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小学学校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来源 :少儿科学周刊·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农村城市化的趋势逐步加快。在农村城市化进程中由于人口向城镇集中的速度加快,使得偏远农村小学的入学人数呈连续下降趋势。针对这样的情况,如何进行创新的学校管理,如何最大程度的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如何创办一所有特色、有质量的学校,提高管理效率,事关重要。
  一、转变管理理念,提升办学品位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对于人才素质提出的新要求,基础教育将对课程结构优化,课程内容更新,课程改革管理体系和考试评价制度等方面进行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而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能否成功,新课程中新的教育理念能否变成现实,学校管理的理念起着关键的作用。
  不断加强“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新课程在课程目标上,要求变学科知识本位为学生发展本位的“主本”观。强调“教育的出发点是人,教育的归宿也是人”。这样才能有利于每个学生全面、和谐、充分、持续地发展。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师生关系、教学方法和课程评价等方面的变化也都体现了“一切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的“以人为本”理念。这就要求学校在推进新课程改革时,必须要尊重学生、尊重教师,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新课程下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管理思想,就是在学校管理上,变刚性的集中统一管理为宽松和谐的“师本”管理,更加注重利用教师的创新性去创设学生发展的教育环境。新课程下的“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就是要提倡从课改前的领导权力本位走向教师能动本位,使教师真正成学校管理的主人,突出教师工作的灵活性、创造性、全能性的特点,打破种种束缚教师的功利主义和形式主义枷锁,形成宽松和谐,高度凝聚和富于创造的管理机制和活动空间。
  不断加强开放性的管理理念。随着教育资源观念的引入,大教育观念的形成,学校增强了与社会、家庭的互动和学校与学校之间的互动。学校已不再是封闭的管理,我们的视野也从学校扩展到社会。开放性地学校管理首先要求管理模式是灵活动态的,学校的管理要实行“弹性模式”,除了教师的全方位参与外,还必须有家长、社会的合力。要架设起学校、家长、社会沟通的桥梁,使学校的管理模式更加科学化。开放性学校管理还要求教育思想是开放的。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保证综合实践课和校本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课程资源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课程资源的开发不仅仅依赖学生、教师和学校,更需要社会的支持和帮助。所以学校要引导师生向校外延伸,向社会延伸,优化社会资源;要充分借助一切可利用的教育资源,而不能够各自为战,自我封闭;要采取开放、整合、为我所用的原则,借助“他山之石”以达到“攻玉”的目的。
  不断加强个性化的管理理念。由于学校课程的开发,将彻底打破“校校同课程,师师同教案,生生同书本”的局面。多样化的课程、个性化的教育观将使学校的办学特色得以凸显,实施个性化管理,要求学校的管理从本地区、本校学生实际出发,尊重和满足学生的个体差异,开出自己专业特色的学校课程,为学生的个性化提供广阔的空间。个性化管理还要求学校的评价模式要从单一化转向评价模式的多元化。传统教育评价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评价的唯一尺度,极大地压制了大部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潜能。真正的评价应该起着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关注个别差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个性化的管理还要求学校管理具有独创性,学校的发展不能简单地模仿别人,而应根据学校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开拓与创新让个性鲜活起来,让学校管理的特点凸显出来。
  二、创新制度管理,推进自主内涵发展
  随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全面落实,要求学校的管理模式与时俱进。因此,创新管理模式、科学构建学校的管理体系,营造有利于学校自主发展的平台,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为适应时代的发展,更新管理模式,几年来,通过认真学习《中小学管理规范》等文件精神,以制度建设为突破口,逐步摸索出一套适合农村学校校情的管理体系,使学校的管理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的轨道。
  创新管理模式,增强内部活力。在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学校的各种利益群体出现了多元化的目标和多元化的需求。我们只有通过制度的不断创新,把校内各种资源最充分地调动起来,在有利于加快发展的基础上,进行整合、协调、兼顾,使每个群体的努力都能得到回报,使每个人的积极性都能得到充分调动。基于这样的思考,学校制度的创新建设首先要从制定目标开始。根据学校的实际,制定学校发展的近期和远期目标。为统筹兼顾各管理层次关系,要求各部门、各年级、各学科根据学校总体目标分别制定分层次管理目标和职责,切实落实目标的分级推进,以确保学校整体目标的稳定和提高。全面实行教师全员聘用制,淡化教师的身份意识,形成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和用人环境。学校在上级部门支持下,结合学校目标管理方案,出台岗位竞聘制度,大胆地实行以“班主任和任授课教师双向选择”为核心的岗位聘任制。此举一下子实现了教职工校内动态流动,进一步优化了教师结构,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挖掘了内部潜力,形成了竞争机制,增强了内部活力,使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得以逐年提高。
  落实人本理念,增强民主意识。在所有的制度建设中都始终坚持师生“知行合一,完美发展”的办学理念,积极营造宽松、和睦、平等向上的人际环境。把学校工作和教职工的个人幸福、尊严以及每个人的个性发展结合起来,追求和体现人的终极价值,让广大教职工体验到劳动的价值,成功的喜悦和个性的尊严。如在进行班主任聘任授课教师的改革时,就事先考虑到老年教师在竞争中的不利因素,对他们的量化考核标准就相对降低一些。对未被聘任的教师,由各处室按照部门岗位标准进行第二次聘任,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做好思想工作,帮助他们消除自卑心理,端正态度,找出差距,同时为他们创造条件,进行培训提高,以应对下一学年度的竞聘。所以说,制度建设创新是为了学校管理,学校管理是为了全体师生。以生为本,以师为本,才是学校制度建设创新的真正内涵。
其他文献
摘 要:新五环节教学法的教学模式是:设疑自探—解疑合探—质疑再探—实践运用—评价感悟五个基本环节,教学理念先进,教学思路简洁明朗,不仅把教师可以从书写繁琐的教案中解脱出来!更主要的是可以使学生的基本潜能得到开发,真正符合了“简单、根本、开放”的生本教学理念。本文是笔者在新理念下运用新五环节教学法教学的一些做法和实践感悟。  关键词:新五环教学法;学生;潜能  一、设疑自探,调动学习兴趣,关注自主体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新的理念为我们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导向,预示着语文课堂教学将彻底改变过去以“一言堂”为主要形式,以应试为主要目的的枯燥无味的教学现状,代之以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启学生智慧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课堂教学
期刊
摘 要:教学改革的进行让高中英语教学状态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传统课堂的教学观念被改变,从关注英语知识的传输变成关注英语运用能力与学科素养方向转变,学生语言功底的积累以及中西方文化的认知,这些都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以学科核心素养为重点对高中英语阅读进行教学,争取可以更好的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关键词: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引领;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英语是高中教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科书81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百分数、分数互化的方法,并能正确的互化;(2)在学习互化的过程中使学生认识到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为后面学习百分数的计算和应用打下基础;(3)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和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掌握百分数和分数互化的方法。  教学难点:明确二者之间的关系。  教具准备:投影仪  课前研究单:(1)百分数
期刊
摘 要:本文主要对英语的语调特点以及相关的功能做了简单介绍,笔者根据个人在日常的教学及学习过程中总结出来的一些经验做了简单的分析,并且提出了一些有关个人的见解和意见,希望借阅者能够积极提出改进意见。  关键词:英语语调;汉语语调;对比;回顾;展望  英语作为一种语调语言出现,其具体的话语音高的变化总是表现出各种不同的语调,其无论是长度还是时常与单词以及短语或者句子的长度来说都是相当的。而汉语作为声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常常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初一学生刚开始学习英语时,学习热情普遍高,学习成绩也普遍好,但是大约一个学期过后,一些学生便开始落后掉队,不及格或放弃不学。这种学生在英语学习上的大面积掉队现象就是本文所指的初中英语教学两极分化现象。两极分化现象一般从初一下学期开始出现,初二上学期分化面日趋扩大。对于教学中的两极分化,教师普遍感到着急和棘手,可谓“初一兴趣大,初二便分化,初三见了就害怕”。
期刊
喀左试种旱作稻成功喀左县农业技术推广站1993、1994年两年从丹东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引进旱作水稻,1994年播种面积0.3亩,试验结果不但正常成熟,而且获得较高的产量,折亩产524.7公斤。试验地为平地,土壤肥
摘 要:在高职院校的教学当中,如想渗透人文教育,就应该更好的理解清晰人文教育的内容,同时要根据高职学生的特征开展教学手段的确立,文章根据高职数学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展开了一系列的论述。  关键词:高职;数学教学;渗透;人文教育  1引言  数学作为高职院校里一门公开的必修课程,它既是一门自然科学,并且它的内容也蕴藏着丰富的人文思想和意义,它的人文价值已经渗透到人类社会的每一处角落。良好的高职数学教
甜菜增产菌GT_7菌株的鉴定徐长伦,王振兰,冯蕾,吾提库尔·马合木提(新疆农科院微生物研究所,乌鲁木齐,830000)1993年我们对新疆甜菜增产菌GT7菌株的形态、培养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进行了观察研究。经鉴
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Cucumber green mottle mosaic virus,CGMMV)主要侵染黄瓜、西瓜、甜瓜、葫芦等葫芦科作物,造成严重的病害,并在许多国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CGMMV为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