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环境问题及解决对策

来源 :新农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long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农村经济与人口的不断发展,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乡镇企业对资源的利用强度日益增大,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屡有发生,农村生态环境的总体状况不容乐观。目前,我国总体上经济发展已进入一个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阶段,在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不可忽视农村环境污染。
  一、当前农村环境污染状况
  目前,农村环境主要存在四大类污染,即各类垃圾污染、工业污染、农业生产污染、农村生活污染四大类污染。
  (一)垃圾污染
  近年来,农村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自然生态破坏的问题日益突出,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索取大大超过了自然环境的负荷能力和生态系统的承载力,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阻碍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农村和城乡结合处的田边路旁、水塘沟渠、河流荒滩等地方,各种各样的垃圾随处可见。这些垃圾的成分十分复杂,有塑料泡沫、塑料袋等“白色垃圾”;有破石棉瓦、碎玻璃、烂酒瓶等生活垃圾;有废旧塑料、破布烂麻等工业垃圾;有砖瓦石块等建筑垃圾,甚至还有变质过期的药品、药瓶以及废旧电池、灯管等有毒、有害物质。这些垃圾的来源,有的是农民在生产、生活中产生的,有的是周边工业企业偷排偷倒的,有的是城区非法拉运倾倒的。这些垃圾长期积聚,腐败变质,杂草众生,蚊蝇滋生,污水横流,臭味熏天,影响美观,侵占土地,污染水源。
  (二)工业生产污染
  1.工业企业污染
  随着各地招商引资的力度不断加大,大批工业企业落户乡镇,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起初由于园区规划布局和企业定点选址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使得一些工业企业与农田、农村居民点交织在一起,部分工业企业受经济利益的驱动,污染防治措施投入不到位,防治污染的技术能力和资金保障不足,污染防治设施运转不正常,污染治理不彻底,排放的废水经过多种途径进入村民引用水源;排放的废气中的有毒有害物质通过降雨、直接沉降等多种方式也最终进入到引用水源;排放的工业固体废物侵占土地,污染环境,影响了农村居民的正常生产生活。
  2.农村第三产业对环境的污染
  随着工业企业向农村及周边地区的发展,促使农村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带动农村个体加工业、饮食服务业等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在一些农村,小澡塘、馒头店、豆腐作坊、个体加工业、制造业等个体项目如雨后春笋随处可见。这些个体项目规模小、技术落后、设备简陋,没有任何污染防治设施,且大部分位于居民區,业主环保意识淡薄,在加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废水、气味等对周边居民造成环境污染或影响。尤其是近几年来,随着煤炭价格持续上涨,一些小澡塘、馒头店以皮革、废旧橡胶等工业废料代替煤炭做燃料,排放的烟尘严重扰民,成为群众环境信访投诉的重点问题。这类环境污染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或解决不彻底,极易引发邻里纠纷,影响社会稳定。
  (三)农业环境污染
  1.畜禽粪便污染
  近几年,随着国家对“三农”政策的不断调整倾斜,农民得到的实惠越来越多,城乡差距正在逐步减小,农村消费者对肉、蛋、奶的需求量逐步增加,促使畜禽养殖业有了很大发展。畜禽养殖已经从分散的农户养殖向集约化、规模化养殖转变。而规模化养殖产生的畜禽粪便,由于收集处置不及时,利用不充分,其中的有毒、有害成分渗入地下,使地下水溶解氧含量减少,有毒成分增多,已成为造成农村水质恶化的一个重要的污染源。
  2.化肥农药等农资污染
  近几年来,尽管对生态农业有了充分认识和长足发展,但由于受传统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在当前不少农村还是依靠大量使用化学肥料、农药来增产增收。由于施用不规范合理,使得化肥的有效利用率相对较低,统计资料显示,全国化肥的有效利用率仅在40%左右,化肥中的氨、氮、磷等元素,除部分被土壤吸附存留于土壤中外,大部分则通过地表径流、农田排水进入地表和地下水,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和其他水体污染。更为可怕的是,一些常用农药,如甲胺磷、久效磷等都是碱酯酶抑制剂,对人和哺乳动物以及一些有益生物,都具有较高的毒性;硝酸盐进入人体后,可直接引起婴儿缺氧甚至死亡还会在口腔及肠道中迅速转化成亚硝酸盐,并形成亚硝酸基化合物,引起食道癌、胃癌等消化系统的癌症。一些农药虽然急性毒性较低,但却有较高的慢性毒性,隐患较大。
  3.焚烧农作物秸杆污染
  随着农村经济条件的转好和生产力的发展,农作物秸秆已不再是烧火做饭的燃料。已经由过去烧火、沤肥、做饲料的传统处理方式转变为堆积在田头、路边作为废弃物付之一炬。尽管相关职能部门不断加大宣传和执法监督力度,但农作物秸杆仍难逃焚烧的命运。这不仅浪费了宝贵的自然资源,而且妨碍交通,污染环境。
  (四)农村生活污染
  不断成熟的市场经济,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农村的生活垃圾由过去易自然腐烂的菜叶瓜皮发展到塑料袋、快餐盒、废电池与腐败植物的混合体,其中许多东西无人回收,不可降解。农民自身没有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生活垃圾乱倒乱放,又由于大部分农村既没有垃圾存放点,也没有处理场所,广阔的农村天地最终便成了天然的垃圾堆放点,严重地污染了水源和土地。
  二、造成农村环境污染的原因分析
  (一)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思想认识不到位
  广大农村的基层领导和基层组织在加快发展农村经济,解决农民温饱奔小康问题的同时,对环境建设和生态保护的重视程度不够,他们认为农村地域广阔,人口居住分散,环境空间容量大,可以暂时或适当污染。但是,农村的环境空间容量相对于地域狭窄而又人口拥挤的城市来讲,是宽容了许多,但是农村的环境容量毕竟也是有限的,这并不意味着对农村污染可以不予关注。恰恰相反,由于我们赖以果腹生存的粮、油、菜、果等都产自农村,我们更应该予以保护,可以说,农村环境是我们生命的最后保障线。
  (二)职能部门监管不到位、农村成了环境保护的“死角”
  农村环境治理的范围广,牵涉的部门多,需要社会各界的配合。而按照现行的监管体系,相关职能部门各自为政,没有形成相互衔接的执法管理网络,“看见的管不着,管着的看不见”。另外,大部分农村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地方保护主义现象,使得有关职能部门在监管或执法时往往力不从心,“想管的管不了”。因此,对农村的环境保护难以起到实效,使得农村成了环境保护的“死角”。
  (三)农民本身的环保意识差
  广大农民朋友长期生活在农村基层,信息相对闭塞,环保意识和生态观念不强,不懂得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性发展,认识不到炸山取石、挖土伐林等行为都对生态环境的危害;长期受传统生活方式的影响,没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生活垃圾随意丢弃,庭院式养殖、人畜杂居、粪便任意处置。当前,虽然农村经济尽管有了较大发展,农民持续增产增收。但是,还远远不能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对他们来讲,发展还是第一位的。即使有人认识到了环境污染的危害性,因环境不是个人的事,也只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达不成保护环境的共识,形不成防治污染的合力。
  (四)农村的环境保障体系仍比较薄弱
  城市中垃圾能够通过收集、集中焚烧、填埋等方式进行无害化处理,废水能进入污水处理厂进行集中处理。而农村受经济条件的限制,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既没有垃圾处理厂,也没有污水处理设施,使得生活垃圾、废水无法得到有效处理。有的村庄甚至连排污管道都没有,雨水、生活废水蓄积村内或村头低洼区,广阔的农村天地成了各类污染物的天然排放场。
  三、应采取的措施及建议
  (一)增强抓好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农村污染种类繁多,产生量大,分布面广,治理难度较大,是当前农村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和农民反映强烈的问题,仅靠农民自己根本无法解决,必须由政府为治理农村环境污染买单。各级党委、政府要从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进一步增强抓好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认真研究解决中心镇与周边村镇垃圾处理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问题,把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
  (二)加强村、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当前,大多数村镇的环境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使得各类污染物无法得到有效的处置。目前,一些发达地区的乡镇已经建设了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厂,使得辖区内产生的各类垃圾、废水等得到了有效的处置,减轻了对周边农村的污染。对于不发达地区和条件较差的镇,政府应给予资金支持,相关职能部门协助,帮助他们早日建成各类环境基础设施,切实加强管理,减少各类污染物的污染。
  (三)形成联合监管体系,加大对农村环境的监管力度
  针对当前农村的环境污染问题,应该组建双层防治体系。市环保、城管、卫生等相关职能部门应切实履行职责,按照各自职权范围,选派精兵强将组建防治农村环境污染的第一层体系,加大执法力度,防治城市垃圾等向农村转移。在乡镇层面,要切实加强村镇文化建设中心的作用,组建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工作小组,协助各职能部门做好本辖区农村环境的保护工作。
  (四)加快生态农业建设的步伐
  加快改造传统农业的步伐。在总结生态农业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以点代面,点面结合,将传统农业技术的精华与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相结合,大力普及农业节水技术,合理使用化肥、农药、生长调节素和农用薄膜等,保证农产品质量和安全。要优先发展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相统一的项目,建设无公害、绿色和有机食品基地。实行產业化管理、规模化经营,一条龙式服务,促进农、林、牧、副、渔五大系统的结构优化,资源整合,建立和完善农产品生产、加工及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规范农产品管理和市场准入体系,应用无公害、有机栽培技术,生产符合市民健康需要和出口创汇的优质农产品。
  (五)大力发展生态工业
  深化循环经济试点的内涵,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全面完成应当实施清洁生产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并不断扩大清洁生产的促进面;加快实施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提高规模化企业通ISO14000认证的比例;用循环经济理念促进企业内部原料、能源、水资源等的循环利用,建设循环经济型企业。研究、开发和引进产品、废物代谢类补链项目,构建生态产业链,以完善生态工业系统结构和功能,促进区域工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增强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生态工业体系。
  (六)加大对农村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
  广大农民是保护和改善农村环境的主力军和最大受益者,必须动员他们积极参与到农村环境保护的队伍中来。当前,农民的环保意识正在逐步增强,但还没有形成科学、系统、完备的环境观念和环保意识。因此,必须加大对农村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要根据农民朋友的自身特点和实际需要,采用农民朋友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宣传方式,定期到农村去,到田间地头和农民家中搞好宣传,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让他们真正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努力营造一个人人关心生态环境、时时注意环境保护的社会氛围,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要在广大农村干部中树立“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科学发展观,将环境保护摆在促进发展的重要位置。
  综上所述,解决农村环境问题,推进新农村建设深入发展,政府部门在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力度的基础上,要做好农村环境规划、监管,并在资金和技术上予以支持;同进,加快开展农村污染综合治理试点工作,探索多种有效的治理模式,为农村环境保护积累经验。
其他文献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时代发展的动力.创新思维也可以理解为思维的独特性和新颖性,是一种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形式.创造性思维训练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
走在虚无的空间里  看乌黑的天  是如何被撕破  碎片落在我脑中  讓我拾起了童年的记忆  时空穿梭  回到我牙牙学语  回到我一岁笑容  回到我是一年级的小学生  回到我以前的生活  吱呀——  时空之路就要完结  长大后我是否  还能想起天真的昨天
期刊
在勘察施工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中,无论从社会主义科学发展光来看,还是从新时代勘察施工企业长远发展趋势来看,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是唯一正确的选择.本文主要阐述了坚持以
近年来,浙江省长兴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三农"政策,加大落实利民惠民力度,加强对农业发展的支持,切实保障农民利益,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稳步增长。2011年长
俗话说: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对的教育方法.记得曾有位教育家说过,我们在教育学生的时侯,如果学生知道他是在接受教育,这种教育一开始就已经失败了.
当前我国金融法律在风险投资的行业市场中,作为企业的资本的来源,以及对未来资本的流动情况和公司在投资方向上的运行都有很大的引导作用。目前由于我国经济市场的不断发展,
钢铁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并且是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纽带,重要程度不言而喻。随着市场的变化和发展,钢贸企业为了适应新环境,必须改变传统的经营模式,在强大的竞争力中
“依波拉猴子”是好莱坞影帝达斯汀·霍夫曼主演的中的非法越境者.这只非法入境的猴子把来自非洲的依波拉病毒带入了费城,带来了一场空前的灾难,在美国,许多的新闻媒体把非法
方林村位于中国股份合作制经济的发源地之一——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现有农户270户,人口1058人。改革开放以来,方林人坚持“基本保障靠集体、发家致富靠自己”的理念,实现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