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桑蚕养殖业发展优势分析

来源 :南方农业·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vi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桑蚕养殖在我国历史悠久,也是当前很多地区农民的重要经济来源。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桑蚕养殖也需要配套的基础设施,这样才能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基于此,基于乡村振兴战略下桑蚕养殖产业发展优势,结合当前桑蚕养殖面临的问题,提出桑蚕养殖产业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 桑蚕养殖;产业优势;面临问题;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S88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12.090
  我国自古就是农业大国,其中桑蚕养殖业是农业产业的一个重要方面。为达到乡村振兴的发展目标,提高乡村经济水平,不同地区应因地制宜,找到区域核心产业的优势,发展出适应当地的产业。桑蚕养殖产业在一些气候条件适宜的地区,可以创造出比种植业更大的经济效益,因此也是一些南方地区的主要产业,如何能够克服产业中的各种问题,就成为产业发展中面临的重要问题。
  1 乡村振兴战略下桑蚕养殖产业发展优势
  桑蚕产业是以种桑养蚕为核心的产业链,各种产品可以在各行各业中都有较大应用价值。其中,蚕丝是动物纤维的一种,耐热绝缘,可应用于电气设施;蚕蛹可以作为医药产业的重要原料;蚕沙可用于叶绿素提取及有机肥的制备;桑树可为蚕提供桑叶,还有极大的药用价值;桑树结出的桑葚可供人食用,也能制作糖果着色剂;桑树枝条可作为纤维纸的制作原料。
  我国是重要的桑蚕业发源地,也是当前世界范围内茧丝绸缎加工贸易出口大国,我国桑蚕产业的蓬勃发展,和市场需求是息息相关的。蚕丝是桑蚕产业的重要产品,而根据当今我国的蚕丝业发展要求,我国蚕丝业需要在“一带一路”的发展背景下,保证自身较强的国际竞争力。2018年,国务院颁布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指出,应重视农业功能的开发,致力于农村桑蚕养殖基础设施的建设,最大程度提高产业链的价值。在蚕桑产品开发的同时,也可以开发产品销售、旅游观光等附加价值,促进当地桑蚕发展水平的全面
  提升。
  2 桑蚕养殖中存在的问题
  2.1 桑叶质量较差
  想要达到高质量养蚕的目的,就需要保证桑叶的高质量,但目前我国桑叶的质量堪忧,究其原因,主要包含以下两点。1)管理方式有所疏忽。桑树生长对肥料要求较高,但是一些农户在桑树种植时,通常只是在种植最初阶段,保证桑树生长肥料足够,在桑树生长到后期时,未能对施肥引起足够重视,导致桑叶未达到应有生长质量[1]。2)农药的滥用。适度的农药可以防止桑叶受到病虫害的侵扰,但是如果滥用农药,也会为环境带来污染。很多农药还会提高病虫害抗药性,在桑树中富集物质,最终汇集于蚕身体中,引发蚕中毒现象,对蚕的质量也会形成较大影响。
  2.2 桑蚕养殖业未能达到配套基础设施要求
  桑蚕养殖基础设施会对养殖经济效益,产生直接影响。当前社会环境下,桑蚕养殖基础设施配套性不高,主要体现于以下两点。
  1)蚕,尤其是幼蚕的生长对室内空气温度、湿度都有较高要求,任何一个条件不适宜都会影响到蚕的生长发育情况。但是限于养殖条件,很多农户并未达到配套设施要求,未能达到幼蚕生长条件,进而出现了幼蚕孵化率低的现象。同时,大多数养殖方式都相对传统,一些农户没有系统的养殖理论知识,未能对养殖形成正确认识,导致养殖现状没有匹配相关标准,进而影响到了桑蚕质量[2]。
  2)未能按照消毒要求,落实消毒工作。养蚕中,消毒工作是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工序,可以起到预防病害的作用,消毒应遵循消、洗、消、熏的方法。但是一些蚕农并未足够重视上述流程,甚至由侥幸心理,认为只需要落实前期消毒工作,就能保证桑蚕养殖达到要求。此外,一些蚕农未能对消毒重要性形成重要认识,不仅未能保证消毒设备的完备,而且药剂配比也不够科学,导致消毒不到位,很多蚕存在感染病菌的现象,最终影响蚕农的经济收益。
  3 乡村振兴战略下桑蚕养殖产业的发展
  策略
  3.1 明确产业定位,营造良好氛围
  1)每个地区都应正确认识桑蚕产业对区域发展的重要性,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应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的现有资源,实现对当地资源的充分利用,并将其发展成当地特色产业。2)应重视衍生产业链中,各种配套产业的发展,从而打造出独属于当地的桑蚕产业优质产品,进而树立当地的特色品牌,创造品牌优势[3]。
  3.2 科学合理规划,创建生产基地
  各地区应充分结合当地生产实际情况,由政府主导负责,进行整体规划和布局,争取最大程度发挥生产基地的引导于推进作用,增加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进而提高生产基地的养蚕产量和质量。同时,应结合桑园未来发展要求,基于种植区域整体,划出一定规模,保证蚕茧生产基地,可以基于长远发展角度,获得较好发展。若发展前景较好,可以对其进行重点投入,以点带面,向周边不断辐射,全面带动附近区域经济不断上升。
  3.3 强化技术培训,提高种桑养蚕技术科学性
  种桑养蚕产业的发展与先进的技术是密不可分的,考虑到很多农户在养殖理论知识方面都相对空白或者所知有限,因此需要重视政府的力量,由政府主导,开展相关的技术培训,从树立科学养殖意识到全面的知识技能培训,全面强化培训力量的投入。知识技能的培训应兼顾各个阶段,保证种桑养蚕技术可以应用于各个种植阶段,提高桑树桑叶抗病虫害能力的同时,还能提高桑蚕产量的提升,提高产业经济效益。
  3.4 开发产业产品,拓展桑蚕产业链
  相关统计资料显示,很多地区的桑蚕产业在生产模式上,依然是沿用传统模式,即桑树种植、桑蚕养殖、蚕茧相关产品出售等。这种传统模式并非没有较大适用性,但是生产模式中的副产品却并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其中的价值没有被完全开发出来[4]。例如,蚕沙是可以回收利用的,可以作为农业化肥,增加农户的经济效益,助力农民的脱贫致富;桑葚、桑枝、桑根等都是常见的副产物,都有较大开发价值。当地应重视招商引资,以产业链为发展基点,革新技术,将桑蚕产业发展成核心产业,提高桑园利用率,促进单位面积产值的增长,最大程度丰富产业链,真正实现经济的增长。
  当地政府应树立龙头企业的榜样力量,强化龙头企业的建设,加强政策倾斜和资金投入。具体可以参照江浙区域等桑蚕产业相对发达的产业运作模式,重视生产设备的引进,实现生产效率的提升。后续结合桑蚕资源丰富的特性,为各地企业走进当地,创造足够的吸引力,建设完善程度较高的桑蚕工业园区。同时,应重视桑蚕资源的开发,达到提高产品附加值的目的,实现产业链的一体化生产,完成产品初级加工到深加工,真正开发桑葚、桑枝的价值。这样便能真正提高农副产品的利用率,让农副产品成为促进企业稳定发展的助力,实现企业的多方向发展和可持续发展[5]。
  3.5 提高桑蚕养殖产业的抗风险水平
  桑蚕产业当地不能只看重其经济效益,不顾一切投入生产,而是要对其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引起足够重视,投入各种力量,提高产业抗风险能力,为更多农户的桑蚕养殖吃下定心丸,使更多农户拥有更多桑蚕养殖产业发展的信心,真正助力产业可持续发展,达到提升乡村经济水平的目的,助力农民脱贫致富。
  4 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以桑蚕养殖行业为主的区域,应充分认识到产业的优势,从产业定位、科学规划、技术培训、产品开发和风控水平等方面,加大桑蚕养殖产业的投入,真正达到乡村振兴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贾雪峰,黄雪蘭,陈枝,等.忻城县桑蚕产业发展现状与思考:忻城县贫困村桑蚕产业科技特派员调研报告[J].广西蚕业,2018,55(01):63-66.
  [2] 陈义安,王晓芬,刘俊凤,等.现代蚕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现状与未来[J].四川蚕业,2015,43(01):4-6.
  [3] 李莉,雷桂胜,何松涛,等.广西54个贫困县发展蚕桑产业的调查分析与建议[J].中国蚕业,2017,38(01):27-33.
  [4] 胡仕叶,张安臣,何静,等.桑叶成熟度对洞庭原蚕生命力及F1卵质的影响[J].贵州农业科学,2009,37(11):139-141.
  [5] 刘彬斌,张智勇,杜周和,等.不同给桑次数对家蚕综合性状的影响研究[J].陕西农业科学,2019,65(09):12-14.
  (责任编辑:赵中正)
其他文献
技工教育的核心是培养技工能力.理实一体化教学,是一种以“能力本位”的教学模式,将理论和技能训练,有机结合在一起.这种教学模式使得相关专业课程的理论学习、实习教学融为
摘 要 分析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枸杞产业发展现状及在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资金、节水灌溉和二次深加工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从枸杞低产园改造、病虫害绿色防控、优化枸杞品种结构、推广节水灌溉、扶持枸杞龙头企业、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加快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加大果农培训等方面优化枸杞种植生产,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 枸杞产业发展;现状调查;建议;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  中图分类号
摘 要 创新是引领内涵发展的第一动力,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于重构乡村社会经济形态和优化地域空间格局,加快浙江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创建,引领长江经济带区域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聚焦现代农业科技支撑乡村振兴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详细分析当前浙江深入实施乡村战略对农业科技的新需求,并从持续优化农业科技供给方向与体系、推进农业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加快打造科技振兴乡村示范浙江样板3个方面提
摘 要 根据广斧螳的生物学特性和广东省的气候条件,分析不同人工饲料对广斧螳龄期和羽化率的影响、不同低温处理时间对广斧螳卵鞘孵化的影响,探究广斧螳室内人工繁殖技术。结果表明,猪肝浆+纯蜂蜜(2∶1)+复合维生素(1.6 g·L-1)+钙片(1 g·L-1)可以有效提高广斧螳初孵若虫的成活率;5 ℃冷藏10~20 d,可以延迟  10日龄的广斧螳卵鞘孵化,与不做冷藏处理的对照相比,对初孵若虫量无显著影
摘 要 “社区直供”模式是以互联网为载体、物流运输为媒介的新型现代农产品营销模式,具有减少中间环节从而降低农民销售成本、促进产品标准化生产、稳定农产品市场价格等发展优势,但在价值观念与认识、专业人才与技能、产品品类与质量等方面仍存在问题,提高对农产品“社区直供”的认识,有助于构建以市场为主体的产供销一体化模式,从而实现农民和消费者共赢。  关键词 “互联网+”;社区直供;营销模式;江苏省镇江市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人口数量与居民住宅出现矛盾.为了满足人们对住宅的需求,高层建筑在城市中得到发展.通过高层建筑的建设,提高我国对土地的利用效率,但是与
林业属于我国重要生态资源之一,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林业资源迅速发展不仅能够使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还可维持生态平衡,推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然而林发展具有长期性特
摘 要 从滁菊的品牌优势、药食通用价值、经济价值等方面入手,阐述发展滁菊产业的意义。通过对制约滁菊产业发展的调研、梳理、分析、思考,提出加大滁菊的宣传力度、发挥示范带动、推进深加工研发及完善可追溯体系等发展思路和构想。  关键词 滁菊;中草药;产业发展;饮品  中图分类号:F326.12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12.091  1 发展
摘 要 “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若能填补好这块短板,我国将早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建成现代化强国。“三农”问题的解决与否将影响我国能否向高质量发展,而“三农”问题的解决需要各农村地区基层政府的支持,基于此,分析了“三农”问题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表现,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 乡村振兴;“三农”问题;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志码:C DOI:10
摘 要 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加快,给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明确产业结构对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影响,可以为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策略的制定提供有效依据。基于此,对产业结构、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的关系及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产业结构调整背景下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 产业结构;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