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背景下我国耕地的中长期预测

来源 :农业经济问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200909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分析了中国耕地资源变化的现状;利用人口—耕地模型对中国耕地的中长期变化进行了预测;利用模型对各项建设用地的扩张和占用耕地情况进行了预测;对耕地的各项变更进行了预测。主要结论有耕地减少速度近中期较快,长期转缓;建设用地的扩张和占用耕地的数量取决于总人口的发展和城镇化的进程;建设占地将成为未来耕地减少的主要项目。提出应建立和实施严格的土地普查和管理制度,提高城市土地的利用效率和城郊农业的土地生产效率,提高耕地的质量水平,加强可持续发展规划以实现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其他文献
土地对上海的农民有多重效用,基本生活保障效用是目前土地对上海农民的最主要效用,占到总效用的34.25%,排在第一位.从土地保障向社会保险过渡具有必然性和紧迫性.为了实现顺
本文以湖南省衡南县三个样本村的抽样调查为基础,对南方丘陵区农户经营土地的水土流失现状、农户的水土保持行为及其影响因子排序等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显示,农户经营土地
在农民向市民转化的过程中,女性作为劳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家庭决策的重要参与者,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本文以2004年对江苏省3个地区12个城镇的实地调查为基础,对农村女性在城
本文利用重庆贫困地区5个区县619户农户实地调查资料,着重从农产品商品率和现金收入的变化,分析了农业结构调整对贫困地区农户人均纯收入的影响。同时探讨了农业结构调整对农
本文首先界定了“农村全面小康社会”,然后通过定性分析初步拟定了一个较大的候选评价指标体系,再后建立了连续14年的31个省市自治区和全国水平的数据库,通过一次差分法剔除
农业技术进步是农业经济增长的源泉。本研究从分析农业技术进步的表现形式入手,通过引入层次分析法,对各种类型的技术进步的作用大小进行了具体计算和分析,最后给出了一些政
本文剖析了农业扶贫龙头企业的经营模式,分析了企业与相关利益集团的关系,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结论是,扶贫农业龙头企业因为其扶贫的政策性和企业的经济性,在发展中出现的
文章在总结农产品质量安全发展的新形势的基础上,探讨了WTO对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及提高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途径,同时对“十一五”安全农产品市场发展的前景与趋势
目前我国关于"三农"方面的制度不合理性主要表现在土地承包、农村流通体制、户籍、教育和国家财政货币政策等五个方面,认真研究分析这些制度因素,并寻求行之有效的措施是解决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而解决农业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着重分析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