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层建筑深基础施工技术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6vip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层建筑深基工程是建筑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问题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好坏。文章首先分析了高层建筑深基础施工的特点,然后介绍了深基坑开挖及支护技术要点,最后探讨了深基础的工程桩及地下维护桩的相关技术。
  
  关键词:高层建筑 深基础 施工技术
  Abstract: deep foundation engineering of high-rise build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problems related to the quality of the whole proje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igh-rise building deep foundation construction, then introduced the excavation of deep foundation pit supporting points and supporting technology, finally discusses the related technology of deep foundation engineering pile and pile underground maintenance.
  Key words: deep foundation of high-rise build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中圖分类号:TU47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1 高层建筑深基础施工的特点
  高层建筑的上部结构载荷较大,容易发生沉降和偏移,因而对基础的处理要求也更好,其基础埋深也大大的增加,因而其基础开挖及支护等技术要求也更高,以保证边坡的稳定,保障基坑周围的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等的安全。此外,施工单位还应考虑缩短土方工期、降低工程成本等方面的问题,以适应建筑市场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总体来说,目前我国的深基础工程特点有以下几点。
  1.1 深基础工程的区域性差异较大。岩土工程本来就有较强的区域性,其深基坑工程区域性更强。如在砂土地基、黄土地基、软粘土地基等水文地质条件不同的地基中,深基坑也有较大的差异性。
  1.2 深基础工程有很强的综合性。深基坑工程是多种学科的交叉,涉及到岩土工程、水文地质工程、结构工程及施工技术等多种学科,不仅受水文地质条件影响,还受到相邻建筑物、构筑物、市政地下管网位置及周边场地条件的综合影响,是多种复杂因素相互影响的系统工程。
  1.3 深基础工程具有较强的环境效应。其开挖会导致周围地基中地下水位及应力场的变化,进而引起土体变形,对相邻建筑物、构筑物和管网等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1.4 深基础工程量大、工期紧。为减小基坑变形、减小基坑周围环境的变形,这就需要抓好施工工期。
  1.5 深基础工程具有较大的风险性。深基础工程施工的风险性较大,事故率较高,需要做好相关的安全管理工作。
  1.6 深基础工程对施工质量要求较高。
  2 深基坑的开挖及支护技术要点
  2.1 深基坑工程的施工主要包括挖土、挡土、围护、防水等环节,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施工管理不当都会影响工程的质量,甚至造成事故。所以施工单位在进行高层建筑的深基坑施工时必须对各施工要点要制定具体措施,严格按照规范和设计要求施工,做好过程控制。如在进行土方的开挖前,先要根据地质勘测报告、周围建筑物及地下设施情况进行详细地分析,对周围建筑物、构筑物进行拍照和录像,以便确定土方开挖方案,注意软土地区分层开挖的深度不宜太大,膨胀土地区不宜在雨季开挖。
  2.2 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应该高度重视地下水对深基坑施工的影响。地下水的来源一般为上层滞水、潜水、周围的渗漏管道水及雨水等,枯水期和丰水期水位变化较大,所以在制定深基坑的止水方案时须从防水、降水和排水3个方面考虑,结合地质资料,分析地下水的成因,并对于邻近有建筑的深基坑,为防止基坑周围土体与水体的流失而导致建筑物的沉降,应采用以堵为主,抽水为辅。
  2.3 深基坑开挖应重点做好基坑的支护工作,尤其是应加强深基坑支护的信息化管理。即安排专业施工监测人员对邻近建筑物和基坑现场地面情况进行监测,结合相关的监测结果,同勘察、设计的预期性状进行对比和分析,动态地掌握位移变化的大小、方向、变化频率,并及时做好下一阶段工作的预测,超过位移设定的预警值时,应采取相应采取来有效地应对,保证深基坑施工的安全。
  深基坑支护结构工程监测的内容包括:支护结构沉降和裂缝,支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基坑底隆起的观测,临近建筑物和道路的沉降、倾斜和裂缝等。除了日常的目测外,还应每隔8~10m设一监测点,开挖后每天监测3次,出现较大位移时就要加大观测的密度。将观测结果绘制成变化曲线,分析其趋势,找出险情发生的必要条件,并作出科学决策,以排除险情。深基坑还应测试支撑的内应力,其值达到设计的90%以上时,就应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防止支撑产生过大的变形。
  3 深基础的工程桩及地下维护桩施工技术要点
  3.1 做好桩基础施工的技术准备。施工前应编制施工方案,明确成桩方法、施工顺序、成桩机械、邻近建筑物的保护措施等;制定质量保证、安全技术及文明施工措施;根据设计的桩型及土层状况选好机械设备;施工前应进行工艺试桩,确定工艺参数及施工工艺;成桩前应清除现场妨碍施工的障碍物,并对整个作业区进行平整;做好施工现场放线定位,定出的桩位必须再经一次复核,并设置好水准点,在施工中做好水准点的保护。
  3.2 选择好沉桩方法。钢桩有H型钢桩及钢管桩两类,预制混凝土桩的形式有方桩及管桩两类,它们的沉桩方法包括振动沉桩方法、水冲沉桩法、静力压桩法和锤击打入法,振动沉桩法、静力压桩和锤击打入法都会产生挤土现象,所以如果选用这几种方式时,应采取措施减少挤土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3.3 灌注桩成桩。灌注桩成孔方法包括沉管成孔、泥浆护壁成孔及干作业成孔。成孔后将预先制作好的钢筋笼缓慢放入孔中,放入的过程中避免碰撞孔壁,以免引起孔壁坍塌;钢筋笼放入就为之后,浇筑混凝土,形成灌注桩。
  沉管成孔法通常采用振动冲击法或锤击法,可能导致噪音、振动、挤土等现象,所以选用这种成孔方法时要注意文明施工;泥浆护壁成孔常包括冲击成孔和正(反)循环泥浆护壁成孔。前者多用于粘性土及碎石土,在砂土、粉土和淤泥质土中也可采用;后者在淤泥及淤泥质土、一般粘性土、粉土等使用较多,施工中应注意泥浆护壁,防止护壁倒塌;干作业成孔法则可用人工挖孔及钻孔,前者通常只适用于粘性土,不得在砂土及碎石土中采用,后者可用于粘性土、粉土及砂土。灌注桩的几种施工方法中,干作业成孔和泥浆护壁成孔的施工噪音和振动较小,挤土效应也较弱,故在城市的高层建筑桩基中常采用。
  4 结束语
  总之,如果高层建筑深基础的施工过程管理不当,就可能影响建筑基础的施工质量,引发基坑坍塌等工程事故,甚至会因基础处理不当而造成建筑结构的水平位移、不均匀沉降及墙体裂缝,影响了建筑的安全和美观,降低其使用寿命。因此,我们建筑工程人员必须充分重视高层建筑的深基础施工,严格按照规范和设计进行施工,加强基础施工的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为高层建筑上部结构的顺利施工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强.浅谈高层建筑深基础施工[J].陕西水利.2009(z1)
  [2] 丁善旭.浅谈高层建筑深基坑施工注意事项[J].大陆桥视野.2010(9)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