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力加强团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理论学习,努力提高团员青年的思想政治素质;围绕素质教育努力创新,积极探索新世纪服务青年学生成长成材的途径;只有建立健全团的规章制度,才能使共青团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
【关键词】高职院校 共青团工作 思想政治教育
为全面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会议精神及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精神,加强高职高专院校共青团工作力度,交流先进经验,提高管理水平,推动高职高专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在“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思想的指导下,针对共青团工作的总体思路,结合高职院校的实际特点,现就我院共青团工作中的几点思考做深入剖析。
一、团组织的定位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方兴未艾,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生产力正在发生革命性的变化,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在这个大格局中,知识经济、新型工业化道路对劳动者的知识技能的要求进一步提高,而我们传统的高等教育和传统的职业教育都无法满足这种新的人才培养的需要。所以,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是时代赋予我们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任务。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知识经济时代的高技能人才,适应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需要。因此高职院校团组织的定位问题我们的结论是:紧紧围绕高职院校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党的助手和后备军的作用,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需要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作出共青团应有的努力。
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力争每策划一项活动都先由团委出意见,在团的全委会上认真讨论,然后团总支书记分头向党支部书记汇报,反馈意见,最后向分管领导汇报,如果可行再下通知,具体实施,从而保证了团的工作始终和学校的整体工作合拍。时间及精力的投入会使共青团在关键时刻充分发挥党的助手和后备军的作用。
二、团员的思想政治教育
了解学生的点滴生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在学生工作的一线更好地发挥作用,在热点问题上举办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思想教育任重而道远。要把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青年作为首要政治任务。
作为高职院校的团组织尤其要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团员中大力开展“学习三个代表实践三个代表”系列活动,坚持抓活动、抓实践、抓骨干、抓社团、抓网络,推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把团员青年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不断引向深入,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实施党的十六大精神,加强理论宣传,大力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途径。
三、转变工作思路
高职院校团组织的工作思路应定位于围绕素质教育努力创新,积极探索新世纪服务青年学生成长成材的新途径。
(一)以推进素质教育为切入点,推动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实施。过去我们更多地是考虑举办文艺体育活动,而对科学、心理等方面有所忽略,今后团委的各项工作要以培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努力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并以此统揽整个共青团工作。团组织要重点做好认证工作,积极策划丰富多彩的活动,进一步充实素质拓展项目,加大对素质拓展计划的宣传力度,扩大素质拓展计划的实施面;建立学生主动参与素质拓展的激励机制,使更多的学生主动参与此项计划。要引导学生积极地进行职业生涯设计,并在动态追踪的同时,引进可靠的社会力量对大学生进行职业倾向测试,使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设计更加科学。
(二)以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有效利用社会资源为结合点,大力扩展活动空间。“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已成为过去,对于团委来说,更好地帮助青年成长、成材、适应社会是责无旁贷。团委今后应在如何有效利用社会资源方面下功夫。应多考虑如何围绕产业结构调整,不断帮助青年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积极开拓就业途径,促进学生就业率的提高。我们通过团市委向社会推荐了德才兼备的优秀毕业生,我们还尝试举办了由社会赞助的各类活动,赞助资金不在多少,重要的是整个过程中参与的同学得到了极大的锻炼。
(三)积极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充满高雅的文化品位,会大大提高大学生的文化修养,最终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也是团委要考虑的重点工作。
结合学院实际,应举办各类文艺、体育活动,尤其要做好学生社团工作,团委应以提高职学生社团的理论性、学术性和娱乐性为重点来加强对学生社团的管理,实行优胜劣汰制度,淘汰部分生命力不强的社团。学生社团是高等学校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开展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阵地。我们坚持以学生社团为校园文化活动平台,积极创新,勇于坚持,形成校园文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校园文化氛围。
四、团的组织建设
1.关于规章制度的问题,我们的观点是:只有建立健全团的规章制度,才能使团的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应以深化创建“五四”红旗团委、先进团总支、先进团支部为重点,根据实际情况修订完善了团的各种规章制度。
2.关于团干部队伍方面,应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创新型、学习型的团干部。要加强学生团干部的教育与培养,努力提高职院校团干部的综合素质,加强团干部自身学习,对团干部的上岗严格把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工作的开展要与社会的发展同步。加强团干部之间的业务联系,及时交流好的做法,增加基层培训机会。
3.宣传工作方面:加强新闻宣传工作,使亮点闪闪发光。充分利用各種宣传媒体对广大团员青年的精神风貌进行广泛宣传,加强团的网络建设,及时更新网络信息,把网站建成共青团工作的对内、对外宣传的窗口,大力加强高职院校的联系与交流。
作为高职院校的团组织,我认为一方面要积极响应上级的有关号召,另一方面要结合实际特点开展工作,大事小事踏实认真,不厌其烦,全心全意为学院中心工作服务,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自身工作能力和协调能力,在工作中始终坚持“搭建舞台,竭诚服务,维护权益,树立形象”的工作思想,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扎实工作,艰苦奋斗,形成特色,努力开创高职院校共青团工作的新局面。
【关键词】高职院校 共青团工作 思想政治教育
为全面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会议精神及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精神,加强高职高专院校共青团工作力度,交流先进经验,提高管理水平,推动高职高专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在“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思想的指导下,针对共青团工作的总体思路,结合高职院校的实际特点,现就我院共青团工作中的几点思考做深入剖析。
一、团组织的定位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方兴未艾,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生产力正在发生革命性的变化,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在这个大格局中,知识经济、新型工业化道路对劳动者的知识技能的要求进一步提高,而我们传统的高等教育和传统的职业教育都无法满足这种新的人才培养的需要。所以,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是时代赋予我们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任务。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知识经济时代的高技能人才,适应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需要。因此高职院校团组织的定位问题我们的结论是:紧紧围绕高职院校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党的助手和后备军的作用,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需要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作出共青团应有的努力。
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力争每策划一项活动都先由团委出意见,在团的全委会上认真讨论,然后团总支书记分头向党支部书记汇报,反馈意见,最后向分管领导汇报,如果可行再下通知,具体实施,从而保证了团的工作始终和学校的整体工作合拍。时间及精力的投入会使共青团在关键时刻充分发挥党的助手和后备军的作用。
二、团员的思想政治教育
了解学生的点滴生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在学生工作的一线更好地发挥作用,在热点问题上举办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思想教育任重而道远。要把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青年作为首要政治任务。
作为高职院校的团组织尤其要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团员中大力开展“学习三个代表实践三个代表”系列活动,坚持抓活动、抓实践、抓骨干、抓社团、抓网络,推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把团员青年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不断引向深入,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实施党的十六大精神,加强理论宣传,大力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途径。
三、转变工作思路
高职院校团组织的工作思路应定位于围绕素质教育努力创新,积极探索新世纪服务青年学生成长成材的新途径。
(一)以推进素质教育为切入点,推动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实施。过去我们更多地是考虑举办文艺体育活动,而对科学、心理等方面有所忽略,今后团委的各项工作要以培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努力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并以此统揽整个共青团工作。团组织要重点做好认证工作,积极策划丰富多彩的活动,进一步充实素质拓展项目,加大对素质拓展计划的宣传力度,扩大素质拓展计划的实施面;建立学生主动参与素质拓展的激励机制,使更多的学生主动参与此项计划。要引导学生积极地进行职业生涯设计,并在动态追踪的同时,引进可靠的社会力量对大学生进行职业倾向测试,使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设计更加科学。
(二)以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有效利用社会资源为结合点,大力扩展活动空间。“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已成为过去,对于团委来说,更好地帮助青年成长、成材、适应社会是责无旁贷。团委今后应在如何有效利用社会资源方面下功夫。应多考虑如何围绕产业结构调整,不断帮助青年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积极开拓就业途径,促进学生就业率的提高。我们通过团市委向社会推荐了德才兼备的优秀毕业生,我们还尝试举办了由社会赞助的各类活动,赞助资金不在多少,重要的是整个过程中参与的同学得到了极大的锻炼。
(三)积极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充满高雅的文化品位,会大大提高大学生的文化修养,最终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也是团委要考虑的重点工作。
结合学院实际,应举办各类文艺、体育活动,尤其要做好学生社团工作,团委应以提高职学生社团的理论性、学术性和娱乐性为重点来加强对学生社团的管理,实行优胜劣汰制度,淘汰部分生命力不强的社团。学生社团是高等学校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开展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阵地。我们坚持以学生社团为校园文化活动平台,积极创新,勇于坚持,形成校园文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校园文化氛围。
四、团的组织建设
1.关于规章制度的问题,我们的观点是:只有建立健全团的规章制度,才能使团的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应以深化创建“五四”红旗团委、先进团总支、先进团支部为重点,根据实际情况修订完善了团的各种规章制度。
2.关于团干部队伍方面,应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创新型、学习型的团干部。要加强学生团干部的教育与培养,努力提高职院校团干部的综合素质,加强团干部自身学习,对团干部的上岗严格把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工作的开展要与社会的发展同步。加强团干部之间的业务联系,及时交流好的做法,增加基层培训机会。
3.宣传工作方面:加强新闻宣传工作,使亮点闪闪发光。充分利用各種宣传媒体对广大团员青年的精神风貌进行广泛宣传,加强团的网络建设,及时更新网络信息,把网站建成共青团工作的对内、对外宣传的窗口,大力加强高职院校的联系与交流。
作为高职院校的团组织,我认为一方面要积极响应上级的有关号召,另一方面要结合实际特点开展工作,大事小事踏实认真,不厌其烦,全心全意为学院中心工作服务,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自身工作能力和协调能力,在工作中始终坚持“搭建舞台,竭诚服务,维护权益,树立形象”的工作思想,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扎实工作,艰苦奋斗,形成特色,努力开创高职院校共青团工作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