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霁翔组“布鞋男团”,用脚丈量中国的世界遗产

来源 :智慧少年·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cxm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故宫博物院退休的“老单”单霁翔,走出宫门后,走向了大千世界。在首档聚焦世界遗产的文化综艺《万里走单骑》中,他化身一个新晋男团的团长,行走万里,用脚丈量中国的世界遗产。
  第一期,单霁翔初遇黄觉、马伯骞,就送了一人一双布鞋,宣告“布鞋男团”成团。他们穿着布鞋,日均步行超3万步,从良渚古城、杭州西湖、苏州园林,到青城山都江堰、鼓浪屿、武当山……12处世界遗产地的隐秘和伟大,在他们的行走中得到“应援”。
  事实上,《万里走单骑》并不仅仅是“布鞋男团”的行走,他们每到一处,就恨不能“消失”在当地人群中——就像世界遗产不仅仅是遗产,更是当地人的生活家园。“我不是演员,不演不装,节目也没有剧本,我们的状态就是三个:一个是不断地走,一个是和遇到的人对话,一个是体验。”单霁翔说,“我们在良渚磨玉,在土楼夯土,在普洱炒茶,通过自己的体验来和观众分享。”
  节目开篇选择良渚,单霁翔说“因为它实证了中华文明5000年”。2019年,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成为中国最新的一处世界遗产。但是,在面积3.66平方公里的良渚考古遗址公园里,观众来了,能干什么?
  既要好看又要科学,良渚找到了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除了陈列在博物馆里的文物,在南城墙的考古现场,我们用一种‘金属网格’的展陈手段,来表现当时良渚人的生活。你能看到‘他们’在水城门撑着竹筏运送货物,也能看到‘他们’隐隐约约穿着衣服。”良渚遗址管理委员会文物与遗产管理局局长陶豫说,这样的“金属网格”在古河道旁的手工作坊区,则呈现出各种劳作的场景,比如烧陶、制玉、纺织等。
  想让普通人走近世界遗产,“动手”是最具效果的方式。管委会在良渚古城举办了14期公众考古。活动中招募的志愿者,在考古培训合格后,会亲身到考古现场进行发掘。当这些“考古实习生”真的在这片几千年前人类居住过的土地上,亲手触摸到土层中的纺轮、陶片,时空的隔阂就被弥合了。
  此外,遗址公园还特别开辟了一个5000多平方米的实验考古区,由考古和建筑界的专业人员从夯筑地基开始,以良渚时期的方式,在现场盖房子。观众来到这里,也可以体验夯地基的“体力活”。
  单霁翔说:“在很多游客的眼中,这些世界遗产地仅仅是风景名胜。那么,世界遗产的价值何在,给当地老百姓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什么,这些都需要告诉公众,这是《万里走单骑》的初衷所在。”
  盛淑彦的家就在良渚古城,她发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在良渚摄影、写生、办读书会……家门口有了世界遗产,除了高兴、自豪,有时候還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有一天,住在附近的一家人到遗址公园游玩,爷爷在实验考古区看到了木骨泥墙和榫卯结构,兴奋地对小孙子说:“我小时候也是这么搭房子的啊!”
  “传承”这样的抽象概念,瞬间落回烟火人间,打破时空,生生不息。
  (熹微摘自《中国青年报》)
其他文献
喜爱古典音乐的人一般都读过著名爱乐人辛丰年的《音乐笔记》和《如是我闻》等小品集,我也不例外,一直特别喜爱其在《读书》《万象》等杂志上撰写的音乐随笔,我与家人都被那些深入浅出却饶有趣味的文字深深打动了。我也曾暗自猜测过:这作者到底是怎样一位大才子呢?日前,我无意中读到复旦大学严锋教授撰写的《我的父亲辛丰年》一文,这才得知辛丰年是江苏南通人,原名严格,因酷爱音乐才为自己取了笔名“辛丰年”(与英文单词s
期刊
近日,一张17岁少女的照片引发了网友热议。照片中,少女梳着两个小辫儿,戴着一副黑框眼镜,眉眼弯弯、笑靥如花……照片的主人是正值芳华的张桂梅。年初举办的全国脱贫攻坚表彰大会上,64岁的张桂梅荣获“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扎根边疆四十余载,张桂梅用生命教书育人,让1800多名山村女孩走进大学殿堂,获得了改变命运的机会。正如感动中国颁奖词中所说:“自然击你以风雪,你报之以歌唱。命运置你于危崖,你馈人间以
期刊
王一是一名选角导演,他选角体量最大的一次,是为电影《中国机长》选群演。电影讲述了“中国民航英雄机组”成员与119名乘客遭遇极端险情,在万米高空直面强风、低温、座舱释压的歷险故事。剧组对119名群演有不同的理解:有的说群演连一句台词都没有,不需要认真;有的说电影需要整体配合,如果有一个人表现不到位,观众就不会相信灾难真的发生了。   王一与群演第一次见面,不让试戏,而是让他们给自己写人物小传——自己
期刊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
期刊
最近,“美育将进入中考”的消息一出,引发了网友热议。美育是按照美的标准培养人的教育。它让学生通过学习,提升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基本素养。美更是一种启蒙,在生活的一个瞬间,让你的心底感到一种觉醒。平日忙于学业的我们也许忽略了很多这样的时刻,那就让我们回想一下那个发现美的瞬间。   李奕萱:放假时我经常赖床,每次起床,太阳都已高高挂在天上,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与它拥有了一次美的邂逅。我蒙眬的双眼刚睁开
期刊
在上海永康路上,新开了一家“奇怪”的咖啡店,它没有广告招牌,没有门面,一只毛茸茸的“熊爪”从洞里递出咖啡,却在上海火了。  “熊爪咖啡”店原名叫HINICHIJOU(非日常),三位联合创始人都是80后。创始人王海青在日本留学的时候就迷上了咖啡,“我发现日本的咖啡豆不是很好,但是咖啡文化和味道很好,毕业回国后,我一直希望将这种好味道带给大家。”  决定开咖啡店时,王海青就想做公益,专门跑去上海残联,
期刊
1995年,北京大学。  一个19岁,名叫张俊成的农村娃,身穿深绿色的保安制服,扎着黑色的武装带,戴着大盖帽和一副白手套,身姿笔挺地站在砖红色的院墙外。  看着进进出出、气质谈吐不凡的教授学者,看着朝气蓬勃、谦恭有礼的学生,张俊成觉得没有比这再好的工作了。那一年,张俊成所在的北大保卫队被评为了“北京市十佳模范示范岗”。  北大长久以来都是著名的打卡点,经常有外国人慕名而来。有一天,几个外国年轻人没
期刊
风轻扬,叶泛黄。我们相遇在语文课堂。  您是我们班新来的一位语文老师,在您的第一堂课上,我就领略到了严师的风范。  我的字向来写得小,用您的话来说,我的字小如蚂蚁,用放大镜也看不清。从小学到初中,几乎所有的老师都向我提及过字小的问题,可我还是“本性难移”,老师们也只好作罢。  您和其他老师一样,也和我说着同样的问题,我起初不以为意。结果,第二天的语文课上,您在黑板上画了两个米字格,然后把我的名字写
期刊
脸上的妆容宛如复制粘贴古画,衣袂飘飘,胖胖的身体随着音乐节奏灵活扭动……今年春节,一群“唐朝胖妞儿”从博物馆里“复活”,凭借一支舞蹈火遍网络。这支舞蹈就是2021河南春晚突然“出圈”的节目《唐宫夜宴》。  陈琳,是《唐宫夜宴》的主创之一。从四岁就开始习舞的她,十分喜爱中国历史文化。她认为自己和唐乐舞俑是同行,尽管相隔1500多年,“但艺术没有时间和空间的阻隔,当我透过博物馆里的玻璃罩看她们的时候,
期刊
当我走进教室的时候,教数学的孙老师怒气冲冲地对我说:“那个张辰,上课竟然把前面两个女生的辫子系在一起,还在上面别了一枝笔!批评他还不承认错误!真不知道哪有这么难教的孩子!”  我顿时也有了火冒三丈的感觉,这个张辰,几乎每天都有任课老师或学生向我告状,实在让我头痛不已。  同学们陆续回家了。张辰坐在座位上,隔着晃动的人影和我对峙,一脸的倔强和漫不经心。我耐心地等着同学们走光,这段时间里,我想了很多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