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炔诺孕酮宫内释放系统对子宫内膜息肉术后ER、PR的影响研究

来源 :中国现代医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32488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观察子宫内膜息肉术后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释放系统对子宫内膜组织的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影响,探讨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的可能存在机制。 方法 选取2010年1月31日~2012年1月31日期间在我院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患者175例进行随机分组,82例研究组术后子宫内即时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释放系统,而93例对照组不放置。分别对术中内膜组织及术后6个月子宫内膜活检通过免疫组化法对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的表达情况进行对比,且追踪随访2年,了解患者子宫内膜息肉复发情况。 结果 所有患者均手术成功。研究组内膜组织ER、PR表达术后明显低于术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ER、PR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年对照组86例患者中8例子宫内膜息肉復发,而研究组无复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左炔诺孕酮宫内释放系统可能通过抑制子宫内膜的ER、PR来降低子宫内膜息肉复发。
  [关键词] 左炔诺孕酮宫内系统;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子宫内膜息肉
  [中图分类号] R737.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6)10-0007-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levonorgestrel intrauterine system on esterone receptor(ER) and progesterone receptor(PR) in endometrial tissue after endometrial polyps, then understand the proper pathogenesis of ER and PR in endometrial polyps. Methods A total of 175 consecutive cases of patients with endometrial polyps were analyzed from January 31 th,2010 to January 31th, 2012 in our hospital. 82 cases patients with endometrial polyps were served as test group with levonorgestrel Intrauterine system in uterus after hysteroscopic electroresection, and the other 93 cases were treated as control group who with no levonorgestrel intrauterine system application. The ER and PR expression of endometrial biopsy specimens during intraoperative and rechected after 6 months were measurd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2 years to analyze endometrial polyp recurrence. Results All patients had been received successful surgery. Intraoperative specimens were compared with afteroperation specimens of the ER and PR expression,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tudy group(P<0.05), but control group(P>0.05). Followed up for 2 years, the endometrial polyp recurrence was 8 cases in control group and no one in study group,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s(P<0.05). Conclusion Levonorgestrel intrauterine system may be involved in the inhibiting of the expression of ER and PR and induced the recurrence of endometrial polyps.
  [Key words] Levonorgestrel intrauterine system; Esterone receptor; Progesterone receptor; Endometrial polyps
  子宫内膜息肉(endometrial polyp,EMP)是育龄期妇女常见的疾病之一,有学者研究发现其癌变率为0.5%~4.8%[1,2]。目前,很多学者认为宫腔镜下行息肉切除术是息肉治疗的最佳方法。但在临床中我们会发现,许多患者治疗后容易复发,而在临床上适用于预防子宫内膜息肉术后复发的手段不多,因此找到其发生机制以防止术后复发是广大妇产科医师一直想解决的难题。左炔诺孕酮宫内系统(LNG-IUS:levonorgestrel intrauterine system,国药准字J20090144,规格:含左炔诺孕酮52 mg/个)目前已应用于子宫腺肌病、月经过多的患者中。本研究将LNG-IUS放置于EMP患者术后宫腔内,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及预防EMP形成的机制,支持其广泛应用于临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月31日~2012年1月31日我院诊断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病理检查明确子宫内膜息肉,其他诊断的予以排除),治疗上选择行宫腔镜切除术,同时随访2年。所选患者无其他子宫疾病,按照医学伦理学要求,研究技术和对象经医院伦理委员会讨论并通过,患者知情同意。选取患者共175例,按照患者的意愿,采用随机数字法分组,所有患者均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将93例术后未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释放系统作为对照组,术后即时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释放系统的82例患者纳入研究组。所有患者均随访2年,其中研究组有4例失访(余78例),对照组有7例失访(余86例)。研究组年龄(33±7)岁,体重(52.3±4.6)kg,子宫手术史30例,对照组年龄(34.0±6.0)岁,体重(52.7±4.8)kg,子宫手术史33例,两组年龄、体重、子宫手术史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研究组 采用静脉麻醉,根据宫腔镜手术操作常规,术中判断宫腔深度,取内膜组织,送病理学检查,并采用免疫组化法测ER(esterone receptor)、PR(progesterone recepto)表达情况,并双极电切内膜息肉,在手术结束时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释放系统(德国拜耳公司生产),切除组织送病理学检查。
  1.2.2 对照组 手术方法及组织处理同对照组,手术结束时未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释放系统。术后1、6、12、24个月进行门诊随访共2年,如发现特殊情况可增加随访次数。随访主要内容包括B超检查子宫内膜情况、环位置情况、月经情况等。在术后6个月时两组患者均需行宫腔镜检查,取子宫内膜组织按免疫组化法测ER、PR表达情况。
  检测ER、PR表达选用北京中山公司的ER、PR抗体试剂,按免疫着色程度将组织切片进行分级(见图1~8):A级着色为重度,B级为中度,C级为轻度,D级为无着色,四种级别分别代表ER、PR的强、中、弱、阴性的表达。分级按照标本大小随机选取4~10个视野进行观察,方法为肉眼观测每个高倍视野,依据每一张切片中大部分细胞着色程度,取每种级别着色细胞所占百分比值,该切片级别为整个视野的级别平均值。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比较
  所选患者宫腔镜经手术均成功,无其他并发症。术中发现两组在内膜息肉单、多发及手术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2年,而研究组无一例复发,对照组术后8例复发,复发率为9.30%,明显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ER、PR表达结果
  研究组术中及术后ER、PR在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中的表达强度变化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对照组术中与术后ER、PR在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中的表达强度变化不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子宫内膜息肉由子宫内膜腺体、血、间质组成,是妇科常见疾病之一,在育龄期妇女的任何年龄段均可发生,多见于35岁以后,其主要的临床表现有腹胀、不孕、流产、月经改变等。随着B超的广泛使用及技术的提高,无临床症状息肉的诊断率明显增多,宫腔镜息肉电切术是EMP治疗的最佳方法,被国内外学者认为是“金标准”,与传统手术如刮宫术、子宫切除术[3]相比较,宫腔手术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等特点,易被患者所接受,医从性高[4,5]。但在临床上发现术后容易复发,不仅困扰着患者,同时困扰着广大妇产科相关工作者。因此找到其发病机制以防止其术后复发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由于EMP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相关的危险因素有肥胖、晚绝经、糖尿病、高血压、他莫昔芬治疗等。目前根据文献报道所其主要病因主要有局部类固醇激素环境紊乱、炎症反应、子宫表达的相关因子及其受体失调、染色体异常及细胞增殖凋亡等[6],且往往与多种病因相互作用有关。
  ER与PR主要存在于子宫内膜的间质细胞及腺体内[7],雌、孕激素与相应受体结合产生作用,姜淑平[8]等研究发现ER、PR在子宫内膜增殖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雌激素能促进ER、PR合成,相反,孕激素起到抑制作用,有学者认为当ER正常表达时,如果PR低表达,则由于雌激素的连续刺激会使子宫内膜过度增生[9,10]。已经有很多学者的研究在关注ER、PR,他们认为ER、PR不仅与子宫内膜的增生相关,其与宫腔宫腔粘连的发生[11]、子宫内膜癌的发生、诊断及预后[12-14]、子宫内膜息肉发生[15,16]、子宫内膜异位症[17,18]发生均有相關性。其中与子宫内膜相关的,近来许多学者研究发现,ER和PR在息肉局部及其周围正常内膜内含量是不同的,Lopes等[19]将EMP与患者自身正常的子宫内膜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在正常子宫内膜内,腺体内ER及PR的表达明显低于EMP的子宫内膜。所以子宫内膜局部ER、PR含量的异常可能与EMP的产生有关,故如能找到方法改变子宫内膜ER、PR的异常状态,对预防子宫内膜息肉复发可能会起到作用。
  LNG-IUS是一个孕激素储存及释放装置,每天能稳定释放20 μg左炔诺孕酮,左炔诺孕酮造成局部高浓度孕酮环境,作用于子宫内膜间质及腺体,从而达到抑制子宫内膜增殖的作用。而这种局部的运通作用由于量少,对全身的激素水平影响小,不引起卵巢的生理功能改变,不影响正常激素水平,即便有原因需要取出,月经也将很快恢复。目前其在月经过多、子宫腺肌病[20]、子宫内膜异位症[21]、月经过多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明显,故已成为妇科疾病治疗的新的技术手段。LNG-IUS的主要不良反应有阴道流血、脱落、移位等。在本组研究中,有14例患者出现阴道少量流血,给予对症治疗后放置在3~6个月经期后缓解,未出现脱落、移位等不良反应。但是由于价格较贵,在使用之前,必须将不良反应与患者知情告知,尤其在出现脱落的高风险患者如存在子宫体积增大、宫口松弛等[22-25]。   本组研究发现,EMP术后在宫腔内放置LNG-IUS,随访2年,无复发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发现研究组中术后6个月ER、PR的表达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中ER、PR表达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符合文献报道的观察结果。根据以上研究发现,我们认为,LNG-IUS通过其局部的药物作用,对子宫内膜的ER、PR表达起调节作用,可改变ER、PR的异常状态,避免内膜过度增生,是抑制EMP形成的主要机制之一。因此,LNG-IUS作为一种低风险、高效率的治疗方法,其通过造成ER、PR的低表达状态,抑制子宫内膜的增生,从而达到预防子宫内膜息肉术后复发的作用。而且操作简便,患者易接受,在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Robboy SJ,Anderson MC,Russel P. Pathology of the female reproductive tract[M]. London:Churchill Livingstone, 2002:285-303.
  [2] Reslova T,Tosner J,Resl M,et al. Endometrial polyps a clinical study of 245 cases[J]. Arch Gynecol Obstet,1999, 262(3-4):133-139.
  [3] 王轩,黄向华. 子宫内膜息肉手术治疗进展及其复发的预防[J]. 中华妇产科杂志,2011,46(4):307-310.
  [4] 袁爱萍. 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42例临床分析[J]. 中外医疗,2010,29(34):32-33.
  [5] 苏蕾. 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分析[J].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35(2):103-104.
  [6] 焦雪,赵涵,陈子江. 子宫内膜息肉的病因学研究进展[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1,46(6):469-471.
  [7] Gome K,Rosae-Silva JC,Garcia SB,et al. Effects of the levonorgestrel-releasing intrauterine system on cell proliferation,Fas expression and steroid receptors in endomteiosis lesions and normal endometrium[J]. Hum Reprod,2008, 24(11):2736-2745.
  [8] 姜淑平,李晶华,冯力民,等. 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单纯性增生型与正常增殖期子宫内膜ER、PR表达研究[J]. 中国实用医学,2008,3(16):8-9.
  [9] Gul A,Ugur M,Iskender C,et al. Immunohistochemical expression of estrogen and progesterone resceptors in endometrial polyps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clinical parameters [J].Arch Gynecol Obster,2010,281(3):479-483.
  [10] Peng X,Li T,Xia E,et al. A comparion of oestrogen receptor and progesterone receptor erpression in endo-metrial polyps and endometrium of premenopausal women[J]. Obstet Gynecol,2009,29(4):340-346.
  [11] 任娟,宋恩学,王文艳,等. 子宫腔粘连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ER、PR的表达及意义[J].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5,31(4):380-384.
  [12] 曹桦,吴宁,陈樑,等. ER、PR、Ki-67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 实用癌症杂志,2015,30(7):964-966.
  [13] 金玲,周虹. 宫腔镜结合ER、PR表达对早期诊断子宫内膜样腺癌的临床价值[J]. 癌症进展,2012,10(5):530-532.
  [14] 赵丽敏,江诺霞,王志永,等. 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TFF3、ER、PR的表达及意义[J]. 山东医药,2014,54(12):35-37.
  [15] 徐静平,牛俊华. 子宫内膜息肉中ER、PR、Ki-67的表达及意义[J].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4,36(8):908-910.
  [16] 郭伟男,孙丽敏,郑小霞,等. ER、PR和GLUT-I在子宫内膜息肉中的表达及意义[J]. 河北医学,2012,34(11):1632-1633.
  [17] 郭欢,任艺婷,郭晓燕,等. ER、PR和AR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J]. 中国医学创新,2014, 11(12):39-41.
  [18] 李友生. 子宫内膜异位症组织中ER、PR蛋白的表达及意义[J].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4,20(9):1240-1245.
  [19] Lopes RG,Baracat EC,De LC,et al. Analysis of estrogen-and progesterone-receptor expression in endometrial polyps[J]. Journal of Minimally Invasive Gynecology,2007, 14(2):300-303.
  [20] 邱淑芬,王蕓. 曼月乐治疗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的临床观察[J].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4):121-123.
  [21] 赵哲人,刘广申.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对子宫腺肌病患者血清CA125、血红蛋白及痛经的影响[J].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4):121-123.
  [22] 付潆苇,李元元,崔满华. 左炔诺孕酮宫内释放系统临床应用进展[J]. 中国妇幼保健,2014,29(26):4358-4360.
  [23] 王菊. 腹腔镜联合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的临床分析[J]. 中国当代医药,2015,22(8):91-93.
  [24] 张丽文,陈亚萍.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抗子宫内膜抗体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5):59-61.
  [25] 张巧仪,罗建华,张建飞,等. 腹腔镜术后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研究[J]. 中国医药科学,2014,4(16):197-198,201.
  (收稿日期:2016-01-20)
其他文献
“临川四梦”实际上不是“四梦”,而是“三梦”,因为《紫钗记》不过是汤显祖形威自己风格之前的试笔之作,虽然它在情节的构造上出现了梦境,但它并不是全剧情节发生转折的关目。因
学习知识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体现,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出现错误是可以理解的。现代教育的改进要求老师和学生可以更好的认识到课程学习中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问题。文章从小学
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对民族传统体育与杂技有关的文献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发现有关民族传统体育分类研究非常丰富且全面;而有关杂技分类的研究相对比较少,内容分析
报纸
研究目的:预测是指在掌握客观对象已知信息的基础上,依照一定的方法与规律对事物的未知信息进行估计与测算。预测时所使用的预测模型多种多样,各种预测模型的预测效果如何,是
本文将不确定性随机变量建立分析问题的数学模型。以MATLAB为计算建模平台,并应用MATLAB编写程序对一个工程的土建工程费用单方直接费进行估算。结果可供供投标者参考。
通过对长白山区野生猪苓的系统研究,从栽培场地的选择、种核选取、栽培方法、栽后管理、采收加工等方面提出了适宜长白山区资源条件和气候特点的猪苓半人工栽培技术体系.
本文在2例结核性胸腹液中查见免疫岛,说明免疫岛与结核性积液有很大的相关性。免疫岛为何在结核、肿瘤等胸腹液中易观察到呢?文献报道[2]认为:(1)在病原微生物(如结核菌)和肿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采自不同地区的12个柴胡样本进行过氧化物酶和酯酶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12个柴胡样本的过氧化物酶和酯酶同工酶分别出现10条和8条酶带,2条和1条共
背景:炎症性肠病患者症状负担重,应加强对各症状的全面评估和管理,关注患者的主观感受。而症状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与单个症状相比,多个症状之间可能存在协同、强化作用,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