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调停,中国还应更有作为

来源 :新闻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xianc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2001年以来访问朝鲜的中国最高级别领导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于10月29日至31日对朝鲜进行正式友好访问。在朝核问题一波三折之际,此次出访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中国的态度,相当大程度上将决定着朝核问题是山重水复,还是柳暗花明
  
  在外交中,绝望是一种非常危险的情绪。但是,朝鲜最近的一系列行动正使众多亚洲国家备感绝望。长期以来,中国在外交领域一直稳健谨慎,在很多方面宁可抱朴守拙,韬光养晦。可是种种证据表明,唯有中国才具有通过外交手段解决朝核问题的能力。从东京到汉城,从华盛顿到莫斯科,人们最关心的问题莫过于:中国会及时行动吗?
  
  中国对于朝鲜具有举世无双的影响力。她向这位濒临绝境的近邻慷慨地提供了大量非农业产品和能源,在朝鲜获得的外部援助之中,来自中国的产品占有最大的份额。不过,为了阻止朝鲜把自己发展核武的努力视为既成事实,中国就必须改变以往的外交策略,不能再满足于在美朝之间扮演一个“调停者”角色,而应当设法促使朝鲜停止核武计划,重返不久前中断的与美、日、中、俄、韩的六方会谈。
  
  朝鲜最近的动向表明,其核计划正在变本加厉。前段时间,朝鲜宣布自己在6月份已成功地对8000多根废弃核燃料棒进行了再加工,自己已拥有“核吓阻”的能力。这足以表明,金正日政府可能真地开始制造核弹了。
  
  朝鲜不仅无意重返六方会谈的谈判桌,甚至希望取消日本的参与资格。金正日指责说,日本提出高度敏感但与会议主题无关的朝鲜绑架本国公民问题,为六方会谈设置了不必要的障碍,使会谈复杂化了。
  
  但这不过是政治上的瞒天过海之术。在朝鲜积极致力于其核武计划的情况下,指望通过多边协商在朝核问题上有所突破,无异于痴人说梦。
  
  现在看来,形势已经非常清楚了:平壤已经把核武器看作本政权得以继续存在的最终保障,以及向美国叫板的王牌。除非美国能像朝鲜所希望的那样,与其签署一个宣称永结和平、保证互不侵犯的条约,终止其“敌意的”对朝政策,否则金正日政权注定要将发展核武器作为对抗美国先发制人式攻击(preemptive attack)的致胜武器。
  
  美国在伊拉克战争中的军事胜利,可能进一步强化了朝鲜发展核武器以维持政权生存的决心。这一点不足为奇,事实上,长期以来,朝鲜在国家预算中一直给予军费“第一优先权”,国防开支占据着惊人的比例。而这种态度与亚洲另外两个国家——中国和越南——形成了鲜明对比。中越两国的领导人致力于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把发展军事力量放在国家发展战略中较后的位置。
  
  对恐怖主义先发制人式的打压,以及对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的抑制,在美国国家安全战略中具有首要地位。美国不可能消除自己对朝鲜半岛和新近在伊朗乍现的核危机的戒惧之心。而通过一系列的斡旋努力,在实现所谓朝鲜半岛的无核化问题上,美国也成功地与中国、日本、俄罗斯和韩国达成了共识。
  
  在今年10月8日出席巴厘岛东盟峰会时,中国总理温家宝、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以及韩国总统卢武铉首度发布联合宣言,呼吁尽快实现朝鲜半岛的无核化。各国都认识到,如果朝核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的话,将很可能在日本、韩国乃至中国台湾引发连锁反应,促使核武项目在这些地方竞相上马。而这恐怕是中国最不希望看到的。
  
  所以,目前的问题就在于中国能够采取某些措施以冻结——如果可能的话甚至逆转——朝鲜的核武项目。中国发现自己正处于一种微妙的境地,一方面,她必须挽救朝鲜岌岌可危的局势;可另一方面,她又有进一步加强与美国、日本、韩国经济关系的迫切需要。一直以来,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上反对向朝鲜施加任何军事行动或经济制裁,毕竟在半个世纪前的朝鲜战争(1950-1953)中,无数中国军人的热血曾经浸润了这片土地,
  
  阻止朝鲜成为另一个有核国家,可以说关乎中国的根本利益。中国在朝核问题上的积极姿态,不仅有助于提高自身的国际地位,赢得国际社会的尊重,更会对东亚地区的稳定和繁荣做出巨大贡献。
其他文献
身为国民党中生代最有影响力的国民党副主席,又曾经担任蒋经国先生的英文秘书,台湾的“小马哥”台北市长马英九,亲身经历了蒋家王朝在台湾政坛的消失    从二战结束前的开罗会议到波茨坦宣言,再到1988年“蒋夫人试图阻止李登辉主政”的传闻,马英九叙述了他所知道的历史经过。他认为:从历史来看,没有蒋夫人的积极参与及出色表现,台湾在二战后的主权归属恐怕还是相当模糊。    蔡玉真:你在蒋经国身边担任一段时间
期刊
阿拉伯世界的动荡与不安由来已久,哺育了绝望和愤怒情绪的衍生,阻碍了这个地区迈向现代一体化的国际共同体的步伐。萨达姆政权的倒台标志着一堵独裁主义墙的坍塌,正好为改革倡议者提供了绝好的盘点阿拉伯诸国改革方向的机会  2003年春,几千万阿拉伯人见证了萨达姆政权被推翻,同时也目睹了萨达姆倒台对他们自己国家的影响。确切地说,伊拉克的转变标志着"阿拉伯墙"开始倒下--这堵代表独裁主义的无形障碍,像从前那堵将
期刊
曾经是中国最显赫的“第一家族”,今天又一次成了人们瞩目的中心。作为这个家族的一员,他们如何评价家族中最后一位标志性人物的离去?    宋美龄的去世,把分散于全世界的蒋宋家族后人们又聚集到了纽约。对于权倾一时的蒋宋家族,遗产是一个众说纷纭的话题。外界传言蒋宋美龄在蒋介石过世之前,曾大手笔投资美国的石油与天然气公司,此刻她死后,家属却表示她名下只有12万美元存款,对这种说法,各界都相当怀疑。    她
期刊
宋美龄的政治才干,是没有多少“第一夫人”可以相比的。然而,以历史中的宋美龄来看,她终没有超出传统的中国妇女在婚姻里的角色    生于19世纪,跨越风云际会的20世纪之后,蒋宋美龄璀璨的一生,终于在21世纪划下句点。    由于她的孔宋家族,以及婚姻对象蒋介石,使得她得以参与国事,进而在中国现代史里扮演重要的角色。她以流利的英文及国际观,实质参与外交工作;她曾参与建立空军,甚至于介入情报工作,然而整
期刊
8月27日《人民日报》一篇题为《让自荐竞选者多起来》的文章说:“让自荐竞选者多起来,就是发动群众选好自己的代言人,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丰富人大选举工作,为人大工作注入新鲜活力。”    而舒可心们的参选行为,在北京知识界已经引起不小的反应,许多网友对此事表达了关注,还有人对舒可心提出忠告:“这条路比您想象的要难走得多。”    更多的人对此事是持兴奋的观望态度,这个尝试能走多远?专家们普遍持谨慎
期刊
在又一起SARS意外感染事件有惊无险地过去之后,公众已经能够平静地面对这种依然危险的传染病。原因是:SARS已经可以被认识和控制,虽然相关的药物和疫苗还没产生  SARS让"2003"成为特殊的一年。在这一年行将结束时,SARS再次回光返照式地光临台湾。  从12月16日被确诊,到12月22日病情趋向稳定并持续好转,意外感染SARS的这位台湾军医,在民众平静的目光注视下度过他不平常的一个星期。  
期刊
“动物在受到压力时将释放出更强的病毒,果子狸快被杀灭、捕捉或掉入陷阱时,它们会更快地释放出病毒。”  世卫组织驻北京办事处官员瓦迪亚说。世卫组织现在担心,大规模滥杀果子狸可能会加剧SARS病毒传播的风险。
期刊
“以国内市场换国外技术”,这一中国汽车业发展的初衷,正在被CKD(全散件组装)模式瓦解。面对满街似是而非的“中国造”汽车,我们面临技术、市场两头空的危险    看到眼前的宝马车,杜颖的第一感觉是很吃惊。    作为沈阳一家媒体的记者,杜颖被邀请到华晨集团的宝马生产线参观第一批下线的国产宝马。然而,以精致著称的宝马车在中国的诞生过程却简单得令人难以置信,“就是从德国运过来车身,在中国装4个固特异的轮
期刊
对于这场婚礼,人们更感兴趣的其实是新郎的犯人身份。而其本身传达出的信息则是,服刑犯人改造的管理工作日渐进步的人性化趋向    两个多小时的交谈中,高庆银始终保持着一种姿势:正襟危坐,双手搭在两只分开的膝盖上,腰和背都挺得很直。这大概是他在服刑中养成的习惯。此外,他留给记者的另一个印象是:拙于辞令,每回答一个问题都需思索良久。比如问怎样评价他的新娘,高想了想说:“她是个好人。”    好在哪里?高又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