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P-活化蛋白激酶对氧葡萄糖剥夺复氧PC12细胞HMGB1释放及其介导的BY2细胞炎性反应的影响

来源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r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调节AMP-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对PCl2细胞氧葡萄糖剥夺复氧(oxygen glucose deprivation and reoxygenation,OGD/R)后高迁移率族蛋白l(high mobility group box l,HMGB1)释放及其介导的BV2细胞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分别培养PCl2和BV2细胞,应用PCl2细胞建立氧葡萄糖剥夺12 h复氧24 h模型,分别给予5-氨基-4-甲酰胺咪唑核糖核苷酸(5-aminoimidazole-4-c arboxamide,AICAR)5、50和100 μmol/L以及Compound C 0.1、l和10 μmol/L激活或抑制AMPK磷酸化后,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法检测PC12细胞活性,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PC12细胞培养基中HMGB1释放水平.将各组OGD/R后PC12培养基分别作用于BV2细胞正常培养24 h.分别采用免疫印迹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BV2细胞中NF-κB抑制蛋白(inh~itor of NF-κB,IκB)磷酸化水平和TNF-α释放水平.结果 OGD/R后,PC12细胞活性显著降低[(68.84 ±6.60)%对(100.04±8.82)%;P<0.01],AMPK磷酸化水平显著增高(1.95±0.39对1.00±0.20;P<0.05),细胞外HMGB1释放显著增多[(287.66±26.42) pg/μl对(53.05±9.11) pg/μl;P <0.01].与OGD/R组比较,AICAR 100 μmol/L能显著增高OGD/R后PC12细胞存活率[(78.60±3.75)%对(68.84±6.60)%;P<0.05]、促进AMPK磷酸化(3.32±0.66对1.95 ±0.39;P< 0.01)和减少细胞外HMGB1的释放[(164.06±12.77) pg/μl对(287.66±26.42) pg/μl;P<0.01].相比之下,Compound C 10 μmol/L则会显著降低PC12细胞存活率[(40.44±3.79)%对(68.84±6.60)%;P<0.01]、抑制AMPK磷酸化(1.07±0.21对1.95±0.39;P<0.05)和增加HMGB1的释放[(337.97±18.90) pg/μl对(287.66±26.42) pg/μl;P<0.01].AICAR 100 μmol/L组条件培养基能显著抑制BV2细胞的IκB磷酸化(1.68±0.51对3.09±0.10;P<0.05)和减少TNF-α释放[(669.53±38.58) pg/μl对(841.76±45.82) pg/μ1;P<0.05];Compound C 10 μmol/L组条件培养基则能显著促进BV2细胞IκB磷酸化(4.98±1.24对3.09 ±0.10;P <0.01)和增加TNF-α释放[(1 035.32±128.06) pg/μl对(841.76±45.82) pg/μl;P<0.05].结论 促进AMPK磷酸化激活能减少PC12细胞OGD/R后HMGB1的释放、抑制其介导的BV2细胞NF-κB炎症通路激活并且减少TNF-α释放,从而减轻神经炎性损伤;相反,抑制AMPK磷酸化则会促进PC12细胞OGD/R后HMGB1释放和加重其介导的BV2细胞炎性反应.
其他文献
组织中干细胞的微环境壁龛的作用受到关注.毛囊的精细结构为研究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提供了极好的体系,毛囊隆突区内包含许多干细胞,它们各有自己的壁龛,其中研究最多的是表皮干细胞壁龛和黑素干细胞壁龛.毛囊干细胞的功能受其内在因子调节,而后者受到周围细胞产生的外在信号分子调控.探索干细胞及其壁龛在皮肤肿瘤的作用,可能为临床治疗皮肤肿瘤提供新思路。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患者早期停用留置尿管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0年1月至2011年2月我院178例神经外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89例和对照组89例,对照组按以往常规方法停留置尿管,观
银屑病是一种T细胞介导的以角质形成细胞过度增殖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其发病机制尚未阐明,可能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因素、环境因素、肥胖等多种因素互相作用的多基因遗传病.近来,临床研究发现,银屑病伴发肥胖的比例增高,针对肥胖治疗后有助于银屑病好转,提示肥胖与银屑病密切相关.瘦素是参与机体代谢的脂肪因子,以往研究表明,瘦素与其受体在银屑病皮损中高表达,瘦素可能与银屑病的表皮过度增生相关,提示瘦素与银屑
目的 探讨不同性别和年龄段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危险因素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连续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发病并入住太原市3所三甲医院神经内科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患者病
期刊
目的 探讨书画行为治疗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 对3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观察组)进行为期8周的书法绘画治疗,应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住院精神患者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进行康复效果评定,并与30例具有一定可比性的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均能参加并完成书法绘画治疗.治疗前各量表评定,两组无差异(P>0.05);治疗后,各量表的评定,两组
目的探讨血清甲状腺抗体水平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纳入连续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根据颈部动脉彩超结果分为无斑块组和斑块组,斑块组再分为稳定斑块组和不稳定斑块组。应用化学发光法测定各组血清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hyroidperoxidase antibody, TPOAb)和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hyroglobulin antibody, TGAb)水平并进
期刊
近年来,研究者广泛开展银屑病IL-23/Th 17通路的遗传学研究,发现该通路多个相关基因,如IL12B、IL23R、TYK2、STAT3和TRAF3IP2等与银屑病的易感性强关联.研究者进一步探讨该通路中基因-基因交互作用对银屑病发病的影响,为银屑病的遗传学发病机制研究提供了新的内容.未来还需对该通路相关基因和基因-基因交互作用进行深入研究,最终将研究成果转化到银屑病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密闭式回血法代替传统开放式回血法在无肝素血液透析结束时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100例维持血液透析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实验组采用密闭式回血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式回血法.将两组病人回血时间、盐水用量、透析器凝血情况、穿刺针渗血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2组病人回血时间、盐水用量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和对照组在透析器及管路凝血情况、穿刺针眼渗血发生率比较,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