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气候生产力时空分布及粮食产量预测

来源 :农业现代化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lang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河南省59a的气象资料,采用Thornthwaite Memoriai模型计算了河南省的气候生产力,用线性回归、M-K突变检验和Kriging空间插值法分析了河南省气候生产力的时空变化特征;最后用灰色预测方法对河南省未来12a的粮食潜力进行预测。研究表明:59a年来河南省气候生产力呈上升趋势,1955年为气候生产力的突变年份;河南省气候生产力空间分布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豫南的气候生产力增速最快,稳定性最大;气候变暖对于河南农业生产是有利的,河南省粮食单产量仍有40%-45%的生产潜力,未来12a粮食产量呈增长的趋势,到2020年粮食总产量可达8740.8082×104t。
其他文献
本文论述了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评价指标体系编制的指导思想、原则、方法与结构,以及指标的分类、界定、内涵、权重和目标值的确定;并提出该体系的计算方法,进程中阶段的划分;
<正>谷胱甘肽(GSH)存在于所有生物细胞中,而以酵母、谷物种子胚芽,人体和动物的心脏、肝脏、肾、红细胞和眼睛晶状体中含量较高。正常人体内还原性谷胱甘肽(GSH)和氧化型谷胱
用 38个基因座的基因频率计算了中国不同省、市、自治区汉族及少数民族相互间的遗传距离 ,并进行了聚类分析 .结果表明 ,中国汉族与少数民族都分为南方蒙古人种与北方蒙古人
加入WTO对我国及湖南的柑橘业带来负面影响是:国外的优质柑橘及加工产品会冲击我国及湖南的市场,使国内中高档柑橘的份额减少,并占领我国柑橘的淡季市场;但入世也产生多方面
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对循环经济和传统经济进行了比较,针对尾矿造成环境污染且存在安全隐患和粘土砖浪费土地资源且建筑耗能大
基于已有调研观察及案例分析文献,文章按照空间经济学规范范式理出了两个关于KIS集聚影响制造业创新的重要实证命题,并根据命题特性提出了相应的实证模型,进而引入2005-2007
大城市边缘区是城乡和谐发展的前沿,其特殊的区位、资源优势适应了农业观光休闲产业发展的要求,该区域农业观光休闲产业发展迅速。本文从经济地理学视角出发,探讨大城市边缘
干簧管后期装配对其质量有影响,应用示波器可以监控其质量变化。
<正>我院2010年4月购置了医科达Synergy直线加速器一台并投入使用。医科达Synergy直线加速器系统配备有XVI影像技术的图像引导功能。图像引导是放射治疗的新技术,常用锥形束C
<正> 地质体中的天然气组成复杂多变,导致成因研究困难。然而,长期积累的大量分析资料,己为理论上科学论证提供了可靠的事实依据。本文以热力学理论为基础,联系天然气的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