺术形式大众化、普及化。
  参考文献:
  [1]李晓霞.新时期下群众舞蹈创作的新思考[J].群文天地,2015(07).
  [2]黄璐.浅析新时期如何做好群众舞蹈的创编推广工作[J].音乐大观,2013(06).
  (作者简介:穆煜,女,本科,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文化馆,助理馆员,研究方向:群众文化)
其他文献
摘要:音色是一种乐器区别于另一种乐器的主要特征,也是它吸引人的重要因素。小提琴以其纯净、清澈、磁性和几乎接近于人声的音色及音乐家高超的炫技打动着人们。音色的差别与小提琴本身的材质、一些小提琴的附件、小提琴演奏者的姿势、右手运弓的弓速、压力、发音点、用弦以及左手力度与揉音等方面有关。本文对于影响小提琴的音色问题进行分析,为以后的学习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提琴 音色 演奏  从感觉角度讲,小提琴演
摘要:音乐作品艺术性的发挥与展现,是以音乐各要素正确合理地呈现为基础。而音乐各要素正确、合理地呈现,需要过硬的音乐基础理论素养。很多演唱者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乐谱的基本信息和音乐术语,或者说不能正确地把握作曲家所要表达的音乐思想,演唱很多作品都是一味仿效别人的方式,依葫芦画瓢、脱离谱面,没有真正地理解作品,也没有把对作品的谱面分析放在重要的位置。现有演唱者们对于将理论形式的音乐术语系统全面地运用到歌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传统文化的精髓,是民族文化的魂魄.对它最好的传承与保护方式就是活态保护.而如何让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继承和发扬,让民族文化进入百姓生
目的 研究米索前列醇联合系统化整体护理对产后出血患者凝血功能及血清TNF-α、IL-8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6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92例产后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
摘要:社会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群众文化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可以获得较好助力,而广场舞作为群众基础最佳的活动,逐渐成为当前社会群众生活中一种较为普遍的休闲活动。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对广场舞在群众文化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进行分析,旨在促进我国精神文明社会建设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广场舞 群众文化发展 地位 作用  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在此基础上,人们更加注重精神方面的享
广泛开展“掷柶戏”活动的体验、展示、交流,增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普及培训,不仅保护传承了吉林市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有效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
目的 探究布地奈德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效果.方法 通过对比实验进行研究,从2017年1月开始,将本院10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2018年12月结束研
目的研究减小不同姿态水面舰艇员水下爆炸冲击响应的方法。方法通过建立水面舰艇舰员水下爆炸冲击响应集中参数模型,研究水下爆炸作用下不同结构参数对立姿、坐姿、行走状态
摘要:我国拥有56个民族,拥有56种民族文化,每个民族都有其专属的文化,这也充分凸显了我国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新时期,为实现国家经济的全面发展,应重视少数民族地区建设,对偏僻、贫穷的少数民族地区应予以高度关注,加强群众文化建设,汲取先进的文化内涵,以丰富当地文化环境,從而在根本上提高当地文化水平。对此,本文以凉山州少数民族县为例,就少数民族地区群众文化建设展开了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
摘要:地区的文化宣传工作依赖于文化馆执行,以帮助人们提高精神文化水平为目标。故作为文化馆音乐教育方面的工作者,组建少儿以及老年合唱团,帮助人们提高精神文明水平义不容辞。但是少儿以及老年合唱团在训练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异同点,因此,需要在实际训练当中进行针对性培养。对此,笔者将针对二者的异同,展开探讨。  关键词:少儿合唱训练 老年合唱训练 异同点  一、少儿合唱训练  (一)声音方面的训练  在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