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幼儿音乐节奏感

来源 :大众科学·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bo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节奏是自然、社会和人的活动中一种与韵律结伴而行的有规律的突变。而音乐节奏感是对音乐、节拍中的强弱、长短、力度大小等在日常生活中感知到的感受。虽然节奏是人生来便具有的本能,但只有正确的方法才能便于幼儿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让幼儿贴近生活中的事物,运用自己的听觉,视觉,运动感觉,身体器官,各种乐器及生活中可以发出声音的材料去感知节奏,在说一说,动一动,唱一唱玩的过程中体验节奏,感受节奏,享受节奏带给自己的快乐心情,从而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体验,激发孩子发现美,创造美,为进一步学习音乐打下基础。
  关键词:节奏;节奏感;音乐;幼儿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音乐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孩子良好审美情趣的基础。音乐是人类社会精神生活的基本组成部分,而节奏是音乐的生命,是音乐生命力的源泉,也是音乐构成的第一要素。培养幼儿的节奏感,能使其体验感受节奏在音乐艺术中的情绪,感受到节奏的美,并能准确地再现节奏的能力。但是幼儿因其年龄特点,大脑及身体动作的节律对音乐节奏的感受不能相互协调,所以节奏感较差。培养和训练幼儿的节奏感,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那么如何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呢,我认为可以从几方面入手。
  一、音乐节奏感培养的意义。
  有人说,幼儿园里没有真正的学习内容,培养幼儿兴趣是第一要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幼儿对某一项活动毫无兴趣可言,那么幼儿很难掌握这方面的能力。还可以寻找日常生活中的节奏,以激发幼儿对节奏的兴趣。如火车的隆隆声,啪啪的打枪声,闹钟滴答声,敲门声等,每当幼儿发现一种新的有节奏的声音,就感到特别兴奋,就会对老师大声的说:老师,这是我听出来的,也是我先说出来的。由此,让幼儿主动地到周围生活中去寻找各种节奏的兴趣更浓了。我将这些声音组成各种不同的节奏型,用拍手和敲击物体的形式表现出来,让幼儿反复倾听,感受和理解,使他们形成节奏意识。虽然幼儿本身对“节奏”并不理解,但是他们已能在模仿中感受并理解节奏,对节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为进一步培养节奏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听觉是音乐节奏感培养的基础。
  音乐是听觉艺术,各种音乐活动都离不开听觉,因此,音乐听觉能力是形成各种音乐能力的前提条件和基础。许多音乐能力都是来自听觉的,如音乐感受能力、音乐记忆能力、音乐领悟能力、音乐审美能力、唱歌能力、欣赏能力、音乐表达能力以及节奏感等都与听觉?有着必然的联系,所以要学会用听的方法探索节奏的能力,所以我们要寻找身边的声音来训练幼儿的倾听能力,激发幼儿对音乐节奏的喜爱,幼儿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节奏无处不在,无处不有,各种各样的声音都有着相同的节奏,“听”是学习音乐的重要前提。引导幼儿倾听这些声音,模仿这些声音,拍打这些节奏,孩子们在寻找生活中各种各样节奏的过程中,他们对节奏的兴趣更浓了。
  三、身体动作是音乐节奏感培养的方法。
  利用身體各部位来表现节奏,加深幼儿对节奏的感知,也就是幼儿在有音乐或无音乐伴奏的情况下(如:拍手、拍肩、跺脚、一边拍手一边唱歌),让幼儿在把自己对节奏的感受和理解用优美的动作表现出来。动作由幼儿根据自己对音乐的体会自己表演,比较自由、灵活,而不是由教师一招一式地教。但教师必须加以引导、启发,循序渐进地帮助幼儿用他们自己的动作表现节奏。
  四、培养幼儿节奏感应把节奏融于歌曲中。
  在歌唱活动中,歌唱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总的说来可分为八种:独唱、齐唱、领唱与齐唱、接唱、对唱、轮唱、合唱、表演唱等。怎样把节奏和歌唱融为一体呢,唱歌是人们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而节奏是为了学习音乐歌唱服务的,光靠节奏是无法将音乐的美升华的,所以培养幼儿音乐节奏感时让节奏和歌曲结合在一起,既能提高幼儿对歌曲速度的理解,也能加强了乐感的理解及体验。
  五、培养幼儿在音乐节奏感中不同的感受。
  音乐活动离不开感受,在音乐中让幼儿充分地去感受音乐是很重要的。我们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创新,幼儿身上潜存着丰富的创造力和敏感的思维能力,我们要把孩子融入到音乐活动中,促进孩子多元智能的开发。从感受音乐入手教幼儿学习音乐能激发幼儿的兴趣,提高表现欲和自信心。会创编、会表演、学习积极主动,印象深,记得劳,从而使“学会”变成“会学”再到“创造性的学”,使幼儿在充满音乐,欢快愉悦的氛围中,让幼儿扎实的学到知识,并利用已学的技能进行创新发展,提高了幼儿的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
  六、培养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来敲打节奏,深化节奏感的认识。
  孩子们平时就喜欢敲打手中的物品,如拿到绘本画册,他们也要用小手拍打几下;拿到玩具他们也会敲几下发出声音来感觉它们很好玩;午餐早餐时也会拿出勺子筷子敲打小碗、桌子。为了培养孩子的节奏感,我们可以将孩子喝过的一些旺仔牛奶瓶,椰子汁瓶,饼干盒收集起来,分别装上沙粒、大米、豆子、玉米、让孩子利用这些东西打出不同的节奏,特别想的打强拍,声音小的来打弱拍。
  七、培养幼儿利用游戏活动享受节奏感的美。
  幼儿是以游戏为生命的,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在游戏中促使幼儿体验音乐的情感,体验音乐活动的引发的积极向上的情绪,享受到成功的快乐,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孩子们在游戏中感受到音乐节奏带给自己的快乐,因为音乐游戏具有音乐与动作相结合的特点,幼儿可以按照有趣的游戏情节和音乐的节拍进行活动,在游戏中发展动作,使动作准确优美富有节奏感。
  八、培养幼儿利用打击乐器进行节奏创编。
  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可以让孩子认识各种打击乐器,感受乐器的音色,如:沙锤、铃鼓、三角铁、双响筒,木鱼以及我们自己制作竹棒、手铃、响板等本土的乐器等等。它们声音的声音有的浑厚,有的清脆,有的音长,有的音短,在孩子們敲打这音乐的过程中,探索打击乐器的不同的演奏方法,如敲铃鼓的鼓边鼓面,摇动,抖动,引导他们创造性地表现音乐,激发他们独立思考如何表现节奏,如小狗×××|×××|;小猪××|××|;小牛×-|×-|等各种节奏。孩子们可以自己利用这些乐器创新出不同的打法,如铃鼓打快节奏,三角铁打出慢节奏,孩子们在操作乐器的同时,进一步感受到生活离不开这些奇妙的节奏。
  总之,每个幼儿都或多或少的具有音乐的潜能,我认为在节奏教学活动中,教师不是致力于教会幼儿什么,而是设法挖掘幼儿潜在的这种能力。通过这些形式,让幼儿在这些活动中学习音乐,了解音乐,提高他们的音乐素质。
  参考文献:
  [1]李季媚,冯晓霞主编.《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对教学标准以及人才的需求逐步增多,英语作为一门国际中通用的语言,在工作和生活中都有着广泛应用,并且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必须要从小抓起,因此在小学课堂中提升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在本篇文章中我们主要针对如何在小学英语课堂中渗透核心素养进行讨论,寻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到正确的培养学生英语学习核心素养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英语;核心素养;教学渗透;方法策略 
期刊
摘 要:党校作为党员干部党性教育的红色学府,必须紧扣总书记再次视察江西时提出的要大力推进红色基因传承的殷殷嘱托,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充分发挥红色历史文化资源的育人价值,激活“红色基因”,开发“红色课程”,塑造“红色品牌”, 让干部党性教育在创新中更加出色,不断增强干部党性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  关键词:红色基因;党性教育;红色课程  一、红色基因在党性教育中的时代价值  红色基因
期刊
摘 要:小学数学阶段是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基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关注数学思维的培养,让学生加深对数学的认识,丰富学生的解题思路,能够有助于他们数学水平的提高。文章主要从教学实际情况出发,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数学思维;思维能力;小学数学;数学教学  0引言  數学是我们教学中比较重要的一门学科,从小学开始,提高整个教学的效率,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数学,从而促进学生的
期刊
摘 要:音乐中四个基本要素是:节奏、音色、旋律、和声。为什么节奏排在了第一位?德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家奥尔夫说:“儿童的音乐教育应先从节奏教学开始。”国内外的科学先进的教学法没有不重视节奏训练的。因为节奏是音乐的第一要素。要想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节奏感的培养尤为重要。  关键词:小学音乐;音乐素养;节奏;训练;培养  回首自己的教学历程和教研及观摩活动,深感以前的音乐教学中,节奏训练我们还只流于表面、
期刊
摘 要:在素质教育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有越来越多的先进教学技术被应用到实际教学工作中,成了教师实施教学计划、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工具,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高中阶段的地理课程教学中,先进、高效的信息技术成功帮助地理教师对教学内容中的一些抽象概念做出了形象生动的展示,在很大程度上调动起了高中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兴趣,激发起了高中生的探究意识。但是,纵观我国当前高中学校地理课程中信息技术
期刊
摘 要:笔者通过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探究了农村初中数学教师进行自我诊断的方法,如:整合教学行为和观念作为诊断目标;解决建构和传递间的矛盾作为诊断核心;统一凸显和循序作为诊断方式。供数学教育学者做参考。  关键词:农村;初中数学;教学诊断  如果想让教师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以及教学效率,只靠时间慢慢积累是很难实现的。鼓励教师进行自我诊断,积极反思和诊断课堂上的各个环节,能够促使教师对创造性教学方法和技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深入,德育教育工作被人们广泛的重视和认可。对于我国的初中生而言,正是初中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养成的重要阶段,所以初中教育人任重而道远。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网络信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在网络的大环境影响下,初中教师们应该注重学生们的德育教育,保障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避免未成年發生违法犯罪的行为出现。本文针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工作,培养青少年正确品格素养
期刊
摘 要: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几何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运算能力等几方面,数学核心素养是数学教学的终极目标,也是数学教学的“初心”,是教师教学的参照标准。它为现代小学数学教学指明了方向。是对学生知识能力与数学思维的最高要求。这就需要广大数学教师要在充分认识核心素养重要性的基础上,不断向学生渗透核心素养,从而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数学教学
期刊
摘 要:当前我国最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就是小学数学,这个阶段积累的数学基础必然会对以后的学习有所帮助,所以学生应该在这个阶段具备必要的数学思维能力。如今数学核心素养的要求是能够适应社会,敢于挑战的复合型人才。那么素质教育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基于数学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也成为现代教育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核心素養;小学数学;教学改革  现代学生基本具备的素养就是发展核心素养,将其
期刊
摘 要:化学有效教学对高中化学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基于此,本文将人教版的《化学平衡移动》作为教学范例,把现代教育技术实验等各方面带入到其中来进行教学设计,在保持原有教学效果的基础之上,增加课堂容量,同时也缩短了课时的安排,使课堂效率提升。  关键词:化学平衡移动;设计;有效教学  引言:  有效教学主要指的就是教师遵循一定的教学规律,使用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在更优质的状态下进行学习,同时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