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小心“精神异常”

来源 :康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exken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油菜花黄,精神发狂。”这俗语道出了春天是各类精神疾病的多发期。研究表明,当气温高达26℃,空气湿度大于70%时,人的精神容易疲惫、思维迟钝,烦躁不安,极易发怒,当气压下降、天气阴沉时,人们又会陷入不知所措、沮丧、抑郁的精神状态。而精神病患者对这种天气变化更是特别敏感,可出现骚动、发怒、狂躁、吵闹等病状,有的则表现为抑郁、痴呆等神态。上海地区的精神病复发率也以4-5月份为最高。
  因此,为有效防止春季精神病复发,须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做到药物、娱乐、心理治疗三管齐下,进行正规治疗,特别要在气温升高时,对病人加强管理,护理要有专人照顾,以防患于未然。
  正常人在发现自己情绪低落时,应注意转移不良情绪,郁闷出现时不妨听听音乐或参加体育活动。同时,可在风和日丽的天气里多去郊外走走,呼吸新鲜空气。
其他文献
薄暮时分,珊瑚礁梦幻般的宁静戛然而止.海水开始充满吱吱嘎嘎、叮叮当当的声响,正在捕猎的鱼、正在打瞌睡的虾,发出的喧闹声在几公里外的岸上都可以听到.一项新研究表明,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