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跨国生产的国际分工模式中,为助益中国摆脱“低端转移”“高端回流”以及“贫困化增长”等困境,构建了一个综合反映一国特定行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分工地位和获利能力的分析框架,并对中国35个行业2000—2017年的全球价值链嵌入情况和移动路径进行了全面系统剖析.研究发现:第一,中国制造类行业的获利能力与行业的技术水平存在明显的错配,技术含量越高的行业,获利空间越小;第二,中国服务业在全球价值链中普遍被锁定在低附加值环节,但相比传统服务业,中国在新兴服务业领域的发展势头相对良好;第三,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在中低技术制
【机 构】
:
吉林大学 数量经济研究中心,吉林 长春 13001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跨国生产的国际分工模式中,为助益中国摆脱“低端转移”“高端回流”以及“贫困化增长”等困境,构建了一个综合反映一国特定行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分工地位和获利能力的分析框架,并对中国35个行业2000—2017年的全球价值链嵌入情况和移动路径进行了全面系统剖析.研究发现:第一,中国制造类行业的获利能力与行业的技术水平存在明显的错配,技术含量越高的行业,获利空间越小;第二,中国服务业在全球价值链中普遍被锁定在低附加值环节,但相比传统服务业,中国在新兴服务业领域的发展势头相对良好;第三,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在中低技术制造业和传统服务业领域对中国存在明显的挤出效应,使中国同时陷入“低端锁定”和“低端转移”的双重困境.为此,应在短期内构建区域产业集群,提升整体议价能力,避免陷入“贫困化增长”;中长期加大服务贸易对外开放程度,继续坚持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并借力“一带一路”区域价值链,转移低端产业,集中培育高端生产要素,为全球价值链转型升级赢得空间.
其他文献
工业软件是工业制造的“大脑和神经”,大力发展工业软件,推动核心工业软件自主可控,是中国建设“制造强国”的必由之路和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抓手.通过构建工业软件产业链全景图,分上游、中游和下游分析了工业软件产业链的构成.当前,全球工业软件产业生态系统呈现出寡头垄断市场格局,上下游之间密切嵌合,智能化、云化、集成化发展态势明显,行业巨头通过并购称霸全球,国家参与度高等特征.中国工业软件产业仍然处于劣势:电子设计自动化行业市场规模增速快于全球,但外资企业占绝对优势地位;本土电子设计自动化厂商竞争力虽有所增强,
在构建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能力“双轮驱动”下中国省域创新驱动力测度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利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编制2006—2018年省域创新驱动力指数,借助Dagum基尼系数、Kernel密度估计和空间M arkov链方法考察中国创新驱动力的发展水平、地区差异及演进趋势.研究发现:无论从创新驱动力指数还是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分项指数看,中国创新驱动力建设自2006年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创新驱动力的空间非均衡性也十分明显,并显现出极化特征;创新驱动力的地区差异呈现“先扩大,后缩小”之势,地区间差异一直是总